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3)
2023(8943)
2022(7508)
2021(7095)
2020(6049)
2019(13835)
2018(13464)
2017(26028)
2016(13761)
2015(15145)
2014(14652)
2013(14089)
2012(12549)
2011(10882)
2010(10277)
2009(8959)
2008(8179)
2007(6364)
2006(5094)
2005(3865)
作者
(35370)
(29691)
(29468)
(28007)
(18735)
(14331)
(13388)
(11716)
(11346)
(10221)
(10170)
(9884)
(9197)
(9107)
(8993)
(8957)
(8945)
(8873)
(8404)
(8382)
(7172)
(7093)
(7013)
(6844)
(6791)
(6709)
(6276)
(6262)
(5929)
(5890)
学科
(55005)
经济(54956)
管理(38360)
(37423)
(30522)
企业(30522)
方法(29147)
数学(26923)
数学方法(26465)
(16033)
(15792)
地方(13288)
业经(11942)
中国(11899)
农业(10819)
(10041)
财务(9987)
财务管理(9968)
企业财务(9520)
环境(8679)
(8664)
贸易(8660)
(8566)
(8507)
(8434)
技术(8308)
(7263)
理论(7145)
(7028)
(6293)
机构
学院(177459)
大学(174397)
管理(74343)
(72256)
经济(70907)
理学(65992)
理学院(65375)
管理学(64125)
管理学院(63796)
研究(51622)
中国(37641)
(33201)
科学(32741)
(32078)
(28380)
业大(28280)
财经(26521)
中心(26234)
(24530)
(24386)
(23410)
经济学(22378)
农业(22263)
研究所(21719)
(21653)
师范(21414)
经济学院(20483)
经济管理(20416)
财经大学(20024)
(19505)
基金
项目(136004)
科学(108744)
基金(100587)
研究(97926)
(87287)
国家(86608)
科学基金(76672)
社会(63758)
社会科(60637)
社会科学(60615)
(56713)
基金项目(54269)
自然(50762)
自然科(49625)
自然科学(49612)
自然科学基金(48688)
教育(45405)
(45318)
资助(40239)
编号(38778)
重点(30415)
(29776)
(29199)
(29080)
成果(28377)
创新(27229)
科研(26732)
国家社会(26692)
教育部(25986)
人文(25886)
期刊
(69342)
经济(69342)
研究(42707)
中国(28293)
学报(27022)
管理(26004)
(25516)
(25273)
科学(24658)
大学(21679)
学学(20918)
农业(17749)
技术(17629)
教育(13737)
业经(12939)
财经(12234)
(11972)
金融(11972)
经济研究(10613)
(10399)
问题(9662)
资源(9363)
(9101)
(8759)
统计(8688)
科技(8596)
技术经济(8496)
财会(8289)
(8166)
理论(8131)
共检索到234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刁俊科  崔东文  
论文基于公平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原则,选取水资源开发用率等17个分水指标建立云南省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技术确定云南省各州市初始水权分配水量。针对PP技术最佳投影方向难以确定的不足,利用一种新型群智能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寻优PP模型最佳投影方向,构建WOAPP耦合的初始水权分配模型。通过6个典型测试函数对WOA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文化算法(Cultural Algorithm,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灵  陈晓宏  刘丙军  翁毅  
针对需水预测中的高维非线性和非正态问题,论文引入投影寻踪技术建立了需水预测模型,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对多元数据进行分析,将高维自变量数据转变为低维数据,并结合免疫进化算法优化模型中的参数,计算简便,易于实现。模型在东莞市的应用实例表明:与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在需水预测中有较强适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谢世坤  
为获取城市化、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简称URTT复合系统)系统间具体的作用路径及作用强度,揭示URTT复合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机制,文章构建URTT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的欧式距离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引入趋势面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模型,分析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作用路径及作用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总体水平不高,93.75%的州市处于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空间上呈"中部高边缘低—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②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作用路径网络化、复杂化特征更加显著。城市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是影响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系统作用路径较为直接和单一。③城市化系统对URTT复合系统的总体作用效应最大(2.239),区域经济系统次之(1.570),交通运输系统较低(0.158),旅游业系统不显著且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效果。④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系统与潜变量间的作用效果较显著。因此,需重点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李武  欧思嘉  
为分析云南省市县尺度下公路运输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将公路运输系统划分为公路交通供给和公路运输需求子系统,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对地级市和县(区)尺度下公路交通供给与城镇化、公路运输需求与城镇化之间的空间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OLS模型、SLM模型和SEM模型探讨了市县尺度下公路运输系统和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公路交通供给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公路运输需求与城镇化,滇中城市群和滇西中部地区是协调发展的优势区域,路网规模不足、结构欠合理和布局不完善是造成其他区域失衡发展的主要成因。(2)公路交通供给呈块状、团状空间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以昆明—红河、大理为中心的"双核心"空间结构。公路客运高需求区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丽江客运通道,货运高需求区则集分布中于资源优势型和工业主导型市县;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与等级公路网络空间布局基本吻合。(3)地级市尺度下,公路运输需求与城镇化存在双向促进作用,运输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城镇化发展水平可提高0.089个单位,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客货运输需求提升有助于当地城镇化的发展。(4)县(区)尺度下,公路运输系统和城镇化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要高于地级市尺度,货物运输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城镇化发展水平可提高0.064个单位,充分调动县(区)的货物运输需求是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郑志来  
[目的]文章从公平性和效率性2个方面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投影寻踪混沌粒子群优化模型,研究了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如何对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进行初始分配的问题。[方法]该文利用了投影寻踪技术对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混沌优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投影方向,并通过算例验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思路。[结果]研究认为,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职业化、分工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农用水权在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初始分配提供了条件;农用初始水权明晰有利于缺水地区优化农业用水结构,节约农业用水,实施农用水权置换,促进农业用水转向第二、三产业,以推动缺水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在农用水权初始分配过程中各指标重要性水平不能主观评估,应当由不同地区的样本数据驱动,客观地计算决策方案的最优值,公正地确定权重和水权分配比例。[结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应考虑法律制度政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以构建完善的农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郑志来  
[目的]文章从公平性和效率性2个方面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投影寻踪混沌粒子群优化模型,研究了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如何对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进行初始分配的问题。[方法]该文利用了投影寻踪技术对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混沌优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投影方向,并通过算例验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思路。[结果]研究认为,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职业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结合新时期我国实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约束条件,将流域初始取水权与排污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主从递阶思想,构建流域初始二维水权耦合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实现流域初始取水权与排污权在不同区域及其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从经济角度体现流域整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社会角度体现流域内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从生态角度体现流域允许最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严格控制。最终,实现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中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目标的集成化,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相统一,提高流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用水部门的用水效率、水污染物排放绩效,消除流域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逸川  王海涛  田淑芳  
研究目的: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投影寻踪耦合模型(PLS-PP),提高土地利用预测精度。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此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从PLS模型的3.92%,降低到了0.13%;(2)将投影寻踪与偏最小二乘回归耦合,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提取对因变量影响强的成分,克服了变量之间多重相关性的问题,并降低投影寻踪输入维数。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来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实现过程更为简单。研究结论:PLS-PP耦合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预测的有效的方法,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艳   王灵芝   李诗瑶   李佳美  
[目的]刻画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深入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区优化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可为提升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与参考。[方法]该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市级单位为研究单元,基于云南省2011-2020年数据,运用critic法-熵权组合法赋权建立以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和绿色产品为目标层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值区,对云南省各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差别化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策略。[结果](1)2011年-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均向更高水平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西北和南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差。(2)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子系统耦合程度由磨合阶段增至高水平耦合阶段,平均耦合协调程度从濒临失调向中级协调演变,总体上正逐渐从低耦合-低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高耦合-高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过渡。(3)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协调各子系统关系,促进全面发展;高值区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可积极扩大发展优势;中值区与全省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可创新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低值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致力补齐发展短板。[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  但文红  程东亚  王蓉  
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子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逐年稳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缓慢提高;(2)云南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环境系统则持续下降,成为制约云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3)研究时段内,云南省各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东部地区;(4)云南省各州市仍处于较低耦合水平,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可分为低耦合极不协调区、低耦合较不协调区、低耦合基本协调区、低耦合比较协调区、拮抗耦合基本协调区5种类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扬  李燕  
为推进我国各省份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使其顺应新时代我国碳减排政策及实现“双碳”目标要求发展,围绕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6个准则层2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析云南省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影响双方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表明,云南省的耦合协调度呈明显的上升态势,2020年较2011年年均增长33.58%,目前两个系统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制约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是物流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潜力两个模块的各项指标。依据研究结果,可采取推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等措施,实现地区低碳物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  贺舒显  
本文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云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对比和内部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文章指出,要从拓宽认识视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增加质量等方面着手,提高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智国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演进受相互间胁迫和约束机制制约,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已引起广泛关注。对云南省近15年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演化状态及协调发展态势的分析表明,两系统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近年来,系统耦合关系虽呈协调演进之势,但其速度缓慢,且环境保护和治理滞后;未来两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重大挑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基于旅游经济与交通两大系统共选取12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耦合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功效法的结合测度了云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与交通综合发展得分,应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态势。研究发现:(1)旅游经济与交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区际差异,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聚分为旅游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一般区和落后区,旅游经济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滇中、滇西北为旅游经济增长极核,以周边市州等次旅游经济梯度区域为辅助的"核心—边缘"式空间格局。(2)交通发展聚分为交通优势区、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