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4110)
- 2022(11624)
- 2021(11323)
- 2020(9216)
- 2019(21393)
- 2018(21407)
- 2017(39441)
- 2016(22545)
- 2015(25738)
- 2014(26067)
- 2013(24257)
- 2012(21831)
- 2011(19624)
- 2010(19868)
- 2009(17195)
- 2008(16586)
- 2007(14980)
- 2006(12883)
- 2005(11168)
- 学科
- 济(81629)
- 经济(81549)
- 业(60692)
- 管理(53124)
- 农(50352)
- 企(39572)
- 企业(39572)
- 方法(36906)
- 农业(33597)
- 数学(33140)
- 数学方法(32439)
- 中国(27365)
- 教育(23625)
- 业经(23263)
- 财(18984)
- 理论(18566)
- 地方(15882)
- 学(15215)
- 制(15090)
- 教学(14765)
- 发(14747)
- 技术(14684)
- 贸(13356)
- 贸易(13348)
- 易(13049)
- 农业经济(12475)
- 发展(12329)
- 策(12222)
- 展(12204)
- 务(11069)
- 机构
- 学院(298692)
- 大学(290179)
- 管理(110976)
- 济(110895)
- 经济(108301)
- 理学(96745)
- 理学院(95724)
- 管理学(93549)
- 管理学院(92987)
- 研究(92553)
- 中国(65768)
- 京(60883)
- 农(59330)
- 科学(55318)
- 财(48556)
- 范(48039)
- 师范(47690)
- 江(46562)
- 业大(46507)
- 农业(44951)
- 中心(44608)
- 所(44315)
- 研究所(40062)
- 技术(39695)
- 财经(38971)
- 教育(38639)
- 北京(37924)
- 师范大学(37872)
- 州(36984)
- 职业(35766)
- 基金
- 项目(200210)
- 科学(159543)
- 研究(158303)
- 基金(140112)
- 家(119490)
- 国家(118236)
- 科学基金(102785)
- 社会(96699)
- 社会科(90967)
- 社会科学(90945)
- 省(83220)
- 教育(82241)
- 基金项目(73489)
- 编号(70794)
- 划(69245)
- 自然(64109)
- 自然科(62637)
- 自然科学(62625)
- 自然科学基金(61441)
- 成果(57240)
- 资助(57012)
- 课题(50696)
- 重点(45853)
- 部(45581)
- 发(44546)
- 创(42526)
- 年(42435)
- 项目编号(40233)
- 规划(40049)
- 教育部(40007)
- 期刊
- 济(122882)
- 经济(122882)
- 研究(88453)
- 中国(71111)
- 教育(70863)
- 农(62953)
- 农业(43145)
- 学报(40832)
- 科学(38571)
- 财(37486)
- 管理(37182)
- 技术(35819)
- 大学(34566)
- 学学(31145)
- 业经(27694)
- 融(23647)
- 金融(23647)
- 职业(22398)
- 业(20187)
- 财经(18274)
- 问题(16977)
- 经济研究(16532)
- 版(15834)
- 经(15713)
- 技术教育(14831)
- 职业技术(14831)
- 职业技术教育(14831)
- 农业经济(14828)
- 农村(14687)
- 村(14687)
共检索到439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俞建雄 李海洋 潘伟彬 黄汝群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其在城市生存、发展的本领。基于高职院校的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能力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采用"订单式"、"基地式"、"培训券式"、"巡回式"、"远程式"和"精英式"等培训模式,着力培养"职业能力",即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生产和经营技能,适应城市和企业管理的生活技能,促进转移人员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发展技能等,使他们尽早了解、尽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和生存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关键词:
西部 农村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万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刚
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存在着培训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转移劳动力,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其拓宽就业渠道,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利用硬件教学资源优势、双师型师资优势和职业技能鉴定优势,为酒店行业培训开发课程体系,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建立评教机制,进行培训质量反馈;承办行业技能大赛,扩大社会影响力;采用多维度培训模式,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酒店行业培训 高职院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峰 高亚楠
近年来,社会各界聚焦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农民的综合素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迫在眉睫。根据培训组织者的不同,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学校主办型以及农民自主型四种模式。基于不同培训模式的特点探讨了相关组织者的培训需求、行为及其效果,并为不同培训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模式 有效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国强 靳卫杰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政策 培训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甫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不只是关系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农民的转移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国情,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培训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培训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法鸣 戴平 陶启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竺鹏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培训教学工作不适应农民的需要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一、引言作为反贫措施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户为样本,采用研究因果关系效应的匹配估计方法,评价云南省沿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应。二、培训参与情况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农村住户调查"和"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库。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教育 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宝娣
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全面实现广袤农村小康的难题之一在于成功转移富余劳动力。要解决此难题 ,必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提高转移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当前 ,针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已逐渐开展并日趋受到重视 ,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为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投融资体制和教育制度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少元
本文介绍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历史经验,特别是20 世纪6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举措或政策措施,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教育与培训的多种需求,从国外经验或教训中,寻求借鉴和启示,在比较中提出了某些对策建议,加深了对科技进步与教育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良性转移的重要保证的认识,对有关决策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教育培训 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