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1)
2023(11324)
2022(9597)
2021(8861)
2020(7199)
2019(16468)
2018(15931)
2017(31517)
2016(16825)
2015(18395)
2014(18256)
2013(17562)
2012(15982)
2011(14328)
2010(13820)
2009(12186)
2008(11254)
2007(9442)
2006(8027)
2005(6756)
作者
(44023)
(37049)
(36538)
(34773)
(23468)
(17476)
(16684)
(14430)
(14151)
(12889)
(12500)
(12321)
(11646)
(11431)
(11326)
(11249)
(11178)
(10876)
(10544)
(10531)
(8931)
(8829)
(8740)
(8519)
(8426)
(8238)
(7865)
(7781)
(7186)
(7182)
学科
(70807)
经济(70751)
管理(51186)
(45095)
(36674)
企业(36674)
方法(33001)
数学(30209)
数学方法(29785)
(18493)
(18062)
中国(17059)
地方(16661)
环境(15477)
业经(13745)
(12647)
贸易(12643)
(12304)
农业(12224)
(12091)
(11347)
财务(11302)
财务管理(11280)
(10803)
企业财务(10754)
(10744)
(10676)
(10517)
技术(9980)
(9650)
机构
学院(225353)
大学(222027)
(97580)
经济(95784)
管理(93128)
理学(81473)
理学院(80695)
管理学(79351)
管理学院(78935)
研究(71585)
中国(54360)
(44017)
(43700)
科学(42168)
财经(35228)
中心(34973)
(33199)
(32371)
(32273)
(32152)
业大(31705)
研究所(30286)
经济学(30150)
(28204)
师范(27958)
经济学院(27377)
(27086)
北京(26517)
财经大学(26405)
经济管理(25369)
基金
项目(162325)
科学(131187)
基金(120786)
研究(119971)
(104497)
国家(103714)
科学基金(91436)
社会(78323)
社会科(74575)
社会科学(74562)
基金项目(63813)
(63386)
自然(59309)
自然科(57975)
自然科学(57963)
自然科学基金(56896)
教育(55190)
(53508)
资助(48786)
编号(48090)
成果(36719)
重点(36677)
(36575)
(36148)
(34462)
国家社会(33018)
课题(32447)
创新(32316)
教育部(31806)
科研(31581)
期刊
(98048)
经济(98048)
研究(61753)
中国(36965)
管理(33106)
(32704)
科学(29730)
学报(29351)
(27867)
大学(23506)
学学(22468)
技术(21165)
(20965)
金融(20965)
教育(20321)
农业(19386)
业经(16499)
财经(16417)
经济研究(16143)
(14116)
问题(12881)
统计(11357)
技术经济(11133)
资源(11003)
(10634)
理论(10569)
(10439)
(9956)
科技(9898)
商业(9751)
共检索到31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孙振清  靖富营  
文章针对微观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多周期决策问题,在碳排放权使用周期较短和不允许超额排放等假设条件下,研究了微观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周期性剩余决策,计算不同使用周期的碳排放权的最优预测时域,并比较使用期无限长碳排放权的最优预测时域,分析得出带有使用周期限制的碳排放权降低了预测时域,但是碳排放权使用周期的长短对预测时域的计算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蕾  罗梦丝  
科学预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对我国碳排放市场建设以及“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能源价格、气候环境、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工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影响因素后,引入LSTM算法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进行多因素预测,并将实证结果与单因素预测相对照,实证结果发现:多因素预测比单一因素预测更加精准,能够有效地预测未来短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趋势与波动,为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发挥其价格信号功能,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与稳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危冰淋   刘春雨   刘家鹏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碳排放权价格预测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Transformer-LSTM多因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例,旨在探索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预测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变动趋势。输入Transformer-LSTM模型进行预测,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多层感知机(MLP)、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预测与对比。通过在历史数据上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Transformer-LSTM模型得到的预测价格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价(HBEA)的实际价格更为吻合,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和R~(2)评估指标上也有更佳的表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志明  李蓉艳  鲁超  陆炜江  
基于便携式创新实践平台myDAQ和Multisim采集仿真环境,设计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及合成实验。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将周期信号时域分解与合成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验的设计、仿真、调试和测量等动手实践中,完成基础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伊楠  谷国锋  王雪辉  
文章选取东北地区1978-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角度采用"谷—谷"划分法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分析并对比了东北三省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时域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从改革开放前剧烈波动的不稳定态势转变为改革开放后在小范围内波动的平稳快速增长。频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经济周期分量主要有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和趋势项,吉林省经济周期分量主要有政治经济周期和朱格拉周期,辽宁省经济周期分量主要有政治经济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影响各省份经济周期的因素有差异,因此,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特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促进地区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长征  李东伟  王秀娜  郭森  
碳价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要素,对碳价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政府科学制定碳市场政策;也有利于企业在碳市场中的有效决策,实现碳减排成本的最小化。本文基于CEEMDAN和Transformers模型提出一种全新的碳价预测方法,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影响碳价预测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识别出影响湖北碳价的关键因素;其次,考虑到碳价序列具有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多尺度特征,运用CEEMDAN模型对湖北碳价原始序列进行分解,得到7个子序列;最后,运用Transformers模型对7个碳价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湖北碳价的最终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湖北碳价预测的MAPE值为1.67%,是所有对比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基于此,要关注影响碳价的关键因素,建立碳价预测体系、开发碳价预测工具,科学设定碳配额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茂春  常启智  
随着碳市场的建立,以及政府加强对低碳经营的重视,碳全面预算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因此设计和完善碳全面预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把成本性态分析与碳交易模式引入碳全面预算中,利用成本性态分析对碳排放权交易费用进行分析,利用碳交易模式对营业现金流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改进碳全面预算。为检验改进后的碳全面预算的可行性,通过以A电厂为例,试运行改进后的碳全面预算,并为A电厂的生产经营进行决策支持。在此之外,为了有效的运行碳全面预算,企业应该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计量设备,关注政策和市场价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彩江  李章雯  周雨  
基于中国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并用中介效应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明显抑制了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增长;碳交易市场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碳减排,而技术创新在碳交易试点政策降低区域碳排放中为遮掩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章晓霞  
一般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即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但对于实践中的财务经理们来说以下五阶段的产品生命周期更具有实际意义。一、初创阶段。初阶阶段是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的阶段,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应对现金流的不足,并同时保持适应性和考虑未来成长机会。初创阶段的第一步就是与营销部门合作,以增大未来新产品的销售,增加未来现金流入。这些现金流包括由于新项目开始运作而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贵华   梁若男   李雨薇   徐威娜  
随着航运污染不断加重,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成为航运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考虑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最有成效的三种减排策略,即船舶航行减速、泊位连接岸电和使用低表面能型防污减阻涂料,同时兼顾实施成本和减排效益,以船商年运营收入、燃油成本、减排策略成本、排放成本和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变量替换对模型进行转化,并分析相关凸性。最后,以船商阳明提供的跨太平洋航线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获得了不同碳排放配额下船商的最优减排策略组合,并针对燃油价格与碳排放配额价格给出了灵敏度分析,以检验模型的实用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崇义  唐跃军  
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标准是什么,为何发达国家热衷于实行CDM项目,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何影响。围绕这一系列重要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在AIM-Endus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重新定义参数,修改约束条件,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和基于项目的排放权交易(CDM)之间内在的促进和制约关系,进而发现,参与者数量及参与者之间减排边际成本的离散程度将决定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对于减排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CDM机制不仅有利于大幅降低其减排成本,还有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道平   刘琳琳   刘杨婧卓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凯文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参与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了我国首单配额交易。会计作为一项管理工具,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后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层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笔者拟在总结深圳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实践和借鉴国际相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法规提供参考。一、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会计问题及深圳企业的处理在总量控制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会计问题主要是会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全春光  
本文界定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系统的边界,运用EIO-LCA模型,测量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及碳排放抵扣量,找出其碳排放较大的业务单元和部门,并以湘钢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钢铁企业可以从宏观、微观角度加强碳排放的控制和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等措施来实现减排目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明  姜国强  贾冯睿  刘广鑫  岳强  
国内关于石油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的消费环节,不能真实地反映石油流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为了探寻石油生命周期内真实碳排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和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建立了石油生命周期内碳元素流动模型。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企业为例,计算了各个环节的隐含碳排放和石油燃烧碳排放量,分析了影响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情景,分别预测了2015—2050年间中国石油生命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发展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在石油生命周期内,每吨石油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约为670kg(约折合CO_2排放量为2457kg),其中隐含碳占总碳排放量的23%;(2)开采环节和炼化环节隐含碳排放分别占隐含碳总量的46%和54%,其中开采环节主要隐含碳排放来自天然气消耗和电力的消耗,分别占总量的47%和30%,炼化环节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燃烧,占总量的46%;(3)在消费环节中,汽油、柴油和煤油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消耗量最大,分别占各自总量的42%、53%和80%。提高石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