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10709)
- 2022(9249)
- 2021(8805)
- 2020(7685)
- 2019(18047)
- 2018(18034)
- 2017(35218)
- 2016(18923)
- 2015(21577)
- 2014(21582)
- 2013(21279)
- 2012(19523)
- 2011(17392)
- 2010(16889)
- 2009(15302)
- 2008(14886)
- 2007(13090)
- 2006(10771)
- 2005(9140)
- 学科
- 济(81191)
- 经济(81107)
- 管理(54081)
- 业(52085)
- 企(42303)
- 企业(42303)
- 方法(40707)
- 数学(36901)
- 数学方法(36466)
- 财(21340)
- 农(21195)
- 中国(17457)
- 地方(16748)
- 业经(15234)
- 制(14361)
- 贸(14329)
- 贸易(14325)
- 农业(14241)
- 易(13863)
- 学(13763)
- 务(13267)
- 财务(13217)
- 财务管理(13182)
- 企业财务(12406)
- 和(11344)
- 理论(10999)
- 环境(10946)
- 技术(10811)
- 融(10285)
- 金融(10282)
- 机构
- 学院(261213)
- 大学(261023)
- 济(106900)
- 管理(105711)
- 经济(104654)
- 理学(92321)
- 理学院(91350)
- 管理学(89782)
- 管理学院(89273)
- 研究(79954)
- 中国(60277)
- 京(53000)
- 科学(49277)
- 财(48299)
- 农(41574)
- 中心(39713)
- 财经(39530)
- 业大(39357)
- 所(38624)
- 江(37619)
- 经(35984)
- 研究所(35304)
- 范(33515)
- 师范(33182)
- 经济学(33013)
- 农业(32923)
- 北京(32226)
- 经济学院(30185)
- 州(29972)
- 财经大学(29568)
- 基金
- 项目(182610)
- 科学(144321)
- 基金(133623)
- 研究(132533)
- 家(115356)
- 国家(114394)
- 科学基金(99670)
- 社会(84154)
- 社会科(79775)
- 社会科学(79754)
- 基金项目(72019)
- 省(71827)
- 自然(65776)
- 自然科(64253)
- 自然科学(64236)
- 自然科学基金(63088)
- 教育(61773)
- 划(60340)
- 资助(54604)
- 编号(54240)
- 成果(42270)
- 部(40765)
- 重点(40573)
- 发(38650)
- 创(38188)
- 课题(36220)
- 科研(35809)
- 创新(35697)
- 教育部(35286)
- 大学(34874)
- 期刊
- 济(108580)
- 经济(108580)
- 研究(69866)
- 中国(43036)
- 财(39545)
- 学报(38193)
- 科学(35789)
- 农(35768)
- 管理(35333)
- 大学(29373)
- 学学(27717)
- 农业(24245)
- 技术(24114)
- 教育(23303)
- 融(20846)
- 金融(20846)
- 财经(18781)
- 业经(18387)
- 经济研究(17867)
- 经(16109)
- 问题(15250)
- 业(13382)
- 统计(13295)
- 技术经济(12986)
- 理论(12616)
- 财会(12545)
- 版(12482)
- 资源(12419)
- 图书(12390)
- 商业(12238)
共检索到362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军 吴柯佳
本文以适应性预期理论为基础,以上海为例分析我国居民的购房压力。研究表明,当人们对市场未来看涨时,市场越具有投资性;反之,则市场更具有消费性。仅依靠提高居民收入或增加供给并不能长期降低房价收入比,唯有拓宽投资渠道、分流房地产市场投机与投资资本才能从源头遏制居民购房压力的增大;同时,改变居民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能够有效的改善房地产市场资金结构。因此建立政府公信力、提高政策可信度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适应性预期 预期转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烈佳 郭竞璟
以武汉市郊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48份调查问卷,构建了包含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交通与环境和产权属性四类1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Lars-Lasso模型,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1)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住房满意度、养老意愿、交通状况、自然环境和住房产权是影响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七大因素;(2)在七大因素中,自然环境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养老意愿、住房满意度、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交通状况,影响最小的是住房产权;(3)与自有产权者相比,租房者的郊区购房意愿更强烈;(4)学历和家庭月收入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尚未显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住房市场化,以及近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和住宅供应结构性缺陷,我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严重的购房支付能力问题。本文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月还款额与月收入比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其购房的真实处境,提出应积极引导住宅梯度消费,在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贵勤 周雯瑜 孟伟
面对"居高难下"的房价,上海城市居民是否还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刚性需求值得探究。及时了解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上海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本文通过分析、计算上海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适用于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并在当前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条件下,计算上海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从而对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取值范围 住房支付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青 吴婕
本文在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8月对2.8万余户城镇常住居民进行住房需求问卷调查所获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城镇居民购房的期望价格进行分析,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态势进行判断,为经济预测和政策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望价格 购房单价 需求层次 房价收入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郡郡 刘玉萍
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购房压力测度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法、Markov链分析方法,对我国购房压力的城市差异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城市整体购房压力大致经历了“增大—减小—增大”三个阶段的变化,不同等级城市的购房压力表现为等级越高,整体购房压力越大;不同年份我国城市购房压力均呈现非均衡性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1/2线城市和其他等级城市购房压力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考察期间不同等级城市购房压力经历了不同的分布动态和类型转变,其中,1/2线城市和3线城市购房压力明显增大,4线城市基本保持稳定,5线城市则有所减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萍 于淼
青年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住房状况是影响青年发展提升的关键要素。当前青年群体面临较大的住房压力,其住房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并亟待解决。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并测算住房压力指数(HSI),并利用图表统计法对青年住房压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中、老年群体相比,青年购房压力较大,租房压力较小;购房与租房青年的住房压力均随年龄的增大而波动上升;整体来看,购房青年的住房总压力小于租房青年;购房青年最为明显的是住房面积压力;租房青年最为明显的是社会情绪压力。依据青年群体所面临的住房压力类型确定其住房问题的严重程度,提出通过实物保障、货币补贴、金融支持、市场途径等多种渠道解决各类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在有条件的城市以自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以租赁住房为辅,实现青年住房由难到易、由租到购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
青年群体 住房压力 租房 购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永岳 周建成
在逻辑上,基于"投资-消费"二分法分析居民购买自住房行为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事实上,消费与投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基于各自不同的分析视角共存于自住房的购买行为之中,真正需要分析的是我们在何者意义上言说消费和投资,以及从何者意义上考察自住房的购买行为更有利于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
关键词:
房地产 自住房 消费 投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燃 林春阳 胡岷 周薇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除深圳外,其它一线城市实际的房价收入比都要远远高于理论房价收入比,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户对当地普通住宅的支付能力很差。对二线城市的研究显示两种房价收入比差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居高,居民购房能力普遍偏弱。
关键词:
实际房价收入比 理论房价收入比 购房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荣清 郭恩泽
与传统静态测算房价收入比不同,本文从动态视角,将灰色收入及购房人所受资助纳入考虑范畴,以32个大中城市为例,测算出了不同收入阶层购房压力指数,结果表明:(1)居民购房压力随贷款利率下降而降低;(2)居民的购房压力具有区域性;(3)不同收入阶层的购房压力差异明显,低收入阶层购房压力平均为高收入阶层的4.06倍;(4)2016年我国购房压力指数合理区间大约在[0.29,0.49]内,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则大约在[6.96,11.80]之间。本研究意义在于量化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购房压力,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有一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运保 刘名武
在生命周期投资消费模型中首次考虑了投资者二套房投资。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在特殊的两期情况下进一步假设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具有层次性,给出投资者首次购房决策的一种简便方法。另外,还对近年来住宅市场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投资与消费 动态规划 房地产 二套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文伟 王文启
综合考虑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识别出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旨在促进大湾区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水平提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区域内金融集聚、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比较行业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个金融业来看,大湾区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关系。从金融子行业来看,保险业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科技创新均没有明显影响。金融(各子行业)集聚与购房压力的互动均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集聚、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的统计意义上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呈现出非线性影响机制。在低、中度购房压力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高购房压力区域内,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在低、高度金融集聚区域内,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没有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影响;但在中度金融集聚区域内,购房压力对科技创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地区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扶持政策对科技创新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但存在结构性差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宾锋
对上海图书馆中文电子图书2008-2009年的使用数据分析表明:读者借阅次数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与图书馆大量购买电子图书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电子图书数量的增多,月借阅成本逐渐降低,读者找书更容易;读者的阅读更倾向于新书、好书;图书借阅分类分析有助于了解读者需求。对此,图书馆应增加电子图书尤其是新书的采购量,提高采购频率,针对读者需求采购,多渠道揭示电子图书,引进电子阅读器等新移动媒体,以提高读者对电子图书的知晓程度和利用率。
关键词:
电子图书 利用率 采购建议 服务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军燕 管跃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购房需求日益增大,但消费者购房信心却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从居民收入与支出水平及利率变动角度,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其对消费者购房信心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地产信贷规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和购房房贷款利率等因素对消费者购房信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信心 利率 居民收入支出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居民购房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为房地产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住房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承受能力 抽样调查 相关分析 对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