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1)
- 2023(14880)
- 2022(12937)
- 2021(12185)
- 2020(10338)
- 2019(23789)
- 2018(23610)
- 2017(46418)
- 2016(24820)
- 2015(27832)
- 2014(27693)
- 2013(27246)
- 2012(24696)
- 2011(22041)
- 2010(21883)
- 2009(20008)
- 2008(19308)
- 2007(16839)
- 2006(14596)
- 2005(12381)
- 学科
- 济(99373)
- 经济(99261)
- 业(78407)
- 管理(69403)
- 企(54930)
- 企业(54930)
- 农(48674)
- 方法(47333)
- 数学(41915)
- 数学方法(41380)
- 农业(32220)
- 中国(26033)
- 业经(25297)
- 财(24899)
- 制(19407)
- 地方(19115)
- 学(18955)
- 贸(18248)
- 贸易(18242)
- 易(17794)
- 务(16236)
- 财务(16168)
- 财务管理(16130)
- 银(16050)
- 银行(16015)
- 技术(15819)
- 理论(15626)
- 企业财务(15309)
- 行(15153)
- 环境(14609)
- 机构
- 学院(345229)
- 大学(343022)
- 管理(143549)
- 济(138668)
- 经济(135789)
- 理学(125438)
- 理学院(124221)
- 管理学(122028)
- 管理学院(121414)
- 研究(107325)
- 中国(84513)
- 京(70870)
- 农(69369)
- 科学(66772)
- 财(61782)
- 业大(56860)
- 农业(53204)
- 所(52001)
- 中心(51608)
- 财经(50398)
- 江(48979)
- 研究所(47517)
- 经(46181)
- 北京(43819)
- 范(43057)
- 师范(42687)
- 经济学(40501)
- 州(39843)
- 经济管理(39254)
- 院(38725)
- 基金
- 项目(243698)
- 科学(192368)
- 研究(179111)
- 基金(178131)
- 家(154062)
- 国家(152746)
- 科学基金(132812)
- 社会(113237)
- 社会科(107022)
- 社会科学(106992)
- 省(95422)
- 基金项目(95364)
- 自然(86976)
- 自然科(84964)
- 自然科学(84944)
- 自然科学基金(83401)
- 教育(81269)
- 划(78970)
- 编号(74363)
- 资助(72976)
- 成果(57769)
- 部(54047)
- 重点(53331)
- 发(51454)
- 创(50584)
- 课题(48934)
- 创新(47137)
- 科研(46808)
- 教育部(46394)
- 国家社会(46264)
- 期刊
- 济(148475)
- 经济(148475)
- 研究(97544)
- 农(69553)
- 中国(60996)
- 学报(53043)
- 科学(49705)
- 管理(47701)
- 农业(47452)
- 财(45509)
- 大学(41838)
- 学学(39781)
- 融(33660)
- 金融(33660)
- 教育(32680)
- 技术(30447)
- 业经(30264)
- 财经(23201)
- 业(22483)
- 经济研究(21292)
- 问题(20673)
- 经(19572)
- 版(17603)
- 技术经济(17139)
- 理论(17014)
- 科技(16544)
- 实践(15821)
- 践(15821)
- 图书(15756)
- 现代(15452)
共检索到48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玉凤 孙元欣
文章基于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在完全信息和开放市场下博弈,研究风险流和决策优先权的转移对零售商及供应链其他各成员效益的影响。通过对比联盟前后参与联盟的零售商、未参与联盟的零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效益的变化,分析联盟如何对供应链各方效益产生影响。发现零售商更倾向于实施分散联盟,同时,供应商也受益于分散联盟,但是对供应链系统而言,集中联盟将更能增加系统效益。
关键词:
风险流 决策优先权 联盟 渠道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吉 汤飞 魏闯
与其他商品相比,生鲜农产品更易损坏、腐败,且保存期较短,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时的感知风险进行探讨,能够为降低或消除消费者感知风险,更好推动生鲜电商发展提供参考。为量化研究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感知风险状况,应用犹豫模糊语言,结合当下中国生鲜电商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8个维度层以及26个指标层。通过问卷的数据,运用HFLHWA算子集结语言信息,以验证模型、得到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态度,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实用性较强,对于提升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柔性有较好效果,亦为感知风险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涛 吕圆圆 周亚萍
农超对接双渠道模式下,考虑保鲜努力投入、实现渠道共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农超对接双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设计无主体保鲜努力投入、合作社保鲜努力投入以及超市保鲜努力投入三种情境。首先对集中式决策下三种情境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保鲜努力水平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其次分别对各情境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进行比较,构建不同契约模型实现供应链利润优化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合作社或超市投入保鲜努力较无主体投入时,供应链总利润更优,且供应链总利润与保鲜努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补偿—分享契约、保鲜成本分担补偿契约、两部定价契约可分别有效实现三种情境下供应链利润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维娜
生鲜农产品供应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而日益频繁和普遍。较之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更为高效和便利。然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供应链风险,其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具有直接而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成为了阻碍生鲜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针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风险和相关协调机制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给供应链成员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优化和协调生鲜供应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鲜供应链 中断风险 风险控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薛琳琳
目前冷链物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运输对于温度、湿度、包装储存等都有具体且严格的标准,这就大大增加了储存、分拣、运输等各物流环节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冷链物流研究的对比分析,透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其整体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后提出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具体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整体运作流程发展战略。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风险分析 战略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维娜
生鲜农产品供应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而日益频繁和普遍。较之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更为高效和便利。然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供应链风险,其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具有直接而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成为了阻碍生鲜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针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风险和相关协调机制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给供应链成员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优化和协调生鲜供应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鲜供应链 中断风险 风险控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焯 严余松
我国生鲜农产品在供应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耗问题造成昂贵的损失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生在物流流通过程中。本文从物流运作的视角,在微观主体行为层面分析基础上,探究造成生鲜农产品损耗产生的关键因素,基于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作业非标准、物流组织管理低效、物流要素保障弱化和节点间的传递障碍四个风险源形成的损耗机理,提出物流风险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 生鲜农产品 风险识别 供应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焯 严余松
我国生鲜农产品在供应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耗问题造成昂贵的损失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生在物流流通过程中。本文从物流运作的视角,在微观主体行为层面分析基础上,探究造成生鲜农产品损耗产生的关键因素,基于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作业非标准、物流组织管理低效、物流要素保障弱化和节点间的传递障碍四个风险源形成的损耗机理,提出物流风险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 生鲜农产品 风险识别 供应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应语 张梦佳 王强 任莹 马阳光 马爽 邵伟 尹世久 石忠国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融合了实体店和线上商城经营的诸多优点,成为一个营销模式创新的范式。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框架是消费行为研究的一个主流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本文给出了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态度对感知收益有正面影响,总体态度对感知风险有负面影响;信任对感知收益有正面影响,信任对感知风险有负面影响;感知收益对购买意愿有正面影响;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林榜 姜文 邵朝霞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生鲜农产品增加了网上渠道,由此产生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销售及双渠道冲突问题。本文在简要梳理渠道冲突定义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冲突的主要表现,然后构建生鲜农产品集中决策博弈模型、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分析生鲜农产品双渠道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供应链整体利润差异以及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下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线下批发价格和收益共享率问题,揭示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决策方式选取、线上销售价格和线下批发价格确定机理以及收益共享率对供应商和零售商活动行为影响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对策,为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产生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冲突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以促进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晔 秦梦
本文利用可靠性理论,将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与物流系统的不可靠度对应起来,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测量模型,定量计算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耗损。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农超对接"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农超对接"背景下控制生鲜农产品物流耗损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怀珍 李灿灿 刘瑞环
本文基于"农超对接"的视角,以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S集团生鲜农产品各种流通渠道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合作社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和物流资源利用率对流通渠道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集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总体水平较好,合作社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利用率、区位因素和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对流通渠道效率有正向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农超对接下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怀珍 李灿灿 刘瑞环
本文基于"农超对接"的视角,以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S集团生鲜农产品各种流通渠道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合作社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和物流资源利用率对流通渠道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集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总体水平较好,合作社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利用率、区位因素和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对流通渠道效率有正向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农超对接下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焕勇 浦徐进
本文基于Hotelling模型,分别构建了单一"农超对接"和多渠道并存这两种不同流通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中合作社、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行为,探讨了合作社利用农贸市场来缓解超市渠道压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策略。研究发现当超市在渠道中具有的谈判权力较大时,合作社将更偏好于采用多渠道并存的流通模式;反之,则采用单一"农超对接"的流通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晓娜 李玉峰 范丹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多措并举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供应,居民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综合考虑感知利得(产品价值、体验价值)和感知利失(搜索成本、购买成本、时间成本)对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渠道选择的影响,结合生鲜农产品特点,构建感知价值函数,研究消费者线上线下渠道选择行为,以期为不同渠道的生鲜农产品零售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消费者在选择生鲜农产品购物渠道时,线下渠道购买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感知价值,但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对消费者感知利得的提升是有限度的。同样,线上生鲜零售渠道搜索成本及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但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并非能无限地增加消费者的感知利得。根据研究结论,为生鲜农产品的不同渠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渠道决策 感知利得 感知利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