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0)
2023(16519)
2022(13677)
2021(12615)
2020(10472)
2019(23975)
2018(23723)
2017(45486)
2016(24254)
2015(27352)
2014(27132)
2013(26435)
2012(24309)
2011(21858)
2010(22020)
2009(19932)
2008(19555)
2007(17396)
2006(15283)
2005(13771)
作者
(67052)
(55705)
(55519)
(52807)
(35503)
(26542)
(25344)
(21663)
(21434)
(19991)
(19116)
(18892)
(17854)
(17415)
(17401)
(17322)
(16588)
(16132)
(16074)
(16020)
(13863)
(13520)
(13502)
(12801)
(12570)
(12529)
(12356)
(12328)
(11193)
(10900)
学科
(99214)
经济(99083)
管理(71891)
(68355)
(54745)
企业(54745)
方法(38293)
数学(33349)
数学方法(32917)
中国(32254)
(28571)
(26748)
地方(25486)
业经(24278)
(24104)
(19889)
银行(19871)
(19037)
农业(18823)
(18576)
金融(18572)
(17203)
贸易(17185)
(16626)
(16350)
(16211)
财务(16138)
财务管理(16095)
技术(15969)
环境(15836)
机构
学院(332379)
大学(329044)
(136859)
经济(133879)
管理(128109)
研究(110841)
理学(108393)
理学院(107234)
管理学(105352)
管理学院(104713)
中国(89043)
(69899)
(68446)
科学(64328)
(53785)
中心(53006)
财经(52416)
(52228)
(50932)
研究所(48029)
(47542)
业大(45502)
北京(44277)
(43295)
师范(42847)
经济学(41940)
(41502)
(41090)
农业(39170)
财经大学(38953)
基金
项目(219968)
科学(174078)
研究(165801)
基金(158010)
(136222)
国家(135026)
科学基金(117230)
社会(105475)
社会科(99974)
社会科学(99951)
(87449)
基金项目(83117)
教育(77241)
自然(73899)
(72775)
自然科(72168)
自然科学(72150)
自然科学基金(70809)
编号(68248)
资助(64028)
成果(55239)
(51186)
重点(49890)
(48683)
课题(48013)
(46791)
(44963)
创新(43805)
国家社会(43519)
教育部(42318)
期刊
(157932)
经济(157932)
研究(103055)
中国(75525)
(54148)
管理(50697)
(47866)
学报(45702)
科学(43989)
教育(41873)
(38955)
金融(38955)
大学(36896)
学学(34429)
技术(32840)
农业(32491)
业经(27052)
财经(26088)
经济研究(24477)
(22360)
问题(20121)
(17235)
理论(15788)
图书(15642)
技术经济(15555)
(14960)
现代(14925)
(14753)
科技(14737)
商业(14615)
共检索到517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建群  刘建  
近年,随着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日益关注,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的到迅猛发展,在世界环保共识和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下,风电、光伏电源项目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总装容量持续增长,技术革新不断推进,在生产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是光伏电源项目中的一类,由于其项目规模较小、建设条件复杂、电源点分散等特点,使项目开发和建设具有特殊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志峰   康重庆   隋凌峰   于若英   贾亦雄   杜云龙   陈文进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接入给主配网运行带来较大风险,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化主配网资源,该文研究了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主配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和防控策略。首先,在主配网的安全、平衡和消纳方面,提出了主配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针对主配网是否处于紧急场景,分别提出了主配网风险辅助决策和分层分区紧急切负荷策略;最后,研发了基于调控云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风险智能分析与防控决策系统,并在地区电网开展了示范应用。算例分析和示范应用效果均证明了所提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对电网可能发生的安全、平衡和消纳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在线评估和防控,有效提升了分布式新能源并网运行的风险防控能力,为电网运营商和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铭  韩淳  马顺  
建立了投资效益边界模型,分析了影响分布式光伏可承受成本空间的因素。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的可承受成本受到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比例、内部收益率和政府补贴三种因素的影响;零补贴方案引发的收益冲击较大,其他补贴方案引发的冲击相对温和;单位装机容量边际成本降低会显著增大分布式光伏的内部收益率。最后,基于度电成本模型得出了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比例是影响平价上网的重要因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坤  伏跃红  江志斌  
现有电力定价研究大多为峰谷分时定价,时段划分方式单一且大多采用传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求解多目标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多目标分时电价优化策略。建立用电量与电价响应模型,基于等效负荷进行时段划分,以负荷方差最小,等效负荷的峰谷差最小,用户满意度指数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非线性分布式光伏分时定价模型,并提出基于邻域搜索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供电稳定性提高了37.77%,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用率提高了4.51%,用户满意度为74.3%;且提出的求解算法要优于常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价策略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怀斌  
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逐年攀升,项目收益持续向好,但由于太阳能资源禀赋分布不均衡、电价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各省份分布式光伏收益水平高低不一,影响均衡发展。文章以中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光伏为研究对象,建立通用经济性评价模型,对各省份分布式光伏进行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煤电价及一般工商业电价地区差异大;(2)多数省份分布式光伏能够达到收益要求,但是收益跨度大,省域间不均衡问题严重;(3)自用比例、发电小时数、租金是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从政策层面,仍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均衡不同地区分布式光伏开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昌辉  葛志祥  
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按三类区域定价,对区域的划分宽泛造成了区域定价差异性弱化。本文将中国按太阳能资源禀赋重新划分成五个区域,基于光伏设备成本学习曲线进行发电成本模拟,并将合理收益和税收因素纳入考虑,建立了动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定价模型,依此得出2017-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各区域上网电价。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随着发电成本的降低而逐年降低,且太阳能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上网电价越低。该上网电价模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政府应该更频繁地按本文研究结果来调节各区域上网电价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邱爽   鞠丹阳   谢易澎   张楠楠   王慧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但其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给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带来很大的挑战。光伏发电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能源消纳问题,减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因此,为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向量加权平均算法优化CNN-QRGRU网络的光伏发电概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ReliefF算法对特征变量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聚类方法将天气分为晴天、晴转多云和阴雨天3种类型,将处理好的数据输入到CNN-GRU模型中,并利用向量加权平均(weight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调参,将分位数回归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QR)与INFO-CNN-GRU模型相结合得到光伏功率条件分布,结合核密度估计法从条件分布中获得概率密度函数,完成概率预测。以实际光伏电站数据作为基础,将提出的INFO优化算法与其他几种传统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NFO的优化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预测,得到的概率预测结果相较于点预测能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更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寿丰  陈巧燕  
近年来,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现有地方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及其效果,其次,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济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模拟测算,研究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效果,最后,就完善区域性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政策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英丽  方诗琦  王洋  于炳新  邹焕成  许童羽  
为了实现光伏电站并入电网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农村电力系统发电计划的制定,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采集沈阳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发电功率与气象现场测试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与同期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与光伏综合出力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782,0.364;在此基础上分析这3种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下与光伏发电功率的相关程度:夏季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与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分别为0.972和0.641,秋季日最高气温与发电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相关性为0.382。在不同季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晴、阴/多云、多云/晴、阴雨、多云、晴/霾和雪/多云)发电功率的扰动程度: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发电功率曲线均呈现正态分布,其中晴天发电功率扰动最小、阴雨天气发电功率扰动最大,晴天、多云、多云/晴、阴云、阴雨天的四季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1.44,2.81,3.12,3.36,3.51,晴/霾和雪天的标准偏差均为1.91。将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作为输入,建立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发电功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6年10月发电功率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均小于20%,满足电网要求,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电网的管理和调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宣晓伟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光伏应用方式,也是我国着力推广的未来电力生产方式之一。随着2013年以来价格、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能。但其推广还面临一系列障碍:电网企业缺乏积极性,能源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建设条件限制过多,对相关企业支持不足;补贴政策执行难到位,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差。为切实加快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应完善考核体系,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将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作为突破口之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给予普通居民用户和专业化企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市场发展环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海涛  顾群音  曹炜  
通过介绍德、英、日、美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政策,研析了四国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机制及其配套并网管理政策的成功经验。借鉴各国经验,在分析我国现行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华  王立雄  李卓  
提出了针对我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建筑屋顶光伏利用潜力的评估方法和步骤,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案例研究和模拟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区域和用地性质的建筑屋顶总面积利用系数和屋顶光伏可利用系数,利用GIS分析方法,计算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现有的建筑屋顶以及未来发展中建筑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利用潜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华  王立雄  李卓  
提出了针对我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建筑屋顶光伏利用潜力的评估方法和步骤,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案例研究和模拟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区域和用地性质的建筑屋顶总面积利用系数和屋顶光伏可利用系数,利用GIS分析方法,计算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现有的建筑屋顶以及未来发展中建筑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利用潜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鸣  薛松  史慧  欧阳邵杰  
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可能导致三相电流的失衡,进而破坏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此,本文构建了以电流不平衡和电能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优化的多目标模型,旨在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相位平衡的问题;然后,用随机单纯形法对混合蛙跳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了蛙跳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时极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计算效率较低的缺点,并和决策算法相结合,提出适用本文算例的改进的多目标混合蛙跳决策算法,确保能以极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得到最优解;最后,以IEEE-123节点三相不平衡测试系统为例,通过控制变量的相关操作实现配电系统的三相平衡。对比分析基础案例和优化算例的差异,验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柳君波  张静静  徐向阳  高俊莲  
以中国3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PVsyst软件评估各城市的光伏发电能力,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成本效益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将光伏生命周期分为投资回收阶段与净获利阶段,构建分布式光伏经济性分析模型,并设定基于政策与技术引导的比较情景,评估分析在无补贴时,各情景下各城市的光伏经济性,并分析比较光伏的区域性利用差异。结果表明:①在基准情景下,105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1;在政策支持情景下,201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3;在技术发展情景下,259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5。②利好的金融政策、电价政策与技术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经济性。电价增长率每提高1%,光伏发电收益增加5.25%;光伏贷款利率每降低1%,融资成本减少6.67%,光伏发电成本减少3.22%;光伏系统建设成本每降低1%,光伏发电成本减少1%。③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光伏经济性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按照光伏经济性差异将全国地区分为4个等级,进而有的放矢地发展分布式光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