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4)
2023(9803)
2022(8316)
2021(7759)
2020(6488)
2019(14919)
2018(14739)
2017(28242)
2016(15089)
2015(16771)
2014(16691)
2013(15803)
2012(14274)
2011(12544)
2010(11971)
2009(10515)
2008(9618)
2007(7973)
2006(6413)
2005(5114)
作者
(40186)
(33773)
(33542)
(31919)
(21198)
(15962)
(15257)
(13286)
(12941)
(11566)
(11483)
(11184)
(10598)
(10508)
(10239)
(10232)
(10071)
(9737)
(9727)
(9473)
(8240)
(8111)
(8047)
(7745)
(7705)
(7463)
(7335)
(7011)
(6718)
(6687)
学科
(61028)
经济(60959)
管理(41533)
(37551)
方法(32235)
(30479)
企业(30479)
数学(29683)
数学方法(29254)
(15736)
中国(15240)
(15112)
(12089)
地方(11882)
业经(11488)
(10843)
农业(9907)
(9651)
贸易(9646)
(9460)
财务(9400)
(9383)
财务管理(9379)
理论(9326)
(9012)
企业财务(8875)
技术(8814)
环境(8646)
(8553)
金融(8546)
机构
学院(198709)
大学(198174)
(83020)
经济(81531)
管理(79469)
理学(69997)
理学院(69327)
管理学(67882)
管理学院(67515)
研究(63409)
中国(46817)
(39614)
科学(38844)
(37041)
(32287)
业大(30594)
中心(30450)
财经(30363)
(29917)
(27965)
(27761)
研究所(27721)
经济学(26531)
农业(25474)
(24650)
师范(24294)
经济学院(24227)
(24058)
北京(23579)
财经大学(22984)
基金
项目(147979)
科学(118008)
基金(109632)
研究(106207)
(96267)
国家(95541)
科学基金(83231)
社会(69067)
社会科(65629)
社会科学(65615)
(57901)
基金项目(57640)
自然(54705)
自然科(53507)
自然科学(53492)
自然科学基金(52527)
教育(50080)
(48667)
资助(45095)
编号(41715)
重点(33558)
(33194)
成果(31901)
(31477)
(31267)
国家社会(29540)
创新(29352)
科研(29115)
教育部(28714)
课题(28498)
期刊
(80048)
经济(80048)
研究(52827)
中国(34147)
学报(31921)
(28885)
管理(28812)
科学(28634)
(27424)
大学(25093)
学学(24053)
技术(19905)
教育(19700)
农业(18825)
财经(14709)
(14635)
金融(14635)
经济研究(14142)
业经(13435)
(12719)
统计(11071)
问题(10779)
(9812)
(9699)
技术经济(9657)
(9620)
科技(9025)
决策(8967)
理论(8725)
商业(8455)
共检索到27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新翔  薛莹  张崇良  纪毓鹏  任一平  徐宾铎  
鱼类体长数据较易获得,常用于数据有限的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且基于鱼类体长的指标可以作为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监测指标。本文根据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底拖网季度调查收集的方氏云鳚体长数据,应用计算机模拟重采样方法,研究了调查站位数对估计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体长频率分布和平均体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个季节,方氏云鳚体长频率分布离散指数(DI)变化范围为0~0.91,大部分站位的DI值为0.75~0.90,说明调查站位间体长频率分布较为相似,可以对调查站位数进行优化,提高采样效率;调查站位越多,体长频率分布和平均体长估计精确度越高;由于对不同体长数据指标估计的精度不同,用以估计体长频率分布和平均体长的样本量存在差异;20个和30个调查站位分别为估计方氏云鳚体长频率分布和平均体长的可接受样本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不同体长指标的渔业资源调查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有助于对基于体长指标有效站位数的初步了解,为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的鱼类资源科学调查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陈丕茂  舒黎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以鱼类体长频率为基础估算鱼类生物学特征值的体长频率分析法迅速被广泛应用,而确定体长分组组距是开展鱼类体长频率分析的必要步骤,但往往不被重视,常被随意采用为1mm、5mm或10mm等。为了尽量减少误差,本研究根据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在珠江口水域尖尾罟网和掺缯网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中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生物学测定资料,分别以不同的体长分组组距重构体长频率组成数据,采用FAO推出基于ELEFAN技术的FiSATⅡ软件估算渐近体长L∞和生长系数K值,进一步估算鱼类资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黎斌  田思泉  刘伟成  高春霞  王家启  杜晓雪  
鱼类种群的体长分布能够反映该种群的资源变动状况,但能够有效描述体长结构信息的采样量难以确定。通过使用重采样方法计算了基于实际采样量下体长频次分布和基于模拟采样量下体长频次分布之间的均方差异值,并以温台渔场几种经济鱼类为例,比较了不同鱼种间体长频次精度和采样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鱼种间的生物学差异、季节变化等因素对体长频次精度与采样量间关系有一定影响;(2)迭代计算中体长组数量的改变会影响体长频次精度估计的准确性;(3)为避免采样努力量的浪费,体长频次精度的大小可作为采样量优化的理论依据。由于目前国内缺乏估计体长频次精度一类的研究,本研究的结果可对相关资源调查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汪文婷  田思泉  戴小杰  杨晓明  吴峰  
鱼类体长数据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基础信息之一,来自渔业非独立调查(fishery dependent survey)的体长频率数据可以用来反映目标鱼种亲体和补充量的分布情况,并为基于体长结构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重要输入信息。多元回归树是一种用来分析生物数据与环境特征数据间关系的挖掘技术。本文根据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中国远洋金枪鱼渔船渔捞日志所记录的大眼金枪鱼生物学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树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大西洋大眼金枪鱼的空间分布及季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大型大眼金枪鱼主要集中在7.5°N~15°N,17.5°W~45°W;中型大眼金枪鱼主要集中12.5°S~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Fambaye Ngom Sow  Birane Samb  程和琴  
本研究利用Incofish项目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开展渔业资源评估应用研究。研究对象为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短体小沙丁鱼(Sardinella maderensis)。数据来源于1990年—2005年间塞内加尔个体渔业渔获量及由DR FRIDTJOF NANSEN调查船在塞内加尔海域获得的渔获量。采用Froese(2004年)提出的三个可持续捕捞指标,为渔业资源量的开发状况作出诊断和评估。这些指标包括:渔获物中成鱼的百分比(以100%为最佳)、达到最适开捕体长鱼的百分比(以100%为最佳)和大型产卵鱼的百分比(以0%为最佳,体长大于最适开捕体长1.1倍的雌鱼即为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栾静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体长、体重是鱼类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反映鱼类个体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其时空变化往往被忽略。本文根据2011—2016年春、秋季海州湾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特征,并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海州湾方氏云鳚的群体有多个年龄组,体长、体重和体长–体重关系参数a、b及肥满度在时空上均有较大波动,且在年间差异显著。秋季各航次平均体长、体重呈现逐年增大趋势;肥满度的季节差异要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孟涛  徐怡瑛  许柳雄  
基于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利文斯顿岛西南部水域2012年秋冬季南极大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0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35.3~51.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3.1 mm,最大体长为61.0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秋末转至冬初,南极大磷虾平均体长及优势体长范围均呈逐渐减小趋势。14~16时和22~24时南极大磷虾个体较小,而4~6时、8~10时以及20~22时的南极大磷虾则以大个体为主。一半以上(72%)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80 m以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蓥钰   董芳   方康   万朝阳   刘黄欣   盖帅帅   吴金明   杜浩   张曼   张辉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代表性长江鱼类体长值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究了其变化对资源变动的指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宜昌江段7种典型鱼类近10~40年体长变化的分析发现,其种群体长特征值变化与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资源本底值高、食性广泛、性成熟年龄低且繁殖力强的鱼类在禁渔政策实施后体长增加较快,反之则增加缓慢或不明显;(2)对宜昌江段、金沙江、赤水河和洞庭湖4处水域近20~40年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表明,其变动大致可分为下降、波动上升和明显上升3个阶段,与鱼类保护政策实施进程有较好的对应性;(3)宜昌江段铜鱼和优势种鱼类群落的平均体长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88),表明鱼类体长特征值与资源丰度密切相关;(4)基于Logistic曲线对宜昌江段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预测表明, 2030年该值将达1.22,与20世纪80年代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接近,据此预测该江段鱼类资源在2030年可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本研究发现天然水域鱼类体长特征值变动与种群、群落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资源丰度及其变动有较好的指示性作用,可以作为长江鱼类资源常态化监测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文  纪毓鹏  薛莹  张崇良  徐浩  任一平  徐宾铎  
鱼类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估计的准确与否会影响进一步的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不同采样设计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鱼类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估计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基于2013—2014年在黄河口水域调查获得的矛尾虾虎鱼体长、体质量数据,采用计算机模拟重抽样方法,结合常在不同季节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的实际情况,模拟设置了15种采样设计方案,选取相对估计误差和相对偏差两个指标,比较了不同采样设计对估计矛尾虾虎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样本量可有效提高其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的估计精度。不同季节数据对参数估计精度具有不同影响,应用多季节调查采样数据估计参数精度往往优于单季节采样。夏季数据对矛尾虾虎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估计尤为重要。方案9(夏-冬季方案)在样本量达到540尾时,相对估计误差REE为2.08%,相对偏差RB的绝对值为0.71%,在相同样本量下该设计方案表现最好。研究表明,在估计黄河口矛尾虾虎鱼等鱼类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时,应保证获得一定样本量的对参数估计具有较大影响的季节的生物学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朱小艳  徐怡瑛  夏辉  李莹春  徐鹏翔  许柳雄  
利用我国大型拖网渔船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磷虾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南极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4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46.9~55.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6.8 mm,最大体长为62.2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纬度方向,各单元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经度方向,大部分单元(71.4%)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一半以上(60.3%)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6个水层间(0~120 m,20 m为间隔),南极磷虾体长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各水层南极磷虾平均体长较接近(52.5~53.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衍力  解涛  于浩林  虎琦  刘岳  张萌萌  方光杰  
为研究环境与摄食因素对人工鱼礁区不同体长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采用2017—2018年山东省近岸3处鱼礁区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CV均值将样本的体长分为10组,每组体长间隔为33 mm,并使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比较不同海域许氏平鲉体长组成的相似性;运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不同体长组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结果显示,西霞口与长岛鱼礁区样本体长组成相似性指数为70.66%,前三岛鱼礁区与西霞口鱼礁区、长岛鱼礁区的相似性指数较低,分别为54.94%和59.46%;大体长(299~365mm)许氏平鲉的分布与水深、水质指数(WQI)和化学需氧量(COD)相关性较大,喜好水深较深、营养丰富的水域;小体长(35~200 mm)许氏平鲉喜好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水域。大体长(200~365 mm),高龄(2~3龄)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鱼类(IRI为65.94%);小体长(35~200 mm),低龄(0~1龄)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虾类(IRI为45.69%)。研究表明,在浅水区域投放幼鱼保护型鱼礁,为幼鱼提供庇护所;将捕捞作业集中在深水区,减少对许氏平鲉小体长个体的兼捕,可以达到针对性增殖、保护许氏平鲉资源的目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海龙  薛薇  谷德贤  杨蕊  于小涵  
为获取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信息,本研究以2018年4—8月渤海湾逐月拖网资源科学调查捕获的口虾蛄为对象,分别建立口虾蛄体长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和两段式关系式,并基于两段式关系模型进行初次性成熟体长估算。结果显示,两段式关系模型较幂函数关系模型更适于表达口虾蛄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基于Huxley’s传统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口虾蛄存在明显的两个体长体质量关系组,基于两段式体长体质量关系模型估算,得到口虾蛄总体、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0.99 cm、11.01 cm和10.85 cm。研究表明,口虾蛄性成熟阶段,更多的能量被分配用于性成熟过程,更少的能量用于身体的生长,该现象在雌性口虾蛄群体更为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青鹏   吴强   单秀娟   金显仕   苏程程  
资源评估是渔业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黄鲫同是经济鱼类和饵料鱼类,在鱼类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对黄鲫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与管理。本研究使用基于体长的产卵潜力比模型(LB-SPR)、基于体长的综合混合效应模型(LIME)和基于这两个模型的集成模型(Ensemble modeling),评估了1999、2000、2006、2017和2021年山东近海黄鲫的资源状况。结果显示,3个模型估计的1999—2021年黄鲫产卵潜力比(SPR) 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PR在2000年为最低水平,此后持续好转,2017年达到最好状态后开始下降,2021年降为1999—2000年的相近水平。5个年份的LIME模型估计均高于LB-SPR估计。Ensemble模型SPR估计均低于LIME的结果,但并非全部位于LIME结果和LB-SPR结果之间。Ensemble模型估计的SPR分别为0.48、0.45、0.68、0.77和0.47,均大于规避风险值0.4,这表明山东近海黄鲫资源在这期间均处于健康状态,但黄鲫产卵群体的优势叉长组有小型化的趋势,因此,建议学者综合权衡多个主要鱼种状况,对渔具网目尺寸进行调整。本研究是首次将资源评估多模型组合应用到数据有限渔业种群评估的国内公开的中文报道,可为山东近海黄鲫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将有助于推动数据有限种群的资源评估工作的进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先虎  曹顶臣  匡友谊  张晓峰  鲁翠云  李超  孙效文  
以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为材料,用940对微卫星(SSR)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半同胞家系的分析策略对体质量(BW)和体长(SL)进行QTL定位分析。QTL检测显示:基于父系的QTL分析,共检测到8个QTL区间。5个与体质量相关的QTL区间中,1个QTL为95%基因组水平(genome-wide)显著性,位于LG26连锁群,其他4个QTL均为95%染色体水平(chromosome-wide)显著性;3个与体长相关的QTL区间与体质量的QTL区间重叠,其中,1个QTL为99%基因组水平显著性,其余2个QTL均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基于母系的QTL分析,共检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罗玉双  韩庆  刘良国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水域不同季节1 183尾野生黄鳝进行体重、体长测量及性腺观察鉴定.统计分析结果:黄鳝体长29 cm左右为Ⅰ龄组,42 cm左右为Ⅱ龄组,49 cm左右为Ⅲ龄组,56 cm左右为Ⅳ龄组;雄性频率最高出现在5月(20.0%),其次为8月(16.7%),再次为4月(15.4%)和3月15.3%);雌性平均体长为(28.4±5.9)cm,间性平均体长为(35.6±6.3)cm,雄性平均体长为(39.8±8.1)cm;体长25~30 cm的雌性与间性比为1︰0.034,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5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