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0)
- 2023(8943)
- 2022(7556)
- 2021(7062)
- 2020(6137)
- 2019(13939)
- 2018(13582)
- 2017(26859)
- 2016(13925)
- 2015(15293)
- 2014(14680)
- 2013(14035)
- 2012(12385)
- 2011(10655)
- 2010(10229)
- 2009(9164)
- 2008(8818)
- 2007(7124)
- 2006(5600)
- 2005(4672)
- 学科
- 济(54788)
- 经济(54733)
- 业(44848)
- 管理(42857)
- 企(37348)
- 企业(37348)
- 方法(32936)
- 数学(30148)
- 数学方法(29787)
- 财(18286)
- 务(14057)
- 财务(14026)
- 财务管理(14004)
- 中国(13897)
- 企业财务(13470)
- 农(11752)
- 业经(11504)
- 险(10875)
- 保险(10783)
- 制(10746)
- 银(9768)
- 银行(9765)
- 贸(9216)
- 贸易(9214)
- 行(9099)
- 易(9035)
- 融(8944)
- 金融(8943)
- 技术(8404)
- 理论(8198)
- 机构
- 大学(182628)
- 学院(181727)
- 管理(80150)
- 济(77657)
- 经济(76411)
- 理学(70465)
- 理学院(69900)
- 管理学(68759)
- 管理学院(68410)
- 研究(48538)
- 中国(41922)
- 财(38637)
- 京(35143)
- 财经(32068)
- 经(29546)
- 科学(26811)
- 中心(25731)
- 经济学(24859)
- 财经大学(24673)
- 业大(23811)
- 江(23761)
- 经济学院(22774)
- 商学(21773)
- 商学院(21581)
- 农(21406)
- 北京(21040)
- 经济管理(20956)
- 所(20499)
- 范(19626)
- 师范(19429)
- 基金
- 项目(131995)
- 科学(107066)
- 基金(101017)
- 研究(96796)
- 家(86281)
- 国家(85616)
- 科学基金(77066)
- 社会(65021)
- 社会科(61874)
- 社会科学(61857)
- 基金项目(53740)
- 自然(50347)
- 自然科(49310)
- 自然科学(49300)
- 省(49297)
- 自然科学基金(48435)
- 教育(44827)
- 划(41671)
- 资助(41097)
- 编号(38557)
- 部(30258)
- 成果(28873)
- 重点(28794)
- 创(28328)
- 国家社会(28066)
- 教育部(27230)
- 人文(27063)
- 创新(26399)
- 科研(26319)
- 发(26223)
共检索到244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房振明 王春峰 付臣余
以高频数据为基础,本文比较研究了股指风险价值的预测问题。通过构造日"已实现"波动,并建立对数"已实现"标准差的ARFIMA模型,进而构造高频风险价值预测模型。同时,该模型与能够考察非对称性和长记忆性的APARCH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频风险价值预测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的预测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西村友作 门明
本文以中国股市的已实现波动率(RV)与已实现极差波动率(RRV)为研究对象,采用LR检验与动态分位数检验对三种长记忆模型(ARFIMA、ARFIMAX、HAR)进行了VaR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主要结论为:长记忆模型的VaR预测能力显著优于基于日收益率的GARCH模型,其中以在偏t分布下的ARFIMAX模型的表现为最佳;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在偏t分布下计算得到的VaR值更能准确反映中国股市真实的VaR;中国股市的RV与RRV均具有长记忆性、波动非对称性等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顾京 叶德磊
利用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日内高频数据,创新性地采用递归协整和公共因子模型方法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股指期货运行之初,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并不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股指期货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期现货市场之间开始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股指期货开始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价格发现功能表现并不理想。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现货市场,而并非期货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优平 马丹
高频数据具有与低频数据截然不同的特征。本文研究了高频数据下ValueatRisk的计算方法,提出在GARCH模型失效时基于GP分布和非参数核密度方法的新方法,文中研究并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高频数据 VaR 核估计 GP分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欣欣
该文使用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6月29日间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造非参数波动和跳跃指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连续性波动、已实现跳跃和已实现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现货均进行自发调整以实现两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样本期内两市的各波动和跳跃指标间未呈现出格兰杰因果关系。相对于现货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性更强,且对现货市场有引导作用。期现货市场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且该联动(相关性)波动程度较高。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动态相关 跳跃 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水洋 王一鸣
文章针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时间序列具有趋势运动特性,提出了趋势持续期模型。首先采用泊松过程对趋势持续期的市场微观结构进行建模,得出了趋势持续期在理论上服从Gamma分布;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提取股指期货日内高频交易数据的趋势持续期,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趋势持续期的Gamma分布参数,同时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不同采样间隔下的趋势持续期进行标准化处理,趋势持续期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从中国市场特征出发,总结市场操纵三种可行模式,并采集真实交易的高频数据,筛选出以银行股为标的的模拟操纵案例,通过脉冲相应冲击与方差分解技术对本次案例的操纵模式进行识别。结果显示本案例选择的是间接模式,利用羊群效应推动沪深300指数,建议完善期货与现货信息交流渠道、健全期货与现货协同监管机制等政策手段,防范操纵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伍阳 马冰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联动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受到跨市场信息冲击更为明显。我们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应用ARIMA(p,d,q)模型将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场收益率分离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然后把这两个变量引入到二元GARCH(1,1)模型的条件均值方程中,分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对于两市场的冲击效应,进一步通过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来探讨市场信息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冲击不对称效应,尽管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仅在短期内成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左浩苗 刘振涛 曾海为
本文利用沪深300指数和当月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高频数据,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日度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的整体波动、连续性波动和跳跃,发现两个市场波动成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期货市场的跳跃并不会影响后续股票市场的跳跃。此外,已实现相关系数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动,整体表现出了较强的联动趋势。最后,日内高频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信息传导,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发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瑜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本文旨在应用高频数据分析股指与股指期货日内互动关系。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的期现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对股指现货价格发现机制较为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波动性 到期日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飞 李伟 李冬昕 许金涛
跨期套利策略的难点是如何确定价差长期均衡所处的合理区间。文章引入协整检验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不同期限合约价格序列进行检验,构建相对均衡价差并估计无套利相对价差区间。利用边界测试和灵敏度分析,确定外扩点数和缓冲止损带的最优参数,制定价差交易策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期限合约间的价格序列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存在跨期套利空间;引入缓冲止损机制可以保证收益曲线更加光滑,提高跨期套利成功率和累计收益。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跨期套利 缓冲止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高秀 刘强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交易量和波动率动态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转融券实施的1分钟高频数据
基于5分钟高频数据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风险高频变化交叉相关性研究
隔夜风险可以预测吗?——基于HAR-CJ-M模型的高频数据分析
中国股市资产的价格跳跃行为——基于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的高频数据研究
基于高频与低频数据预测的协方差阵的比较
利用高频数据预测沪深300指数波动率——基于Realized 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
基于超高频数据的股票流动性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