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7)
- 2023(17375)
- 2022(14982)
- 2021(14085)
- 2020(12009)
- 2019(27502)
- 2018(27231)
- 2017(52224)
- 2016(28435)
- 2015(32281)
- 2014(32056)
- 2013(31366)
- 2012(28481)
- 2011(25359)
- 2010(25285)
- 2009(23411)
- 2008(23089)
- 2007(20518)
- 2006(17891)
- 2005(15772)
- 学科
- 济(107448)
- 经济(107300)
- 管理(95481)
- 业(88061)
- 企(75960)
- 企业(75960)
- 方法(52505)
- 数学(44278)
- 数学方法(43677)
- 财(33823)
- 中国(28982)
- 农(27696)
- 业经(26011)
- 制(25455)
- 务(22429)
- 财务(22340)
- 财务管理(22285)
- 学(22161)
- 企业财务(21083)
- 技术(21052)
- 理论(20857)
- 银(19278)
- 银行(19235)
- 地方(18946)
- 和(18587)
- 贸(18532)
- 贸易(18522)
- 农业(18295)
- 行(18083)
- 易(18024)
- 机构
- 大学(396416)
- 学院(394494)
- 管理(161643)
- 济(154145)
- 经济(150585)
- 理学(138239)
- 理学院(136750)
- 管理学(134353)
- 管理学院(133585)
- 研究(123763)
- 中国(97653)
- 京(83724)
- 财(77000)
- 科学(75915)
- 所(60559)
- 财经(60296)
- 农(59090)
- 江(58829)
- 中心(58444)
- 业大(57288)
- 经(54815)
- 研究所(54693)
- 北京(52470)
- 范(49833)
- 师范(49339)
- 州(47400)
- 经济学(46109)
- 农业(46022)
- 院(45659)
- 财经大学(45084)
- 基金
- 项目(269409)
- 科学(212371)
- 研究(198006)
- 基金(196102)
- 家(169735)
- 国家(168362)
- 科学基金(146147)
- 社会(124679)
- 社会科(118126)
- 社会科学(118093)
- 省(104800)
- 基金项目(104082)
- 自然(95384)
- 自然科(93150)
- 自然科学(93129)
- 教育(91874)
- 自然科学基金(91448)
- 划(87843)
- 编号(81021)
- 资助(80670)
- 成果(65130)
- 重点(59686)
- 部(59607)
- 创(56452)
- 发(55317)
- 课题(55214)
- 创新(52710)
- 制(51774)
- 教育部(51667)
- 科研(51521)
- 期刊
- 济(168013)
- 经济(168013)
- 研究(115596)
- 中国(79256)
- 财(62591)
- 管理(62111)
- 学报(59838)
- 科学(55677)
- 农(52369)
- 大学(46655)
- 教育(43996)
- 学学(43901)
- 技术(37888)
- 融(37470)
- 金融(37470)
- 农业(35760)
- 财经(29741)
- 业经(26851)
- 经济研究(25386)
- 经(25342)
- 问题(21173)
- 图书(20148)
- 技术经济(20021)
- 业(19980)
- 理论(19506)
- 科技(19150)
- 版(18458)
- 财会(18427)
- 实践(17854)
- 践(17854)
共检索到583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瑞强 朱雪忠
技术许可作为重要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式,在中国法律制度体系中却长期被列为技术转让的子类,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安排与建构。由于技术许可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技术许可双方在缔约、支付、转移、实施等环节中均可能产生违约风险,从而阻断许可目的的实现,造成企业资源投入的浪费和社会负外部性的发生。以违约风险管理为基础构建的技术许可合同违约责任法律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技术许可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并引导技术许可合同主体形成对自身行为的责任预期。本文从技术许可风险管理视角切入,以中国《民法典》合同编技术许可合同的相关内容为主要分析蓝本,提出技术许可合同违约责任法律制度构建的相关建议,为技术许可违约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技术许可 违约风险 法律制度构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文清
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物业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数量也大大增加,特别是因物业服务的标准不一,合同的违约责任不明等问题造成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激化,影响了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减少纠纷,利于司法审判,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物业服务合同立法进行完善,进一步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
关键词:
物业服务合同 权利义务 违约责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彬 张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廷华
利用经济学方法全面地检验各种违约责任形式对履行激励、预防激励、信赖投资以及风险分配的影响,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在上述四个维度上都具有上佳表现。相比较而言,没有违约责任、信赖利益赔偿以及实际履行这三种责任形式表现较差,而期望利益赔偿和约定赔偿表现稍好。此外,约定赔偿在风险分配方面最有优势,它可以实现最优风险分配的约定赔偿数量明显高于期望利益赔偿,这暗示合同法调整违约金数量的规定可能是无效率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纪文 裴晓桃
本文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的主体、承责方式和承责条件四个方面对这两类合同的违约责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环境资源 行政合同 违约 法律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寅
本文从分析出资瑕疵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民事责任的基础法律关系入手,认为公司章程存在股东与公司之间“对向契约”关系,但在新《公司法》里,“对向契约”被资本充实责任制所掩盖,资本充实责任的制度功能被误用。本文围绕两者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对象、责任范围等分别作了阐述,以揭示“对向契约”违约责任和资本充实责任的各自不同功用。
关键词:
出资瑕疵 出资违约责任 资本充实责任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陈钟宇
大陆法上的不安抗辩权与英美法上的预期违约,在制度价值取向上都有保护缔约方期待权之旨意,功能上也极为相似。但除了制度功能上的相似之外,两种制度在概念外延、本质特征、理论体系、违约救济及历史渊源上均有明显的差别。从制度设计上看二者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也不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本文试以比较的方法探讨其特点和异同,并从功能和价值上论述其存在的必要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智华
《劳动合同法》已列入我国人大立法规划 ,其起草工作正在进行。违约责任作为法定必备条款 ,现行立法显现抽象笼统 ,极不利于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亟待立法规制 ,诸如定金、违约金、赔偿金等条款亟待明确厘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违约责任 立法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我国保险法以投保人和保险人为保险合同当事人建立了我国保险合同解除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完善,突出表现在对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不够。本文在探讨和分析保险合同解除权的主体、第三人代交保险费是否享有保险合同解除权、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期限以及人身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死亡后其继承人是否享有解除权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对投保人的保险合同解除权进行适当限制,并建立和完善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法律机制,如保险合同解除应通知被保险人以及被保险人的异议权和参与权等。
关键词:
保险合同 解除 解除权主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晗
文章认为,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以及金融自由化思潮发展的影响,国际金融业呈现出高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构建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尤为必要,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激励相容、构筑金融机构防火墙和加强金融行业协会自律性等。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法律制度构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松 王晓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预期违约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