- 年份
- 2024(9377)
- 2023(13422)
- 2022(11867)
- 2021(11193)
- 2020(9402)
- 2019(21837)
- 2018(21573)
- 2017(41722)
- 2016(22508)
- 2015(25197)
- 2014(24858)
- 2013(24073)
- 2012(21749)
- 2011(19267)
- 2010(18839)
- 2009(16740)
- 2008(15904)
- 2007(13367)
- 2006(11217)
- 2005(9261)
- 学科
- 济(85568)
- 经济(85475)
- 管理(63828)
- 业(59645)
- 企(50053)
- 企业(50053)
- 方法(44320)
- 数学(39106)
- 数学方法(38519)
- 农(22162)
- 财(21952)
- 中国(20925)
- 业经(19019)
- 学(18526)
- 地方(16374)
- 农业(14928)
- 贸(14843)
- 贸易(14836)
- 务(14563)
- 理论(14509)
- 财务(14493)
- 财务管理(14462)
- 易(14411)
- 技术(13987)
- 和(13733)
- 企业财务(13700)
- 环境(13574)
- 制(13393)
- 划(11880)
- 银(11312)
- 机构
- 大学(304828)
- 学院(302623)
- 管理(125425)
- 济(116442)
- 经济(113958)
- 理学(110490)
- 理学院(109334)
- 管理学(107065)
- 管理学院(106532)
- 研究(96374)
- 中国(70212)
- 京(64004)
- 科学(62342)
- 财(51739)
- 业大(47888)
- 农(47681)
- 所(46560)
- 中心(45214)
- 研究所(43109)
- 财经(42736)
- 江(41495)
- 北京(39657)
- 范(39261)
- 经(39142)
- 师范(38869)
- 农业(37405)
- 院(36428)
- 经济学(34464)
- 州(33858)
- 财经大学(32300)
- 基金
- 项目(223042)
- 科学(175461)
- 基金(162697)
- 研究(160789)
- 家(142542)
- 国家(141426)
- 科学基金(122355)
- 社会(100096)
- 社会科(94910)
- 社会科学(94885)
- 基金项目(86923)
- 省(86633)
- 自然(81797)
- 自然科(79935)
- 自然科学(79915)
- 自然科学基金(78425)
- 教育(73980)
- 划(73340)
- 资助(67179)
- 编号(65604)
- 成果(51295)
- 重点(49490)
- 部(48646)
- 创(46465)
- 发(46429)
- 课题(43820)
- 科研(43455)
- 创新(43337)
- 教育部(41749)
- 大学(41663)
- 期刊
- 济(115798)
- 经济(115798)
- 研究(82464)
- 中国(50998)
- 学报(49870)
- 科学(45203)
- 管理(44139)
- 农(41510)
- 财(38685)
- 大学(38224)
- 学学(35924)
- 教育(32345)
- 农业(29332)
- 技术(27505)
- 融(20569)
- 金融(20569)
- 业经(19854)
- 财经(19438)
- 经济研究(18621)
- 图书(17560)
- 经(16478)
- 科技(15489)
- 问题(15117)
- 理论(14975)
- 业(14691)
- 技术经济(14366)
- 版(14136)
- 实践(14007)
- 践(14007)
- 资源(13887)
共检索到415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怡 黄华国 黄侃 邢路
【目的】地基激光雷达(TLS)可以对林冠下层进行快速、非破坏性的三维测量,与传统森林参数调查相比,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林业调查中有广泛应用。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基于全方位TLS数据的参数提取,全方位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量庞大,所需扫描时间较长,而针对快速扫描的多线阵点云数据的研究较少,相关算法有待提出,多线阵激光雷达数据的应用能力也有待验证。【方法】以北京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个单站扫描采集的16线阵TLS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树干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点云到达目标单木及周围其他物体距离的差异,检测出树干表面点云,并结合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拟合圆,提取单木胸径;在此基础上引用角规抽样技术,进行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的估测。【结果】对于多个单站扫描数据,单木检测率均在80%以上,株数密度最小的样地单木检测率可高达95%;对于单站数据,单木平均检测率随着扫描半径的增加而下降,在10 m左右范围内可以达到较高的检测率。以样地中被正确检测到的单木胸径估测值与实测值建立回归方程,单木胸径估测的决定系数R2在0.72~0.82之间;计算各样地单木胸径实测值与估测值的平方平均数,林分平均胸径估测精度均在90%以上,最高可达到99%,表明在样地水平上有较好的胸径估测效果。由TLS提取的胸径值结合角规抽样原理计算林分平均断面积估测值,与实测值相比,林分平均断面积估测精度可以达到90%左右。【结论】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基于单帧16线TLS数据提取单木参数,实现林分平均胸径及单位断面积的快速高效估算,为林业调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李永慈 向玮
森林生长观测数据常常具有层次结构、重复测量等特点,因而不满足普通回归分析中的独立性假设,会得到有偏的参数估计,包含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建立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中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慢阔(色木、水曲柳、椴树和枫桦)和中阔(白桦、榆树和杂木)6个树种组的单木5年断面积生长模型。数据来自于20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共得到10756个观测数据,其中随机抽取15个样地的8034个数据用于建模,其他5个样地的2722个数据用于模型验证。建立的模型与距离无关,不需要年龄和立地指数。结果表明:起初胸径、林分密度、立地因子和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都是显著影响林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宁金魁 王光玉 许诺 黄锦程 欧阳勋志 刘洪生 臧颢
【目的】阔叶次生林是一种复杂的异龄复层林,林木的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决定了林分的林分质量和碳汇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阔叶复层次生林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BAI)受个体大小、试验林、林层等因素的影响。【方法】以赣南地区3个林分结构各异的阔叶次生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树高及树种组成的差异,分别将3个试验林划分3个林层和6种经营类型,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设19个分位数(τ∈{0.05,0.10,0.15,…,0.90,0.95}),建立了胸高断面积年均生长量与胸径(DBH_2021)、高径比(H_D_ratio)、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等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并采用了AIC、Rτ2、MAD、MD等指标评价各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1)3个试验林之间的BAI差异显著,但同一试验林内作业样地和对照样地的BAI差异在统计上表现不显著;2)AIC值最低时的分位数回归模型为log(BAI)τ~log(DBH_2021)+DBH_2021+H_D_ratio,分位数τ=0.45时,BAI的分位数模型最优,此时BAI的最佳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Rτ2为0.535 3,考虑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时,拟合系数又分别提高了10%,分别为0.638 3(考虑林层、试验林类型)、0.638 9(考虑林层、经营类型);3)log(DBH_2021)、H_D_ratio、林层、发育阶段、经营类型对BAI的影响都是正效应。【结论】基于胸径、高径比、林层、试验林类型、经营类型构建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分位数模型可为阔叶次生林的提质增效技术提供量化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选用包含林分密度指标、年龄和立地质量指标的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的生长模型作为杉木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经江西省14个未间伐林分和36个间伐林分数据的拟合,表明Richards型优于Schumacher型,杉木间伐林分和未间伐林分可用统一的断面积预估方程.结合实例指出在采用Richards型方程时,应注意地位指数方程中参数的变化对预估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杉木,断面积,生长模型,间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雄清 雷渊才 陈新美 王金增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是林分因子建模中的主要对象,研究提高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十分重要。组合预测法能够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把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分散化,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基于北京山区油松定期清查数据,根据残差的方差最小原则确定组合预测中各模型的权重,将单木水平预测所得的林分断面积与林分水平预测所得的断面积进行组合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预测林分断面积的精度比单一水平(单木水平、林分水平)预测的精度都高,同时组合预测法也改进了林分断面积预测模型的兼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尔学 李增元 武红敢 韩爱惠
基于吉林省一个试验区的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Landsat T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精度交叉评价方法研究了k-最近邻(k-NN)法用于小面积统计单元森林蓄积估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k-NN方法对样地覆盖区影像像元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估测平均误差在1.5 m3.hm2之内,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传统的基于绿度指数的线性方程估测方法;采用k-NN方法可以实现县市级统计单元的参数估计,估测效果优于只利用固定样地数据的传统成数估计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常用的断面积生长模型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1)选择的自变量应为3个,即立地质量指标、年龄和林分密度指标;(2)间伐林分模型应与未间伐林分模型同时考虑,进而详细介绍了用于间伐林分断面积预估的被压指数法;(3)间伐指标的构造需要伐前和伐后的林分因子;(4)提出的模型应具有多种期望性质,如机理性,渐近性,相容性,单调性和预估步长不变性。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断面积,间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晓龙
分析了理查德、逻辑斯蒂、单分子及冈珀斯生长方程之间的关系,以理查德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其它各方程的特点及性质。运用辽宁省长白落叶松林分观测数据,模拟了Richards等生长方程的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以林分立地指数,疏密度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形长白落叶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曲线模型。通过预测分析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具有适应性强、精度高等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通过对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进行多次间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只要人工林立地条件相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林分断面积最终趋于一致,与是否间伐无关;(2)随间伐次数增加,获得的木材径阶也逐渐增大,未被间伐的保留木则多为大径材;(3)对于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宜林地,宜采用高密度造林、多次间伐的经营模式,以生产不同规格用材满足木材市场需求,还可提高林分累积断面积的生长量;对于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应该采用稀植造林,以生产小、中径材为主;(4)应在立地条件好、低密度造林条件下培育大径材林木;(5)在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间伐在促进林分断面积生长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对林分...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林分断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张会儒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基础模型中最优的形式参数构造形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模型中所包含的林分变量,并分析和比较用来消除异方差的3种常用残差方差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最后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Wykoff模型且因变量为后期胸高断面积拟合效果较好,故作为基础模型;除前期胸高直径...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合模型 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应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杉木人工林单木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将胸径(DBH)和活冠比例(LCR)作为自变量,又分别加入密度因子和不同类型的竞争指数,同时引入立地条件和林龄效应来解释单木断面积生长过程中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虽然密度因子与竞争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在单木断面积生长中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立地条件与林龄对单木断面积的拟合偏差在不同的林分密度下略有不同,随立地指数或者林龄增加,其对平均单木断面积拟合偏差的影响也增大。
关键词:
固定效应模型 单木断面积 杉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庞勇 岳彩荣 赵旦 徐光彩
利用TLS测量森林参数(树高、胸径和林分密度等)不仅节省人力,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成为快速获取树木几何参数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提出了一种半自动方式提取单木参数的方法。首先,利用发射脉冲与接收回波脉冲的形状偏差和强度对原始点云数据中的"飞点"和噪点进行滤除;然后,配准各站点云数据;接下来采用不同目标回波过滤方法滤除部分树叶点和其他非树干点;抽稀、合并各站点云数据,对合并后的点云数据水平分层并生成对应的灰度影像;对灰度影像采用Hough变换方法估测单木位置和胸径;对Hough变换检测层数较少的结果采用椭圆拟合方法重新检测;最后,结合Hough变换和椭圆拟合检测结果从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洪玲霞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和断面积生长率进行了模拟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给出的经验方程可用于森林经理调查中杉木人工林分蓄积数据的更新 ,并具有灵活、方便、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
杉木 蓄积 断面积 生长率 预估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惠淑荣 刘强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为森林经理者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断面积生长进行建模,并进行比较择优,同时用同一地区的30块样地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模拟断面积生长规律简便易行,突破了以往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模型繁琐复杂和参数较多的缺点,拟合效果理想。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断面积生长模型 日本落叶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雄清 雷渊才 陈新美
引入组合预测方法以提高林分断面积预测的精度及2类模型(林分水平模型和单木水平模型)预测林分断面积的兼容性。组合预测法能够充分利用各单个模型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而单个模型权重的选取对提高组合预测法的精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北京山区油松连续清查数据,利用误差平方和法、方差协方差法和最优加权法确定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同时利用最优加权法所建立的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最高,方差协方差法次之,误差平方和法预测精度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