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5056)
- 2022(12471)
- 2021(11775)
- 2020(10167)
- 2019(23462)
- 2018(22862)
- 2017(43639)
- 2016(23156)
- 2015(26502)
- 2014(26306)
- 2013(26209)
- 2012(24276)
- 2011(21673)
- 2010(21472)
- 2009(20520)
- 2008(19621)
- 2007(17170)
- 2006(14615)
- 2005(13379)
- 学科
- 济(97884)
- 经济(97785)
- 业(65110)
- 管理(64945)
- 企(51450)
- 企业(51450)
- 方法(48191)
- 数学(43603)
- 数学方法(43133)
- 中国(33913)
- 融(29384)
- 金融(29381)
- 银(28415)
- 银行(28392)
- 财(27464)
- 行(27313)
- 农(25517)
- 制(21936)
- 贸(20596)
- 贸易(20581)
- 易(20151)
- 业经(19681)
- 地方(18171)
- 务(18107)
- 财务(18053)
- 财务管理(18006)
- 学(17633)
- 企业财务(17146)
- 农业(17016)
- 理论(14387)
- 机构
- 大学(328597)
- 学院(326577)
- 济(144882)
- 经济(142167)
- 管理(127773)
- 理学(109657)
- 研究(109588)
- 理学院(108538)
- 管理学(106727)
- 管理学院(106138)
- 中国(94544)
- 京(68507)
- 财(67759)
- 科学(63222)
- 财经(54428)
- 中心(54096)
- 所(53696)
- 农(51516)
- 经(49722)
- 研究所(48815)
- 经济学(46782)
- 江(46636)
- 业大(45526)
- 北京(43440)
- 经济学院(42440)
- 财经大学(40882)
- 农业(40564)
- 范(39955)
- 师范(39549)
- 院(39149)
- 基金
- 项目(218724)
- 科学(173332)
- 基金(162662)
- 研究(159247)
- 家(140964)
- 国家(139876)
- 科学基金(120800)
- 社会(104227)
- 社会科(99023)
- 社会科学(98999)
- 基金项目(85305)
- 省(82212)
- 自然(77035)
- 自然科(75325)
- 自然科学(75298)
- 自然科学基金(73982)
- 教育(73076)
- 划(69839)
- 资助(67931)
- 编号(62950)
- 成果(50694)
- 部(50236)
- 重点(49273)
- 发(46443)
- 创(45533)
- 国家社会(44614)
- 教育部(43640)
- 创新(42768)
- 课题(42678)
- 科研(42636)
- 期刊
- 济(147756)
- 经济(147756)
- 研究(97883)
- 中国(61385)
- 财(52602)
- 学报(47800)
- 融(47449)
- 金融(47449)
- 农(45717)
- 科学(45033)
- 管理(44946)
- 大学(37098)
- 学学(35178)
- 农业(30542)
- 技术(28030)
- 教育(27377)
- 财经(27072)
- 经济研究(25171)
- 经(23160)
- 业经(21938)
- 问题(19739)
- 贸(18109)
- 统计(17841)
- 业(17271)
- 理论(16917)
- 技术经济(16330)
- 国际(16062)
- 世界(15900)
- 策(15829)
- 实践(15120)
共检索到486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空间维度—风险防范—细分指标"步骤筛选指标构建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基于同比增长率循环构造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将九个分指数运用熵值法赋权合成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对监测期内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顺周期"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呈下行态势,近两年缓慢回升,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走势各不相同,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三个分指数呈下行发展态势;从近一年短期走势看,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外汇安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五个分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对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安全态势,构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间的"防火墙"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勇
受发达国家与中国利差缩小、人民币升值预期削弱甚至逆转、资产价格溢价预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热钱开始撤离中国。本文从宏观视角详细剖析了热钱流出对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安全的冲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金融当局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钱流出 宏观金融安全 冲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伟峰
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等等。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指出通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体制和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资本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国 高岩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防范重要思想进行了科学总结归纳,对习近平新时代金融安全与系统风险防范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创新性以及重要意义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金融安全与风险防控思想体系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战略指引,更是做好新时期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付刚
本文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梳理,认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一方面要完善风险评估框架,确立宏观审慎分析方法,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改进现行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职责、引入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和实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以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贤忠
当前,我国针对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也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金融制度性缺陷,致使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因此,正视金融风险隐患,分析成因和根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央行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建平
一、宏观经济运行中客观上存在金融风险自从货币、信用乃至两者的结合———金融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逐步货币化、信用化乃至金融化的过程中,货币、信用或金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社会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延喜 杨小安
由于宏观调控的进行,金融业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正视这种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监管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金融风险 防范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崇明 蒙泽群 唐宏飞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反思,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本文从比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实践,论述了如何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设置相关职能,并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宫晓琳
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CCA),在汇集、处理与整合编制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层面的风险财务报表,测度了2000—2008年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并直观展示和分析了该期间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风险敞口的动态演变情况。本文在我国特殊的数据背景下,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探索了测度和监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具体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CCA方法 宏观金融风险 资金流量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惺惟 董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1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对于经济领域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防范化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吕江林 申屠廉盛 郭珺莹 陈春霞
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我国宏观杠杆率尤其是企业杠杆率和家庭杠杆率出现快速攀升趋势,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成为宏观调控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以一般均衡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小国开放型MS—DSGE模型,结合Wilson压力测试模型,来进行我国降低宏观杠杆率对银行业信用风险压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单季降幅超过4%,则商业银行将面临极大信用风险,可能引发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而对家庭部门适当降杠杆则反会降低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应当宏观审慎地调降企业杠杆率,合理控制企业杠杆率下降速度;与此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家庭贷款价值比政策,并配合房地产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的调整,较大幅度地调低居民杠杆率,从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更好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对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提炼出了市场竞争效应、金融文化重构效应和金融监管倒逼完善效应三大积极效应,及资本外撤效应、外资母国风险传导效应和金融监管规避效应三大消极效应。采用61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外资引入与一国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极值点对应了消极效应不断放大并超出积极效应的临界点。倒U型曲线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且随一国发展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因制度文化等差异其倒U型曲线也各自不同。最后,本文基于该关系曲线,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制度和内外并举、双向开...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宏观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