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1)
- 2023(12724)
- 2022(10812)
- 2021(9827)
- 2020(8375)
- 2019(19438)
- 2018(19108)
- 2017(37154)
- 2016(19750)
- 2015(22420)
- 2014(22644)
- 2013(22493)
- 2012(21000)
- 2011(19094)
- 2010(19323)
- 2009(18462)
- 2008(17121)
- 2007(15078)
- 2006(13010)
- 2005(11655)
- 学科
- 济(105055)
- 经济(104968)
- 管理(56957)
- 业(53797)
- 方法(45333)
- 企(44237)
- 企业(44237)
- 数学(39923)
- 数学方法(39472)
- 农(22652)
- 财(22450)
- 中国(21976)
- 地方(21791)
- 学(20262)
- 业经(19586)
- 贸(15655)
- 贸易(15650)
- 农业(15541)
- 易(15121)
- 制(15062)
- 理论(14470)
- 和(14309)
- 地方经济(14034)
- 务(14000)
- 财务(13957)
- 财务管理(13925)
- 融(13658)
- 金融(13652)
- 环境(13379)
- 企业财务(13187)
- 机构
- 大学(295049)
- 学院(294573)
- 济(132852)
- 经济(130376)
- 管理(114427)
- 理学(99171)
- 理学院(98133)
- 研究(97893)
- 管理学(96474)
- 管理学院(95924)
- 中国(73412)
- 京(60006)
- 财(58411)
- 科学(58322)
- 所(48849)
- 财经(47303)
- 农(46468)
- 中心(45231)
- 研究所(44416)
- 江(43046)
- 经(42896)
- 经济学(42570)
- 业大(42353)
- 经济学院(38171)
- 北京(37111)
- 范(36765)
- 农业(36570)
- 师范(36391)
- 财经大学(35072)
- 院(34596)
- 基金
- 项目(195505)
- 科学(154650)
- 基金(143847)
- 研究(141115)
- 家(124730)
- 国家(123745)
- 科学基金(107044)
- 社会(92000)
- 社会科(87307)
- 社会科学(87285)
- 省(76072)
- 基金项目(75955)
- 自然(68937)
- 自然科(67358)
- 自然科学(67340)
- 自然科学基金(66139)
- 教育(65308)
- 划(63421)
- 资助(59204)
- 编号(56202)
- 成果(44922)
- 重点(44078)
- 部(44019)
- 发(42474)
- 创(40420)
- 国家社会(38637)
- 教育部(38194)
- 课题(38130)
- 科研(37978)
- 创新(37868)
共检索到42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国
马克思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如果能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说,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宏观经济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则经济可维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政府预防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长效机制应该在这个思路基础上展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实体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异端学派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我对何老师谈的问题做一个呼应。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表现是经济停滞。我认为,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除了表现为经济停滞以外,还有就是经济波动。经济停滞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不发展,而经济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脱实向虚。这个结论从哪里来?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企业理论的时候,讲两权合一的古典资本主义企业是在第一卷,资本主义发展形成股份公司的时候马克思是放在第三卷。为什么不在第一卷一气呵成呢?从简单协作、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为什么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我对何老师谈的问题做一个呼应。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表现是经济停滞。我认为,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除了表现为经济停滞以外,还有就是经济波动。经济停滞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不发展,而经济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脱实向虚。这个结论从哪里来?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企业理论的时候,讲两权合一的古典资本主义企业是在第一卷,资本主义发展形成股份公司的时候马克思是放在第三卷。为什么不在第一卷一气呵成呢?从简单协作、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为什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其庆
马克思没有提出过完整、系统的危机理论,但是他对危机理论是十分重视的。马克思一直有系统研究危机理论的计划,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特点、发生机制,危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已经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只不过散见在他的许多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的一些政论文章中还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了大量实证研究。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加以梳理并系统化,同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际材料发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危机理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学增
普鲁东、通货学派及奥地利学派等认为经济危机源于政府信贷过度膨胀,马克思则把经济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在错误。20世纪以来依次流行着饱受各种批评的三个危机理论都片面地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其致命缺陷在于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不足以支撑作为危机理论所需要的解释力。马克思扬弃了前人孤立考察危机的局限性,始终把上述各种因素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可割裂的整体,从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整体过程去把握危机成因秘密。马克思虽然判定资本主义达到了它的极限,但这个极限应该是逻辑性的,存在着周期,存在着危机,但没有特定的历史限期。因此,危机应当在逻辑上理解为一个经济运行系统寿命的最后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来认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关于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阐明了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既是从生产关系两重性关系的角度对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和怎样会导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分析,也是从生产关系特殊的角度强调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宁 张旭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而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成因论的理论价值,更要重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所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理论路径。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的现实问题,形成化解经济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应是后危机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市场经济 经济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对经济危机的系统阐述。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恶化,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值此金融海啸一周年之际,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对于认清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和原因,提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琳华 吕艳红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现代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反过来拉动了住房抵押贷款发放规模与速度的双重扩张。由于住房有效需求的增长无法与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扩张相同步,使得虚拟资本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隐含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马克思 虚拟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江
长期以来经济危机被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规律的外部表现,必然导致制度走向崩溃,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部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外壳炸毁"和"私有制丧钟敲响"论述,但是马克思在该部分写作时并没有明确提及"危机"。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对经济危机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经济危机持有制度性诅咒的认知,并抱以促进制度革命的过分期望。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能力日渐成熟,马克思改变了对经济危机内生性的单一认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必然消逝的危机消极性作用基础上,增加了危机作为资源重配和恢复正常利润率的必要强制手段新见解,同时指出系统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作云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危机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性质、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危机的历史必然性、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危机的实质、危机的周期性、危机的革命作用和历史意义等问题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能否摆脱危机的判断、危机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研究方法等问题的论述,是其危机理论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时隔《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年后的今天,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结合当代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回顾和学习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对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内在的和不可克服的矛盾,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质及其必然趋势,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人类崇高而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较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经济危机理论 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昌廷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原因是劳动群众有限的消费,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造成非自愿失业,政府需要干预经济来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两种经济危机理论在经济危机的成因、理论基础、危机的实质、研究方法、阶级立场、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我国要克服和避免经济危机需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