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6)
2023(15771)
2022(13789)
2021(13249)
2020(10874)
2019(25004)
2018(24881)
2017(46787)
2016(26028)
2015(29470)
2014(29381)
2013(27654)
2012(24945)
2011(22335)
2010(22161)
2009(19624)
2008(18097)
2007(15364)
2006(13096)
2005(10820)
作者
(68548)
(56619)
(56356)
(53568)
(35910)
(27205)
(25816)
(22382)
(21752)
(20060)
(19408)
(18720)
(17723)
(17549)
(17456)
(17342)
(17092)
(16955)
(16212)
(16073)
(13938)
(13856)
(13507)
(13059)
(12673)
(12657)
(12550)
(12484)
(11284)
(11223)
学科
(89198)
经济(89099)
管理(69794)
(63796)
(53712)
企业(53712)
方法(45073)
数学(39425)
数学方法(38820)
中国(28023)
(24371)
教育(23787)
(23264)
(21143)
业经(20296)
理论(20102)
地方(17259)
技术(16788)
农业(16239)
(16065)
贸易(16055)
(15591)
(15300)
财务(15220)
财务管理(15189)
(14613)
环境(14606)
(14519)
企业财务(14312)
教学(13397)
机构
学院(344366)
大学(342502)
管理(134266)
(124165)
经济(121197)
理学(117834)
理学院(116534)
管理学(114132)
管理学院(113512)
研究(108426)
中国(74244)
(72610)
科学(68428)
(55499)
(53625)
师范(53186)
(51904)
业大(50425)
中心(49782)
(49147)
(48811)
研究所(47890)
财经(45898)
北京(45494)
技术(44018)
师范大学(43287)
(41960)
教育(41413)
(40167)
(40130)
基金
项目(244538)
科学(193933)
研究(185466)
基金(174203)
(150331)
国家(148989)
科学基金(129049)
社会(113275)
社会科(107036)
社会科学(107011)
(98051)
教育(93187)
基金项目(92553)
自然(83917)
(83524)
自然科(81979)
自然科学(81961)
自然科学基金(80428)
编号(79461)
资助(71170)
成果(63968)
课题(56233)
重点(55784)
(54758)
(52324)
(51468)
项目编号(48619)
教育部(47957)
创新(47652)
科研(46738)
期刊
(125894)
经济(125894)
研究(100294)
教育(69749)
中国(66268)
学报(51492)
科学(46987)
管理(46673)
(43306)
(41853)
大学(40571)
技术(37232)
学学(36808)
农业(30985)
业经(22760)
(21711)
金融(21711)
财经(21023)
职业(20804)
经济研究(20356)
图书(18657)
(17955)
科技(15999)
问题(15862)
(15499)
论坛(15499)
(15284)
(15268)
理论(15265)
技术经济(14832)
共检索到479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刁洪斌  于进亮  
文章在总结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集团化办学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和成效为例,针对制约高职院校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仙乐  
本文从衔接形式、衔接内涵、衔接方式三个角度,提出构建高职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的构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熹  
本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探索如何在中高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完美衔接,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并为其他院校更好实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具体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甜甜  刘仰华  杨永亮  
本文对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淄博市纺织服装教育集团为例,介绍了人才培养、课程构建、师资统筹、基地建设、评价反馈等方面的实施,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淑女  
构建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对于完善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学分银行制是建构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桥梁,是优化中高职衔接效能的工具性制度创新。文章阐述了学分银行制与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内涵和意义;从建构学分银行制的体制性问题、制度性问题、操作性问题及课程建设问题等层面揭示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建构问题;给出树立中高职终身学习理念,变革中高职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中高职学分互认与转移机制,完善中高职模块化课程架构设计等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建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瑶珠  
文章从机械视角和有机视角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进行了辨析,分析了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提出职业生涯导向的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实践策略:整体框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全程对接分段培养过程、宏观、中观层面的组织制度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从学生视角出发,构建中高职教学有效衔接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衔接、评价衔接、能力衔接5个维度18个因子。通过提出假设与变量设计,以高职院校中职起点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修正,探索性得出中高职教学有效衔接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衔接、能力衔接3个维度17个因子,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衔接、能力衔接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蕾蕾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标准的衔接,需要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及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相应的衔接上的标准。弄清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之处,建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衔接标准,加强中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并加强中职学校、高职学院、社会三方的协同,通过价值与标准的共享实现育人节奏的同频共振,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沈雕  陈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诸多要素中,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衔接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就是首要任务。文章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衔接表象分析入手,在解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中高职目标衔接、建设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统领中高职教育的观点,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的中高职教育目标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君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这两种模式,直接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还很小,中高职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专业范围,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标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中取得的经验,建议在宁夏采用"双考"和"双五"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两种衔接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江毅  刘敏杰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