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6)
- 2023(11500)
- 2022(9612)
- 2021(9214)
- 2020(7811)
- 2019(18012)
- 2018(17753)
- 2017(34178)
- 2016(18178)
- 2015(20501)
- 2014(20355)
- 2013(19774)
- 2012(17811)
- 2011(15398)
- 2010(15522)
- 2009(14213)
- 2008(13903)
- 2007(12447)
- 2006(10590)
- 2005(9100)
- 学科
- 济(62886)
- 经济(62828)
- 管理(59431)
- 业(52942)
- 企(45200)
- 企业(45200)
- 方法(33895)
- 数学(29027)
- 数学方法(28671)
- 财(22060)
- 银(21201)
- 银行(21055)
- 中国(20707)
- 制(20051)
- 行(19601)
- 农(15736)
- 务(15279)
- 财务(15222)
- 财务管理(15142)
- 融(14609)
- 金融(14607)
- 业经(14502)
- 企业财务(14365)
- 度(12542)
- 制度(12528)
- 理论(12388)
- 审计(12262)
- 地方(11852)
- 业务(11277)
- 险(11099)
- 机构
- 学院(230924)
- 大学(230638)
- 管理(98127)
- 济(92085)
- 经济(89910)
- 理学(82097)
- 理学院(81317)
- 管理学(80104)
- 管理学院(79613)
- 研究(65492)
- 中国(63873)
- 财(50722)
- 京(48217)
- 财经(39110)
- 江(36520)
- 科学(36372)
- 中心(35882)
- 经(35749)
- 农(30273)
- 财经大学(29669)
- 州(29465)
- 业大(29330)
- 所(29328)
- 北京(29119)
- 经济学(28381)
- 范(26828)
- 银(26618)
- 师范(26557)
- 商学(25902)
- 研究所(25785)
- 基金
- 项目(154713)
- 科学(122970)
- 研究(117541)
- 基金(113264)
- 家(96112)
- 国家(95272)
- 科学基金(84615)
- 社会(74960)
- 社会科(71084)
- 社会科学(71061)
- 省(60128)
- 基金项目(60127)
- 教育(55738)
- 自然(54063)
- 自然科(52760)
- 自然科学(52749)
- 自然科学基金(51776)
- 划(49930)
- 编号(48772)
- 资助(46197)
- 成果(38766)
- 部(35148)
- 重点(34286)
- 创(33054)
- 课题(32768)
- 教育部(31345)
- 发(31168)
- 国家社会(31121)
- 项目编号(30971)
- 创新(30831)
- 期刊
- 济(97325)
- 经济(97325)
- 研究(71347)
- 中国(53710)
- 财(43690)
- 融(39420)
- 金融(39420)
- 管理(38330)
- 学报(27879)
- 科学(27366)
- 教育(25577)
- 农(25509)
- 大学(23347)
- 技术(23304)
- 学学(21613)
- 财经(19290)
- 经(16401)
- 农业(15768)
- 业经(14944)
- 经济研究(14719)
- 财会(14230)
- 会计(13294)
- 理论(12707)
- 图书(12616)
- 问题(12055)
- 实践(11726)
- 践(11726)
- 技术经济(10955)
- 现代(10388)
- 审计(10225)
共检索到361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荣华 向会许 朱朝晖
目前,西方多数中央银行均已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而我国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与人民银行整体状况相适应并指导人民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系统框架。对此,本文拟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阐述,提出构建人民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一些设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远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推进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的职责。只有积极探索加强风险管理的途径,才能保障基层央行有效履职。本文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人民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风险管理 框架 设想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罗丰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价影响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各种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模式。它是基于战略管理理论、风险理论和舞弊动因等理论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理念,业界有人称之为风险管理的"利器"。近年来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积极探索应用于风险管理活动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人民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责有着积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穆西安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内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这种新的审计模式虽然目前在人民银行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它必将成为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起源、发展、内涵特征及其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对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发奋
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从而有效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有效识别、监测、分析风险 1.信用风险的检查、评价。内部审计要检查信用风险状况,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永兵
风险导向审计是近几年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基本审计方法,研究其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人民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流程,力求建立人民银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增强人民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审计 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佟焱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已成为备受审计业界关注的热点。当前在人民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同时也将有利于强化人民银行的风险管理。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海云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卫民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具有维护金融稳定、推进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的职责。只有积极探索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才能保障人民银行有效、安全地履行金融管理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的主要工具,是有效实施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解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人民银行的运用情况,在总结研究人民银行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在构建评估体系、共享信息资源、倡导评估氛围、提高评估质量和打造专家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向芳芸
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审计资源的配置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审计项目的期望边际收益所体现的弹性将会更大,这势必给项目管理带来重大影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审计项目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畏
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是银行掌握、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除了包括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政策外,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银行风险 管理文化 经营理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淑慧 龚文清
本文通过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人民银行应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现有的审计模式进行改造,建立起适合自身实际的具有人民银行特色的风险导向内审模式,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风险防控的目的。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人民银行内审 模式构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帆 骆钰
本文认为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部门,基层央行内审部门如何顺应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引进先进的内审监督模式,高效地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风险导向审计日臻成熟的形势下,应尽早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风险监督为导向,有效控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基础与障碍 模式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