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7)
- 2023(14169)
- 2022(12507)
- 2021(11787)
- 2020(9977)
- 2019(23079)
- 2018(22743)
- 2017(43700)
- 2016(23809)
- 2015(26768)
- 2014(26364)
- 2013(25848)
- 2012(23673)
- 2011(20968)
- 2010(20594)
- 2009(18367)
- 2008(17421)
- 2007(14891)
- 2006(12632)
- 2005(10582)
- 学科
- 济(88163)
- 经济(88057)
- 管理(67588)
- 业(63452)
- 企(53502)
- 企业(53502)
- 方法(44853)
- 数学(39384)
- 数学方法(38827)
- 财(23494)
- 农(23249)
- 中国(21811)
- 学(21454)
- 业经(19655)
- 地方(17022)
- 制(16766)
- 农业(15677)
- 务(15339)
- 财务(15271)
- 贸(15245)
- 贸易(15238)
- 财务管理(15230)
- 理论(15063)
- 易(14799)
- 技术(14650)
- 企业财务(14472)
- 和(14264)
- 银(14158)
- 银行(14095)
- 环境(13991)
- 机构
- 大学(328003)
- 学院(325639)
- 管理(129669)
- 济(122639)
- 经济(119974)
- 理学(113776)
- 理学院(112497)
- 管理学(110186)
- 管理学院(109640)
- 研究(108866)
- 中国(78996)
- 科学(72598)
- 京(69345)
- 农(61686)
- 业大(55899)
- 所(55382)
- 财(55003)
- 研究所(51352)
- 中心(50226)
- 农业(49386)
- 江(46180)
- 财经(45174)
- 北京(42542)
- 范(41482)
- 经(41405)
- 师范(40895)
- 院(40092)
- 州(37259)
- 技术(36523)
- 经济学(36312)
- 基金
- 项目(238712)
- 科学(186416)
- 基金(173716)
- 研究(166857)
- 家(154818)
- 国家(153604)
- 科学基金(130862)
- 社会(102778)
- 社会科(97271)
- 社会科学(97241)
- 省(94210)
- 基金项目(92866)
- 自然(89761)
- 自然科(87719)
- 自然科学(87691)
- 自然科学基金(86094)
- 划(80278)
- 教育(77060)
- 资助(71618)
- 编号(66734)
- 重点(53871)
- 成果(52377)
- 部(51888)
- 发(50179)
- 创(50060)
- 科研(47115)
- 创新(46795)
- 计划(46554)
- 课题(45763)
- 大学(43931)
- 期刊
- 济(124668)
- 经济(124668)
- 研究(88014)
- 学报(61852)
- 中国(57982)
- 农(55455)
- 科学(53430)
- 管理(46680)
- 大学(45608)
- 学学(43383)
- 财(41502)
- 农业(39078)
- 教育(33538)
- 技术(28212)
- 融(24979)
- 金融(24979)
- 财经(21250)
- 业经(20763)
- 业(20418)
- 经济研究(19913)
- 经(18025)
- 业大(17346)
- 版(16870)
- 科技(16741)
- 图书(16485)
- 问题(16046)
- 理论(15579)
- 技术经济(14935)
- 实践(14439)
- 践(14439)
共检索到453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朋磊 张骁 王文辉 郑恒彪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背景】快速、准确地估算水稻产量对于肥水精确管理及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高光谱与激光雷达遥感作为2种不同的主被动监测技术,为水稻长势信息获取提供了多样化手段。【目的】对比2种遥感监测手段在不同生态点的独立数据集中的验证精度,寻求可移植性强的产量估算模型,对水稻长势监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及为精确农业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施3年(2016—2018年)包含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与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田间试验,在抽穗后各时期同步获取点云数据和光谱数据,结合线性回归与随机森林回归来估算产量,探究抽穗后点云数据与光谱数据估算水稻产量的差异;同时评估产量模型在不同数据集的时空可移植性,寻求可移植性强的产量估算模型。【结果】利用点云数据估算产量的精度(R~2=0.64—0.69)优于光谱数据的估算精度(R~2=0.20—0.58);基于线性回归的产量估算模型,其验证精度明显优于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产量模型;产量模型在同一生态点的可移植性更强(不同生态点:RRMSE 16.69%—17.85%;同一生态点:RRMSE 11.37%—12.41%)。【结论】本研究为抽穗后水稻产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不同遥感手段的性能比较,为收获前作物产量的实时估算提供重要支撑。激光雷达技术凭借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实时监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激光雷达 高光谱 回归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和多种生态功能。湿地研究己成为当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多学科交汇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目前国内外在对湿地研究过程中,采用遥感技术的关注焦点已逐渐从光学遥感转移到雷达遥感上。采用雷达遥感数据监测湿地的研究,经过了20~30年的研究历程,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面对复杂性较为突出的湿地生态系统来说,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雷达遥感系统的主要参数波长、极化、入射角,以及湿地雷达遥感监测的主要相关专题时相、环境影响和采用的分析技术方面,回顾了国内外主要地理科学文献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总结分析了研究结论和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湿地 雷达遥感 雷达参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陶江玥 刘丽娟 庞勇 李登秋 冯云云 王雪 丁友丽 彭琼 肖文惠
训练样本的选取是影响监督分类精度的直接原因之一,数据空间分辨率越高,训练样本要求越准确,而人机交互训练样本选取推广力有限。利用机载高光谱(AISA)和激光雷达(LiDAR)主被动遥感数据,探讨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训练样本自动提取技术以及适合树种识别的遥感变量。根据树木的结构和高度差异,开展树高分层掩膜试验,并计算光谱间夹角,在每个高度层中自动化优选树种的高纯度训练样本。计算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特征变量,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研究区进行树种精细分类。实验表明:通过对阔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怀清 鞠洪波 陈永富 Papayannis A 王普才
使用LB10-D200激光雷达,对2006年4月北京地区天气连续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沙尘天气的大气垂直结构及其运动发展情况,同时与通过使用E-BAM贝塔沙尘监测仪器、AERONET、MODIS和DREAM预测模型等手段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月份共有10dAOT浓度大于1,最高峰达到4;激光雷达监测结果和其他手段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精确地表达典型沙尘天气垂直大气的时空分布;沙尘层AOT对整个大气AOT的贡献率约为60%~80%。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沙尘 气溶胶 光学厚度 监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迪 范文义
树高是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参数,获取准确、大范围、空间连续的树高信息对于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碳循环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星载激光雷达ICESatGLAS波形数据,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营林区为研究区,针对不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算法提取出GLAS光斑内的森林平均树高。联合GLAS波形数据与多角度光学遥感MISRBRF数据,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获取塔河林场树高图,实现树高信息提取从点到面尺度上的扩展。用实测样地数据进行检验,其结果为:R2=0.72,RMSE=1.83 m,精度为85.22%。激光雷达数据和多角度光学遥感影像协同,弥补了2种数据各自的不足,为森林生物量以及碳储量的估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好 骆有庆 Gregg Henderson 毛立新
应用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探测土栖白蚁巢穴。通过对金属管和蚁巢的掩埋模拟探测试验,测定地下目标影像尺寸,建立目标-影像尺寸线性关系模型,构建土栖白蚁蚁巢的二维和三维影像图;通过林地实地探测,获取不同目标反射的影像数据,有代表性地开挖验证,初步获得金属、树根、空洞和蚁巢4类地下主要目标影像特征;蚁巢尺寸的雷达遥感测量数据综合误差率为1.93%。雷达地下遥感探测技术是土栖白蚁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有效辅助工具。
关键词:
雷达遥感 土栖白蚁 探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莹莹 周俊
为探索激光雷达在农业机器人环境理解和导航中的应用,研究一种基于改进DBSCAN算法的果园树干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自适应密度阈值和聚类半径对不同距离处数据点进行聚类和整合,以克服DBSCAN算法对全局变量值敏感的缺点。针对激光雷达可能扫到地面造成机器人误检的问题,采用机器人航位推算模型计算当前帧数据中待定类的距离,通过与前一帧数据中对应类距离的比较判定待定类的类别,进而对地面干扰类进行排除。试验结果表明:1)机器人正常行走时本算法能够排除噪声准确识别树干类点;2)存在果树分枝或地面干扰时,有少量漏检,平均误判果树数目为-0.13棵,能够区分出地面类和果树类。该研究可以应用到农业机器人果园环境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成静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黄文江 马占鸿
利用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小麦条锈病进行了单片病叶及冠层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发病及处于潜育期的小麦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麦单片病叶的反射光谱曲线也存在相应差异;对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的研究发现,在930nm附近,病情指数(y)与冠层光谱反射率(x)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2.5173x+1.2217(R2=0.9484)。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遥感 回归模型 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颖 范文义 李明泽 杨曦光
通过对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GLAS波形的处理,建立模型反演树高、生物量并做精度检验,理论精度分别为93.7%和91.3%。结果表明: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反演树高、生物量比传统方法的精度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激光雷达 GLAS 树高 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旺 李增元 陈尔学 庞勇 武红敢
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方面,高采样密度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单株木三维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单株木参数。该文利用高采样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离散回波,平均激光点间隔0.52 m、平均光斑直径0.3 m),研究了单株木的树高提取技术和树冠边界识别算法,针对单株木的树冠特征,提出了一种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最后,使用重庆铁山坪林场的9个外业样地数据,对单株木树高和冠幅,以及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单株木树高和冠幅的R2分别为0.34和0.03,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的R2分别为0.97和0.71,样地尺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单株木尺度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珊珊 李常春 张超
【目的】探索基于背负式激光雷达(BLS)和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ULS)技术获取林分三维点云的优势,利用Li DAR360 MLS和LiDAR360软件实现单木胸径和树高的精准测量,确定效果较优的单木分割和提取方法。【方法】以云南省富民县罗免乡6个半径为15.0 m的圆形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天然纯林样地为例,采用最近迭代点算法(ICP)融合BLS和ULS点云,利用LiDAR360 MLS和LiDAR360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点云分类、归一化和单木分割,并提取单木胸径和树高,利用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实测值与估测参数的相关关系,评价胸径和树高的估测效果。【结果】LiDAR360 MLS基于深度学习分类相较于LiDAR360基于高程信息分类,提取的株数信息更符合实际,BLS和融合点云单木提取株数一致,召回率均达到100%。ULS通过种子点进行单木分割,效果较好,准确度、召回率和F测度分别为94.59%、88.98%、91.70%,但受冠层连通性影响,仍存在一定的欠分割和过分割情况;基于BLS胸径提取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E_(RMSE))分别达0.904和2.046 cm,基于BLS树高提取的R~2和E_(RMSE)分别为0.791、1.173 m。融合点云受树干周围离散点的影响,胸径提取效果相对BLS效果较差,R~2和E_(RMSE)分别为0.881和2.284 cm,但融合点云冠层和林下信息较完整,树高的估测精度较BLS高,R~2和E_(RMSE)分别为0.933、0.812 m。【结论】由于工作原理上的差异,ULS和BLS技术分别在获取冠上和林下点云方面各具优势,融合两者可达到互补的效果,能够更加精细地反映森林空间结构,实现胸径和树高的高精度提取。图5表3参2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费帅鹏 禹小龙 兰铭 李雷 夏先春 何中虎 肖永贵
【目的】利用2种灌溉处理下不同发育阶段的冬小麦冠层高光谱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小麦籽粒产量进行估测精度研究,明确产量最佳估测模型,对于育种工作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黄淮麦区207个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连续2个生长季在河南省新乡基地的正常灌溉和节水处理下种植,并调查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高光谱数据,分别以6种机器学习方法和集成方法建立光谱指数产量估测模型。【结果】2种灌溉处理下,3个生育期各光谱指数均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高光谱 集成方法 机器学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凌天 丁国辉 夏云鹏 葛玉峰 周济
[目的]田间产量分级研究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育种、栽培和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激光雷达对小麦冠层性状进行表型采集和动态监测,基于三维性状为田间产量分级提供分型依据。[方法]基于背包式激光雷达采集的三维点云开发了大田点云矫正、精准小区点云分割、修正和提取冠层区域点云等三维表型性状分析流程;在各关键生育时期对486个小区提取冠层性状,如作物高度、冠层覆盖度、三维冠层表面积和三维冠层指数(3DCI)。[结果]通过算法流程获取的冠层性状与人工统计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决定系数R~2(P<0.001,n=486小区),包括作物高度(R~2=0.866 0,RMSE=5.66 cm)、冠层覆盖度(R~2=0.899 3,RMSE=0.057 4)、三维冠层表面积(R~2=0.836 4,RMSE=0.170 3)、3DCI(R~2=0.769 5,RMSE=0.265 5)等,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再通过人工产量数据确定灌浆期为产量分级的关键时期,进而完成了基于性状的聚类分析、产量分级和品种分类。[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提取小区尺度的冠层性状,以此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高产表型分类,为育种栽培和农业生产中产量分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表型依据和解析技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雷 翟迪迪 陈修亮 潘海峰 吴光
本文使用Xilinx FPGA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SD卡的新型单光子激光雷达数据存储平台。针对单光子激光雷达的数据特点,验证了通过DDR3芯片SD卡在2.0版本SPI模式下可以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确保单张SD卡能够稳定以最大5 Mbps的写入速率稳定工作。同时,该文验证了采用多SD卡扩展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写速度,并将存储能力提高至0.5 TB以上。如果将SD卡提升至3.0版本,理论上单卡存储能力可以达2 TB。该存储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单光子激光雷达的成像实验,由于SD卡轻巧、稳定和抗干扰等优点,新的存储方案在数据容量、集成度、能耗和成本等指标方面与目前通用方案相比均有显著的提升。SD卡存储方案的高性价比特点对未来广泛应用于单光子雷达的量产具有较大吸引力。这种新的数据存储方案在无人机载、船载和车载测绘等低载荷、高集成的单光子激光雷达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欢 李明泽 范文义 王斌
【目的】运用激光雷达技术识别提取林隙面积、边界木高和形状指数,为林隙结构参数调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为数据源,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内设置的5块林隙调查样地中的54个林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普通克里金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插值、自然临近插值和局部多项式插值确定最优插值方法得到冠层高度模型,运用交替贯序滤波法对冠层高度模型进行林隙识别提取。【结果】通过对比5种插值方法的RMSE发现,普通克里金法适合插值DEM,反距离权重法适合插值DSM;采用交替贯序滤波法识别提取林隙时,林隙识别率为92.6%,运用配对检验法对提取的林隙面积、边界木高与野外调查数据进行检验,基于激光雷达技术提取的林隙面积和边界木高与野外实测值呈较强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83和0.737,其中提取的林隙面积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5.78%,林隙边界木高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1.94%。【结论】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交替贯序滤波能有效识别林隙且能准确提取其结构参数;坡度、坡位及冠层结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冠层高度模型的插值精度;林隙面积提取受林隙边界形状和林层结构影响,林隙边界木高随着样地地形、坡度增加误差也随之增大。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具有获取地形和树木三维结构信息的优势,可为林隙识别及其结构参数提取提供新的遥感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