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7)
2023(19467)
2022(16667)
2021(15461)
2020(12786)
2019(29255)
2018(28873)
2017(55489)
2016(29914)
2015(33334)
2014(32905)
2013(32438)
2012(29600)
2011(26488)
2010(26217)
2009(24165)
2008(23618)
2007(20891)
2006(18388)
2005(15848)
作者
(85223)
(71359)
(70572)
(67168)
(44962)
(34251)
(32005)
(27991)
(26978)
(24998)
(24249)
(24012)
(22553)
(22304)
(21799)
(21650)
(21103)
(21079)
(20449)
(20275)
(17579)
(17271)
(17229)
(16529)
(15981)
(15722)
(15686)
(15676)
(14173)
(14169)
学科
(125570)
经济(125436)
(106564)
管理(93058)
(87729)
企业(87729)
方法(55872)
(50294)
数学(46081)
数学方法(45490)
业经(36228)
(34464)
农业(33515)
中国(30223)
地方(27977)
(24207)
财务(24138)
财务管理(24104)
(24045)
(23820)
企业财务(22820)
技术(21965)
(21148)
贸易(21137)
(21070)
理论(20812)
(20510)
(19030)
环境(18849)
(18516)
机构
学院(422106)
大学(416149)
管理(171223)
(169032)
经济(165424)
理学(148565)
理学院(146977)
管理学(144368)
管理学院(143610)
研究(136285)
中国(104530)
(87447)
科学(86080)
(78871)
(75142)
(67454)
业大(66352)
中心(63928)
(62766)
研究所(61637)
财经(60727)
农业(60641)
(55397)
北京(54173)
(54043)
师范(53567)
(50697)
(50180)
经济学(49736)
经济管理(45949)
基金
项目(294130)
科学(232711)
研究(214779)
基金(214227)
(186703)
国家(185060)
科学基金(160626)
社会(136444)
社会科(129098)
社会科学(129063)
(115904)
基金项目(114490)
自然(105140)
自然科(102698)
自然科学(102671)
自然科学基金(100821)
教育(96719)
(96447)
编号(88389)
资助(86684)
成果(68878)
重点(65531)
(63939)
(63591)
(62147)
课题(59110)
创新(57632)
科研(56257)
国家社会(56253)
教育部(54403)
期刊
(189870)
经济(189870)
研究(116119)
中国(78359)
(76080)
学报(65273)
管理(62550)
科学(61998)
(58523)
农业(51780)
大学(50227)
学学(47761)
教育(39693)
技术(38132)
业经(36572)
(34979)
金融(34979)
财经(28531)
经济研究(27465)
(26953)
问题(25447)
(24483)
技术经济(21677)
资源(21113)
(20889)
科技(20359)
图书(19962)
现代(19647)
理论(18858)
商业(18794)
共检索到609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长森  夏军  李召良  刘玉  唐伯惠  唐荣林  严子奇  欧阳晓莹  
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的陆面区域蒸散模型(a Land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based on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Data,LREMHT),该模型基于对地表温度日过程的傅立叶拟合计算感热通量,进而计算蒸散发日过程,模型时间分辨率高、需要参数少、不依赖地面数据,是一个全遥感经验模型。利用地面实测潜在蒸发的日总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模型计算合理,可用于区域耗水模拟。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春旱季节(2005年4月份)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农业区的区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师春香  谢正辉  
高分辨率降水时空分布估计对于陆面数值模拟和同化,天气、气候与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长时间序列降水分布常使用时间和空间插值技术进行估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每小时静止卫星云图云分类信息的累积降水估计时间加权插值方法,它通过利用高时空分辨率静止卫星云图所反映的云的变化,与卫星降水估计和地面观测降水相结合,以获得时空分布比较合理的地面降水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FY2C云图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FY2C的6小时降水估计业务产品,得到FY2C卫星发射(2005年)以来具有10KM空间分辨率以及1小时分辨率的降水数据集,并利用中国区域自动雨量观测资料对该降水估计数据集进行检验和评估,以表明该方法的合理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纲  阮甜  陈财  高超  李鹏  马松根  李贺丽  王欢  
基于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60个站点1961—2015年气象数据,计算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以冬小麦干旱作为农业干旱的代表,分析生育期内冬小麦干旱与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并通过游程理论识别30场主要干旱事件的历时、烈度及重现期频率,展开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干旱旱情年占比均高于气象干旱,年际差最多年份均发生在冬前生长期;(2)空间上,全生育期和各个生育期内的冬小麦干旱和气象干旱呈纬向分布,由南至北旱情逐渐加重,冬小麦干旱75%以上中旱占比发生在越冬期至灌浆成熟期,气象干旱仅在越冬期出现;(3)冬小麦干旱相较气象干旱存在延时,且烈度大于气象干旱,平均历时分别为18.8旬和17.3旬,平均烈度分别为12.2和9.9;(4)气象干旱历时达到1.28旬或干旱烈度达到3.35时,便会引发冬小麦干旱,且冬小麦干旱历时、烈度重现期频率大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较气象干旱持续周期更长、频率及强度更大,气象干旱加剧农业干旱旱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来  王小燕  吴玺  卿明福  李源洪  任国业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对基本农田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准确、及时的获取基本农田的面积变化和变化流向信息,为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有力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赵长森  刘敏  王纲胜  张永勇  刘玉  
论文以历史时期淮河干流水生态调查与2006年全流域重点闸坝水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指标与同期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淮河水文-水质-生态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水利闸坝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淮河中下游重点闸——蚌埠闸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蚌埠闸对下游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影响最大,浮游动物次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小;②与历史时期水生态状况对比发现,蚌埠闸下游的水生态质量比历史时期有所降低;水利工程闸坝修建后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③通过加强闸坝的调度,增加下泄水量,满足生态需水,可以缓解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明  王晓芳  高琦  汪小康  赖安伟  
利用1998~2013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 3B42降水率资料以及NCEP/CFSR温度场、气压场和风场等再分析格点资料等,从气候学角度揭示了长江流域梅雨季节降水和对流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典型和非典型梅雨锋年降水日变化差异,分析了大气环境场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和对流日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强降水在夜间发生在长江上游,白天发生在长江中下游。降水日变化特征显著,长江上游、盆地以东的中游以及中下游的沿江以南地区降水日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夜、清晨08时以及傍晚17时。沿江以北地区降水表现出半日循环,具有08时和17时两个峰值,午后峰值明显强于清晨。(2)长江中游地区降水日位相较上游地区延迟约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思梦  王大钊  黄昌  
论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GPM卫星降水数据在黑河流域适用性进行评价。以TRMM卫星的降水产品和气象观测站点实测的降水数据作为参考,选用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误差(BIAS)、平均误差(ME)以及标准偏差(SD)多种统计分析指标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GPM卫星降水数据具有与观测数据较好的一致性以及良好的时间模式;2)GPM卫星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系数(R>0.72)以及较低的误差范围(-0.59%~1.62%);3)相比TRMM,GPM具有较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0.76)和更小的相对误差(BIAS<1.14);4)卫星估测降水量的精度与高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总的来说,GPM卫星降水数据在地形复杂的干旱半干旱区域也能够具有较好的精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情  刘雪华  吕宝磊  
为探明近10多年来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动态变化及其空间格局,本研究基于SPOT-VGT的NDVI数据和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设计植被动态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1999-2007年淮河流域植被变化的时空格局,包括年内各月变化规律、年际变化趋势、不同景观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①SPOT-VGT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建模工具,可以较好的计算和分析流域尺度的植被状况时空格局;②淮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71.33%)在1999-2007年NDVI有显著增加趋势,表明流域整体植被覆盖明显改善;③淮河流域NDVI年内变化曲线呈双峰型,4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现波峰,8月波峰高于4月;④淮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空间差异显著,NDVI多年平均值的空间格局为:平原地区较高,淮河干流北岸高于南岸;山丘区差异较大,大别山区植被指数最高,沂蒙山区植被指数最低,水土流失风险较高;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植被指数低;⑤不同景观类型的NDVI多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的平均值增长趋势显著且较为平稳。滩地在波动中有小幅度增长;沼泽地波动幅度最大。本研究可为淮河流域森林保育、水土流失防治等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正兴  王亚琴  
由于土地覆盖通常存在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区分人为活动引起的变化与这种自然变化需要两期数据时间一致。论文利用黑龙江省1975、1990、2000、和2005代表年Landsat数据,分析了数据时间差在16 d MODIS-NDVI时间序列的误差。研究发现,Landsat数据4个代表年的年际差分别为1975±4 a,1990±4.5 a,2000±1.5 a,2005±1.5 a,季节差为47 d。Landsat季节差对MODIS-NDVI的影响是:当季节差为16~48 d时,东北地区耕地与草地以生长高峰期为参照的MODIS-NDVI变化最高可达0.4以上,林地MODIS-NDVI变化0.1~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朋  渠玮娟  朱玺  吴雨纯  汪静  张本发  许梅越  戴洪宝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赖志斌,夏曙东,承继成  
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体系是目前城市环境工作一项重要内容 ,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模型 ,并从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元数据管理体系、环境评价因子的提取和分析三个方面对该应用模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最后对该模型在厦门市环保局进行了实验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杜杜  逯国生  
设计了利用eCognition进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车辆检测实验的步骤,首先对目标影像选取关键参数进行多尺度分割;其次利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设计中将目标对象主要分为3类,即道路、汽车及其他类;最后以Worldview-1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了车辆检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过程能达到车辆检测的目的并且精度较高,实验过程的简单直观,可用于交通信息技术及应用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课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燕  吴玺  魏来  肖兵  卿民福  任国业  
本文介绍了不同分辨率影像中基本农田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重点介绍了中低分辨率影像中基于光谱知识的信息自动提取方法,以岳池县花园镇为例,采用的影像是2001年的TM和2006年SPOT2进行对比分析、识别、运算,然后提取。经分析得出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中变化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为今后的基本农田遥感动态监测提供更简单快捷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露露  袁伟志  罗旭  冯仲科  李雪梅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具有较少的波段信息。在提取绿色信息时,为获得绿色信息突现、其他信息保真效果较好的影像,该文采用多波段增强技术代替光谱增强合成假彩色。实验采取波段按比例的假彩色合成与波段阙值替换的假彩色合成两种方法。通过实验表明,后种方法的阙值将是影响合成的关键因素;前种方法的生产可行性大。以3组不同比例的近红与绿波段合成实验表明,当比例为1:1时,影像色彩保真效果最好,同时绿色信息得到增强。在以RGB色彩空间模型为基础,提出6色评价法。通过VC软件读取TIF影像格式的灰度值信息编写1个小软件,实现此法的算法。根据6色评价法评价的结果与视觉观察效果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晓玲  马中华  马玉山  王润元  
利用1961-2010年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点的冻土深度、冻土日数和气温观测数据以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冻土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石羊河流域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及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年代、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4.537cm/10a、6.001d/10a,均通过了а=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最大冻土深度和冻土日数的时间序列分别存在7~8a和8~9a的准周期变化,并发生了突变。冻土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年最大冻土深度几乎都出现在1月和2月,年冻土日数以12月和1月最多。石羊河流域冻土的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