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2)
2023(15339)
2022(12680)
2021(11628)
2020(9829)
2019(22349)
2018(22114)
2017(42744)
2016(22478)
2015(25024)
2014(24740)
2013(24220)
2012(21743)
2011(19191)
2010(18966)
2009(17470)
2008(16912)
2007(14689)
2006(12672)
2005(11158)
作者
(62027)
(52180)
(51891)
(49010)
(33159)
(24551)
(23603)
(20266)
(19747)
(18374)
(17583)
(17482)
(16351)
(16241)
(15909)
(15847)
(15485)
(15377)
(14968)
(14947)
(12610)
(12580)
(12577)
(12058)
(11543)
(11382)
(11371)
(11365)
(10416)
(10345)
学科
(96524)
经济(96404)
(89856)
(79812)
企业(79812)
管理(79663)
方法(43434)
数学(34857)
数学方法(34454)
(30499)
业经(30410)
(29166)
中国(25410)
农业(21763)
(21246)
财务(21193)
财务管理(21169)
企业财务(20055)
(19824)
地方(19597)
技术(19026)
理论(17585)
(16692)
(16447)
贸易(16439)
(16108)
(15950)
(15649)
(15098)
(14340)
机构
学院(316414)
大学(311114)
管理(132566)
(131600)
经济(128889)
理学(114747)
理学院(113612)
管理学(111917)
管理学院(111306)
研究(96688)
中国(75699)
(64344)
(59642)
科学(57879)
(51352)
财经(48185)
(47192)
中心(46654)
(46107)
业大(45569)
(43966)
研究所(41751)
农业(40265)
经济学(39425)
北京(38981)
(38527)
师范(38131)
(37686)
财经大学(35795)
经济学院(35728)
基金
项目(219489)
科学(176352)
基金(162538)
研究(161767)
(140637)
国家(139405)
科学基金(123249)
社会(106236)
社会科(100753)
社会科学(100730)
基金项目(86687)
(85723)
自然(79506)
自然科(77840)
自然科学(77820)
自然科学基金(76463)
教育(73247)
(70949)
编号(65253)
资助(64315)
成果(50425)
(48452)
(48351)
重点(48131)
(47103)
国家社会(44655)
创新(44557)
(43141)
课题(43076)
教育部(42104)
期刊
(143943)
经济(143943)
研究(86744)
中国(57725)
管理(52240)
(48848)
(47093)
学报(43262)
科学(42690)
大学(34197)
农业(32499)
学学(32463)
技术(30150)
教育(27758)
业经(26718)
(25727)
金融(25727)
财经(23658)
经济研究(22153)
(20532)
问题(20320)
(19329)
技术经济(17149)
图书(16231)
现代(16055)
商业(15577)
财会(14645)
科技(14294)
统计(14159)
(14155)
共检索到458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谭一洺  杨永春  冷炳荣  李甜甜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建立了成渝地区17个最小分析单元(FUR,Functional Urban Region)×149家公司的量化矩阵,进行了基于服务值、连通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成渝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特征。其中,FUR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走廊地区和绝大部分地级市。结果表明:成都市和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中构成双一级核心;次核心绵阳市在显著连接数量上领先于除一级核心以外的其他城市或地区;其余城市或地区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虽略有差别,但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成渝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城市网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成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城市并未连接成片,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地域的经济联系比较落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路旭  马学广  李贵才  
利用测量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对会计、律师、保险、银行、广告等5个行业,99家国际生产服务业公司及分支机构在珠三角50个区(县)级空间单元的业务联系分析表明:珠三角城市网络呈东西两岸、中心与外围不均衡分布状态,并具有鲜明的"跳跃性"特征,即网络节点向各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并在各城市中心城区之间形成长距离的联系。研究认为这种城市网络特征与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差异有关,宜在区域统筹的思路下,利用高级服务业网络组织规律推动各城市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组织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长富  张为付  王菁  
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化攻坚期,国际化的深水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用信息化助推工业化是必然选择。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衍生出大量的服务需求,拓展了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下,我国必须坚持以产品服务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流通功能创新,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须以要素服务和各类专业服务为重点,构建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王斌  
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的结构和功能着手,运用组织结构图描绘该平台结构的建设体制,运用控制流程图描绘该平台功能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的机制。研究认为:在该平台体制完善、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可以规范经济增长模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定价生产要素,弥补国内经济体制缺陷,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模式,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佩  杨永春  卢红  
从民营企业视角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透视民营企业对其城市网络形成的作用。利用民营企业的分布数据,借鉴城市网络分析方法,从服务值、连通性、网络性3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了分析。基于民营企业视角,西北地区的城市构成了以西安和乌鲁木齐为主副双核、省会城市为核心节点、其他城市可作为其辐射区域的网络系统,且基于民营企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  杨文毅  张伊娜  
基于银联刷卡消费数据,以消费流为视角,从节点、层级和聚类结构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网络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武汉、长沙、南昌等少数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和影响力,但长江中游城市群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主导型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只能在局部地区具有主导性,处于消费网络的第一层级;荆州、株洲和上饶作为局部次级主导型城市归属于第二层级;其他城市作为从属型城市归属于第三层级。在聚类结构方面,城市群消费网络形成了八个凝聚子群,各子群与本省省会城市所在子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而与其他子群的联系程度较低。由此可知,地理距离和行政边界是影响城市群消费网络体系的重要因素,打破行政边界所造成的消费壁垒是促进消费网络优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君  常昕媛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形成的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动因;其次探索了推广此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分析了该体系的六类主体结构和复杂性;最后为我国成功推广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殿昆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大、中城市的流通中心作用愈益突出,建立城市经济区的流通网络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流通是连续的交换,或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文中“流通”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经济学界称为“大流通”),其主体包括全民、集体、个体以及联合体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交易者、经营者;客体包括我国宪法允许作为商品交换的有形(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无形(如信息、劳务)产品。文中“流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杰  鞠颂东  
本文认为,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改善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综合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降低地区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提出,构建城市物流网络体系,要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物流节点之间的协调运作和有序竞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促进城市物流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使企业之间协调运作、有序竞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舒昉  
云南城市体系呈典型的首位型结构,在特大城市昆明下面空缺一个等级;一般老城市缺乏活力,而新兴城市则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职能单一,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一些小城市甚至还处在"农业城市"的阶段。从整个城市体系的功能而言,中等城市发展迟缓已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速中心城市昆明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育30~50万人口的大中城市,并发展滇中城镇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东  
以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信息中枢地位为基点,从不同逻辑构建以科技中介为核心的网络体系。首先,以技术交易的时间顺序为逻辑,从目标层、技术输出层、技术中介层、技术服务层、技术采纳层等不同环节构筑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体系;其次,基于空间逻辑,构建跨地域、跨行业,以科技中介机构有效结盟为主要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最后,结合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基于内容逻辑的服务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艳萍  张鹏鹤  鲁江波  
面对"三农"的金融需求,我们根据农业、农村、农民不同性质的主体,讨论了适用于不同主体的金融理论。并根据不同的金融理论,对农业、农村、农民实施不同的金融服务,进而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网络体系,这对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萃  
从一个较新的城市等级体系视角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顶级城市,集聚程度持续上升,而制造业则呈现出由顶级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态势。基于对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实证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进步的机制来实现;而制造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城市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已发生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城市生产率提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进一步的动态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对特大城市生产率和城市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文  黄爱科  
本文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整体效率提升的影响程度,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地区层面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服务业的的整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服务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对生产者服务业资本和技术要素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最后,文章提出了增强我国服务业整体效率的政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