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1)
- 2023(11126)
- 2022(9492)
- 2021(9107)
- 2020(7595)
- 2019(17497)
- 2018(17146)
- 2017(31697)
- 2016(17882)
- 2015(20705)
- 2014(20746)
- 2013(19054)
- 2012(17323)
- 2011(15383)
- 2010(14967)
- 2009(12535)
- 2008(11633)
- 2007(9830)
- 2006(8038)
- 2005(6637)
- 学科
- 济(58422)
- 经济(58347)
- 管理(46628)
- 业(41730)
- 企(34661)
- 企业(34661)
- 方法(29102)
- 数学(25897)
- 数学方法(25443)
- 中国(19729)
- 农(16628)
- 财(15626)
- 理论(14970)
- 业经(12692)
- 技术(12509)
- 学(12149)
- 地方(11929)
- 教学(11920)
- 教育(11657)
- 制(11519)
- 农业(10778)
- 体(9898)
- 务(9807)
- 财务(9747)
- 财务管理(9719)
- 贸(9207)
- 贸易(9204)
- 企业财务(9190)
- 和(9094)
- 易(8942)
- 机构
- 学院(228890)
- 大学(219866)
- 管理(85079)
- 济(82082)
- 经济(80153)
- 理学(73920)
- 理学院(73114)
- 管理学(71501)
- 研究(71489)
- 管理学院(71084)
- 中国(49964)
- 京(45186)
- 科学(44684)
- 财(37593)
- 农(37266)
- 技术(35993)
- 江(35373)
- 业大(34811)
- 所(34394)
- 中心(34054)
- 范(32695)
- 师范(32263)
- 研究所(31692)
- 职业(31167)
- 财经(30330)
- 农业(29206)
- 经(27813)
- 州(27388)
- 院(27129)
- 北京(26991)
- 基金
- 项目(164355)
- 科学(130146)
- 研究(125691)
- 基金(114764)
- 家(99881)
- 国家(98970)
- 科学基金(85511)
- 社会(75502)
- 社会科(71301)
- 社会科学(71284)
- 省(69100)
- 教育(65231)
- 基金项目(60906)
- 划(58157)
- 自然(55256)
- 编号(54502)
- 自然科(54067)
- 自然科学(54048)
- 自然科学基金(53037)
- 资助(46182)
- 成果(42664)
- 课题(39922)
- 重点(38306)
- 部(36567)
- 创(35876)
- 发(35729)
- 年(33290)
- 创新(33266)
- 项目编号(32566)
- 教育部(32011)
- 期刊
- 济(82061)
- 经济(82061)
- 研究(59396)
- 中国(52076)
- 教育(47674)
- 学报(35927)
- 农(32665)
- 管理(31523)
- 科学(31250)
- 技术(30702)
- 财(30207)
- 大学(28098)
- 学学(26343)
- 农业(22298)
- 职业(21793)
- 融(15576)
- 金融(15576)
- 技术教育(14881)
- 职业技术(14881)
- 职业技术教育(14881)
- 业经(14663)
- 财经(14592)
- 经济研究(12828)
- 坛(12727)
- 论坛(12727)
- 经(12655)
- 业(12132)
- 版(11119)
- 问题(10897)
- 科技(10766)
共检索到326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秀廷
道桥专业职业人才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专业能力,二是社会能力,三是方法能力,即应具备完善的三维能力体系。需要把上述人才的相关能力进行相应的专业层次定位,不仅可以进行纵向的层次定位,同时还可以进行横向的层次定位,如此一来,可实现对高职道桥专业职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的有效分解以及最终实现。
关键词:
高职道桥专业 职业人才 三维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手段日新月异,职业岗位越来越呈现出高端化和复合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树立"复合型"人才观,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为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时代背景下,首先需要澄清"复合型"人才培养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从学生、职业、专业三个不同角度确立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路径,最后构建完整的高职"三维"课程体系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应中
构建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达成评价主体认同、凸显专业特性、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等基本准则,采取建构评价目标、协商评价方案、开放评价渠道、交流评价信息等行动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亚军 赵萍 孔月红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和多年实践成果的指导下,以学校发展状态评价为引导,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核心,以教学过程监控为抓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三维度"评价监控体系,从多元评价主体视角对学校环境支持、专业发展状态和教学效果达成度开展评价、监控与诊断,不仅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内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而且理顺了人才培养宏观、中观和微观质量管理工作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诊断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宇
基于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最优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便是当务之急,探讨了其物联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物联网 高职院校 专业培养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 田丽洁 劳文薇
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移动终端岗位能力需求,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以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基础,探索"2+1"、"2+0.5+0.5"等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振 张健泓 汪小根 王毓 王金香 邬瑞斌 康大力
医药产业正处于不断转型升级之中,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较高且专业知识应不断更新。而区域药品类专业办学却存在设置分散、资源总量不足且利用率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中高职衔接不流畅等问题。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职教集团为依托,发展"教育产业联合生长体";以职业资格为引领,构建中高职衔接和职前职后连贯的标准体系;整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双向交流、动态反馈的人才培养更新机制;采用蛛网交联模型,建设开放兼容、实时更新的终身学习资源;运用3D模拟技术,创新实境学习和在线仿真相结合的学习环境。这一"教育产业共生、标准资源互融、中职高职联动、职前职后一体"的制药类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为区域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和制药...
关键词:
制药 人才培养模式 转型升级 终身学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吉权 刘晓梅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需求,学生成长成才对优质教育提出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人才培养体系至今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界定,尚未搭建出清晰的框架,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尚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功能尚不清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必须基于系统科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明晰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大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职业能力清单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活页化、团队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高职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海峰
职业化、专业化和人的现代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职业化强调"用户"的视角及其质量标准;专业化强调高职专业教育的规律性和内在的质量标准;人的现代化强调超越工具性,寻求人的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具体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体现了外适性、内适性和个适性的协调与统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成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根据三大会计专业岗位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职业能力的"通用+专用"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并依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通用+专用"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 通用+专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珑
基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构建高职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目前专业评估中存在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评价指标单一等方面的不足,以体现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载体,构建由能够充分体现专业内涵式发展建设的因素与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以期实现高职专业质量评价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淑梅 宋维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从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纲 张锋雄 陈梅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师资培养、课程开发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基于职业能力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给出了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契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颂梅 崔瑞霞 王爱芳 赵朝霞
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上体现学科特点,引导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秀娟
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份子,人才培养仍是其办学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开放大学明确了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职业能力。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经济发展阶段与人才结构关系理论和生源特点,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开放大学需要构建由专业能力、发展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四维职业能力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