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9)
2023(17682)
2022(15014)
2021(14307)
2020(11960)
2019(27758)
2018(27137)
2017(52428)
2016(27704)
2015(31028)
2014(30415)
2013(29883)
2012(27327)
2011(24338)
2010(24050)
2009(22388)
2008(20895)
2007(17756)
2006(15264)
2005(13399)
作者
(74955)
(62153)
(61534)
(58679)
(39547)
(29607)
(28308)
(24410)
(23759)
(21830)
(21131)
(20932)
(19506)
(19335)
(19198)
(18848)
(18484)
(18076)
(17689)
(17686)
(15119)
(14962)
(14916)
(14141)
(13910)
(13833)
(13523)
(13327)
(12312)
(12134)
学科
(107470)
经济(107346)
管理(78479)
(77280)
(63128)
企业(63128)
方法(51650)
数学(45704)
数学方法(45156)
中国(36275)
(30173)
(30069)
金融(30067)
(29491)
银行(29458)
(28317)
(28196)
业经(24620)
(24214)
(21958)
贸易(21940)
(21456)
地方(21015)
(20273)
(20052)
财务(19979)
财务管理(19932)
企业财务(18978)
农业(18947)
理论(17917)
机构
大学(377344)
学院(374789)
(157315)
经济(154156)
管理(152256)
理学(132082)
理学院(130744)
管理学(128550)
管理学院(127893)
研究(123103)
中国(103480)
(79173)
(73193)
科学(72586)
财经(59359)
中心(58951)
(58889)
(54383)
(54370)
研究所(53929)
业大(52371)
(51214)
北京(50256)
经济学(48998)
(46870)
师范(46457)
(45200)
财经大学(44837)
经济学院(44382)
农业(42492)
基金
项目(261672)
科学(207521)
基金(193338)
研究(193090)
(167275)
国家(165930)
科学基金(144196)
社会(124230)
社会科(117889)
社会科学(117861)
基金项目(102286)
(98685)
自然(92880)
自然科(90809)
自然科学(90788)
自然科学基金(89165)
教育(88257)
(83562)
资助(79832)
编号(77927)
成果(62058)
(59014)
重点(57934)
(54879)
(54672)
课题(52363)
国家社会(52101)
教育部(51464)
创新(51068)
科研(50263)
期刊
(160025)
经济(160025)
研究(113283)
中国(68744)
(55021)
学报(54658)
管理(53913)
科学(51791)
(48741)
金融(48741)
(48580)
大学(42919)
学学(40510)
教育(36576)
农业(33527)
技术(31531)
财经(28564)
经济研究(27286)
业经(25234)
(24425)
问题(20331)
理论(18963)
(17645)
技术经济(17332)
(17315)
图书(17246)
实践(17175)
(17175)
科技(16714)
统计(16263)
共检索到54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魏鹏  
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经营主体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市场流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众筹融资的监管。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完善互联网监管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及监管主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宏皓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成为难题。本文从政府、互联网行业自身、投资者三方面探讨了风险规避方法,并就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例说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霍兵  
互联网连接模式从2007年以前的等级模式演进到现在的聚合模式,导致互联网金融中的参与者有更多的连接方式且更隐蔽。由此,针对互联网金融外生的交易系统风险和内生的交易特性风险,政府应从物理层次、逻辑层次和内容层次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建立信任、成本、效率、多方等多维度的监管原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艳斌  
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其快速、便捷等优势,开辟了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移动金融的发展模式。本文在"正面清单"视角下分析互联网金融所取得的巨大发展与成就发展与成就,发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发其发展,主要体现在:监管主体缺位、监管业务缺失、监管法规缺漏、监管手段缺乏。因此,应采取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法规和监管手段、坚持诚信建设和严格监管督察等措施,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溪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展示了其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文虎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楠  
目前,我国互联网平台正处于发展初期,金融体系监管机制存在缺失,来自于这两方面的风险叠加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频繁出现诸多问题,对其风险监管已刻不容缓。"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依托于互联网以及金融两大平台,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风险的来源,并对风险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屹山  王大明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随之加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核查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诸多过度创新的风险问题。以不真实披露风险概率测度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过度创新风险、以监管机构核查概率测度金融监管机构的核查力度为基础,构建监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融资数量、项目周期、利率等微观决定因素影响监管机构核查力度。另外,加大对不真实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监管机构抽查频度等也可有效控制互联网金融企业过度创新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