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5)
- 2023(10522)
- 2022(8995)
- 2021(8543)
- 2020(7503)
- 2019(17154)
- 2018(17026)
- 2017(33236)
- 2016(17784)
- 2015(20056)
- 2014(19711)
- 2013(19108)
- 2012(17174)
- 2011(15118)
- 2010(14831)
- 2009(13566)
- 2008(13208)
- 2007(11322)
- 2006(9372)
- 2005(8082)
- 学科
- 济(67091)
- 经济(67017)
- 管理(54400)
- 业(53895)
- 企(44653)
- 企业(44653)
- 方法(38066)
- 数学(34469)
- 数学方法(33828)
- 财(23057)
- 中国(17844)
- 务(17006)
- 财务(16952)
- 财务管理(16907)
- 农(16235)
- 企业财务(16113)
- 业经(13614)
- 学(13256)
- 制(12855)
- 理论(12004)
- 贸(11977)
- 贸易(11970)
- 银(11808)
- 银行(11782)
- 易(11698)
- 险(11139)
- 保险(11046)
- 行(10943)
- 农业(10601)
- 融(10571)
- 机构
- 大学(239623)
- 学院(239613)
- 管理(97151)
- 济(95729)
- 经济(93838)
- 理学(84518)
- 理学院(83711)
- 管理学(81858)
- 管理学院(81454)
- 研究(74142)
- 中国(60498)
- 京(49632)
- 财(47027)
- 科学(46590)
- 农(40127)
- 财经(37455)
- 业大(37170)
- 所(36553)
- 中心(36365)
- 江(34994)
- 经(34244)
- 研究所(33343)
- 农业(31951)
- 北京(30465)
- 经济学(29519)
- 财经大学(28362)
- 院(27825)
- 范(27263)
- 州(27254)
- 师范(26846)
- 基金
- 项目(169726)
- 科学(134297)
- 基金(125971)
- 研究(118940)
- 家(111019)
- 国家(110199)
- 科学基金(95896)
- 社会(75300)
- 社会科(71457)
- 社会科学(71437)
- 基金项目(65924)
- 省(65745)
- 自然(65671)
- 自然科(64257)
- 自然科学(64237)
- 自然科学基金(63058)
- 教育(56062)
- 划(56042)
- 资助(53774)
- 编号(46874)
- 重点(38209)
- 部(37856)
- 成果(36002)
- 创(35781)
- 发(34670)
- 科研(34090)
- 创新(33550)
- 教育部(32619)
- 计划(32238)
- 大学(31922)
共检索到34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宁 王大为
犯罪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研究犯罪问题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以及产生犯罪的社会、地理、生态、环境等因素。风险地形建模是美国学者研发的空间风险评估和警务预测技术,已在全球六大洲45个国家和美国35个州得到了独立测试和验证,被广泛应用于警务预测、国土安全、交通事故、公共医疗、儿童虐待、环境污染、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在毒品、纵火、爆炸、强奸、抢劫、盗窃等犯罪研究领域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运用犯罪热点分析和风险地形建模,以长三角地区N市毒品犯罪为研究对象,对该市2015年毒品犯罪的危险因子、空间盲区、风险地形进行分析,探索毒品犯罪的生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并对2016年毒品犯罪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N市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犯罪热点和冷点;出租屋、酒店、车站、ATM机、停车场、娱乐场所、城市快速路、网吧是N市毒品犯罪的风险性因素。风险地形建模能较好地预测毒品犯罪。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应据此进行严密管控,逐步限制、消除犯罪产生地、犯罪吸引地、犯罪促进地的生存土壤和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戴治勇 赵峰
结合某监狱服刑人员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研究发现罪犯更可能属于风险规避者,但风险规避程度比普通人更低,低风险敏感度也正是其选择高风险犯罪活动的重要原因。以样本是否经常系好安全带作为风险态度的工具变量,我们对风险态度与犯罪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稳健性估计。尽管我们还发现了风险态度对人们选择财产型犯罪还是非财产型犯罪有影响,但在犯罪的频率和严重性方面却没有发现二者有关的证据。
关键词:
风险规避程度 犯罪 累犯 重罪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齐园园
我国紧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境外毒品犯罪集团将我国作为毒品的中转地,随着毒品的大量贩运,过境贩毒引发了吸毒蔓延,使我国成为毒品的消费地,特殊人群作为毒品犯罪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实际处理中存在很多法律及措施上的缺陷,本文通过对特殊人群毒品犯罪执法困境的研究,针对在打击特殊人群毒品犯罪中存在的执法难点,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特殊人群 毒品犯罪 执法困境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雨聪 刘硕 王方明
[目的/意义]面对当今社会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犯罪预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观并准确地预测犯罪成为警方情报部门工作、研究的重点。在以往的警务模式中警方常处于被动状态,而犯罪预测可以通过以往积累的犯罪数据来确定一类犯罪模式,并据此预测未来此类犯罪发生的可能性。[方法/过程]与环境犯罪学等相关理论相结合,可以建立以环境犯罪学为基础的犯罪预测模型,综合评价在罪犯、犯罪目标、犯罪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下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结果/结论]从新的角度建立犯罪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犯罪预测中主观因素对预测结
关键词:
环境犯罪学 犯罪预测 预测模型 犯罪预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小红 陈薇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比较了他们流动前后的几个因素的突出变化,并从风险理论的视角,将这些社会因素界定为一种生存风险和环境风险。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新的环境风险给流动青少年生存带来的损失与破坏,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展望。
关键词:
流动 犯罪 生存风险 环境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虹南
论计算机犯罪及其风险防范赵虹南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电脑技术在业务的自动化方面、管理的信息化方面、服务的客户化方面,都得到广泛地应用。银行的管理层和职工以及客户群对电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全部营运业务处理手段和流程都是由电脑掌握和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刘楹 陈华芳
道德风险是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由于代理人“隐瞒信息”和“隐瞒行为”给委托人带来的风险,它不是道德与风险的简单组合;违背职业道德不是道德风险;防范道德风险要降低事前信息的不对称和应有不同的配套措施;不宜把金融职务犯罪等同于道德风险;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职务犯罪的关联性。
关键词:
道德风险 金融职务犯罪 关联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熠孟 李卫红 王昕
毒品犯罪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犯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已有文献对毒品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由于数据的局限性,较少从微观尺度对毒品犯罪热点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论文以SZ市NH、DM街道内社区为例,基于毒品犯罪案件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时空扫描识别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结合用地类型、动态人流量等数据定量分析毒品犯罪案件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毒品犯罪主要分布在商业发达地区和城中村地区,且城中村的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的起始时间较商业发达地区更早,影响范围也更大;②毒品犯罪在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住宿旅游娱乐""商业百货批发零售""餐饮经营服务品牌"3类用地类型与毒品犯罪具有高度相关性;③人流量高热区的面积占比与毒品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热区面积占比大于5%或为0时,能够抑制毒品犯罪的发生;高热区面积占比在0~5%之间,能够促进毒品犯罪的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健
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频发,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在智慧警务不断建设发展的背景下,深度学习、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利用大数据进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大数据预警提供了可能。文章立足于智慧警务科技基础与案件发案规律,从搭建大数据预警信息平台、确立预警目标划分标准、建立科学风险评估体系、采取专业预警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大数据预警机制。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大数据预警 公安机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红生 李帮义
风险地图是以地图为信息载体,将关键风险信息可视化显示以辅助决策的一种工具。文章通过对文献中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点及影响风险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地图,以实证的方法验证了风险地图的有效性,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龑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的司法数据和纪检数据,提取了各省职务犯罪活动的代理变量。基于166家城商行和农商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1)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务犯罪会加剧银行风险;(2)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往往不到位,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3)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更容易成为设租的目标,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4)在"攫取之手"较强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5)在法治水平落后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根据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务犯罪 银行风险 反腐败 司法 纪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龑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的司法数据和纪检数据,提取了各省职务犯罪活动的代理变量。基于166家城商行和农商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1)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务犯罪会加剧银行风险;(2)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往往不到位,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3)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更容易成为设租的目标,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4)在"攫取之手"较强的地区,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更严重;(5)在法治水平落后的
关键词:
职务犯罪 银行风险 反腐败 司法 纪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柏建成 张芮 高增安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的资本外逃、恐怖融资等行为,会增加非法交易者对具备交易匿名和便捷属性的数字货币需求,使其成为放大金融犯罪的新型工具。本文通过采用ARDL和NARDL模型,实证分析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对5种数字货币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对数字货币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升高时数字货币收益率会随匿名性的提升而增大;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对数字货币产生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进一步指出,只有严控数字货币与法币的跨国兑换渠道,加大数字货币跨境交易打击力度,才能有效防范数字货币金融犯罪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兰立宏
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跨国性以及交易快捷、不可撤销等特点,存在着被滥用于从事洗钱、恐怖融资、逃税、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的风险。目前,防控虚拟货币犯罪风险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社会对虚拟货币的性质尚未形成一致认识;传统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不能直接适用于虚拟货币犯罪风险防控;对虚拟货币犯罪进行监测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各国尚未就防范虚拟货币犯罪风险形成监管合力。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虚拟货币犯罪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我国有必要在深化对虚拟货币本质属性及其犯罪风险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监管规则的拟定,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内监管策略;要研发调查和打击虚拟货币犯罪活动的技术手段,为防控虚拟货币犯罪风险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与境外执法机构和监管当局的协调、合作,消除虚拟货币的监管漏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