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2039)
- 2022(10145)
- 2021(9574)
- 2020(7942)
- 2019(18095)
- 2018(17587)
- 2017(34867)
- 2016(18290)
- 2015(20280)
- 2014(20106)
- 2013(19533)
- 2012(18015)
- 2011(15703)
- 2010(15842)
- 2009(14643)
- 2008(13108)
- 2007(11073)
- 2006(9505)
- 2005(8309)
- 学科
- 济(70105)
- 经济(70039)
- 管理(56339)
- 业(55177)
- 企(46805)
- 企业(46805)
- 方法(34241)
- 数学(31141)
- 数学方法(30724)
- 融(27474)
- 金融(27473)
- 银(25911)
- 银行(25907)
- 财(25070)
- 行(24953)
- 中国(24057)
- 农(19315)
- 务(17526)
- 财务(17472)
- 财务管理(17437)
- 制(17385)
- 企业财务(16638)
- 业经(15827)
- 贸(15142)
- 贸易(15129)
- 易(14849)
- 地方(14672)
- 农业(12841)
- 策(11821)
- 理论(11565)
- 机构
- 学院(240601)
- 大学(237327)
- 济(105684)
- 经济(103616)
- 管理(98107)
- 理学(84510)
- 理学院(83778)
- 管理学(82460)
- 管理学院(82019)
- 研究(73851)
- 中国(66345)
- 财(52944)
- 京(46896)
- 财经(41697)
- 科学(39548)
- 中心(38889)
- 经(38018)
- 江(35062)
- 所(33918)
- 经济学(33641)
- 农(32402)
- 财经大学(31369)
- 业大(30861)
- 经济学院(30563)
- 研究所(30257)
- 北京(28852)
- 融(28608)
- 州(28459)
- 范(28379)
- 师范(28108)
- 基金
- 项目(162755)
- 科学(130436)
- 研究(123136)
- 基金(120598)
- 家(102390)
- 国家(101538)
- 科学基金(89965)
- 社会(80211)
- 社会科(76448)
- 社会科学(76432)
- 基金项目(63382)
- 省(63003)
- 教育(57104)
- 自然(56838)
- 自然科(55591)
- 自然科学(55577)
- 自然科学基金(54585)
- 划(52290)
- 编号(50180)
- 资助(49770)
- 成果(39967)
- 部(37242)
- 重点(36179)
- 创(35042)
- 发(34947)
- 国家社会(33600)
- 课题(33549)
- 教育部(33094)
- 人文(32729)
- 创新(32717)
- 期刊
- 济(107821)
- 经济(107821)
- 研究(71706)
- 融(43939)
- 金融(43939)
- 中国(43674)
- 财(42745)
- 管理(36316)
- 学报(28944)
- 农(28543)
- 科学(28469)
- 大学(24207)
- 学学(23108)
- 技术(22004)
- 教育(21448)
- 财经(20605)
- 农业(18666)
- 经济研究(17972)
- 经(17606)
- 业经(17306)
- 问题(13783)
- 理论(13378)
- 贸(12543)
- 实践(12197)
- 践(12197)
- 财会(12075)
- 国际(11489)
- 技术经济(11188)
- 统计(10861)
- 现代(10538)
共检索到359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长峰 刘海龙
资本的虚拟性,使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高度依赖于由信息形成的预期。预期的变化容易引起资产价格大幅度的波动。由于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单一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全面震荡,爆发金融危机。基于此,本文强调了预期在金融危机爆发和扩散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利用货币政策引导预期的重要性。
关键词:
预期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资本虚拟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玉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金融危机之前准备金短缺下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转变为金融危机之后准备金充裕下的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危机前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变化情况,这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金融危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肆虐蔓延,引发了对危机原因的多角度思考。美国次债危机、金融衍生品泛滥自然是引发此次金融海啸的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源头在哪里?危机之后更应反思,我们又该如何防范灾难性危机的再次发生?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此次空前金融灾难的根源,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具体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SVAR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涛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都采取了超常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其首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过程、政策有效性和政策风险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其异同及成因,旨在总结两国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应对危机的有效性、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政策风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零利率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政策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继五 李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经济受到外部冲击而出现紧缩时,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在效果上存在差异。降低利率能长期稳定提高消费增长;而货币供应量扩张仅在五个季度内能显著刺激投资增长,长期基本无效。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在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配合拉动内需时,应将带动国内消费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长期任务,而将提高国内投资作为短期目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军 马宇
回顾总结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调控经验,有助于政府部门提升经济治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文章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实证探究央行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调控"由紧转松"对国有企业资本投资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强;而货币调控"由松转紧"对民营企业资本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始终表现出较高的投资效率;央行货币调控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资本投资产生非对称影响。金融危机期间,货币调控对经济总量的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对经济优化转型的引导作用却非常有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依然受制于企业产权差异。在吸取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货币调控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文章进而拓展探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常态 货币政策 资本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宋雪楠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货币管理当局纷纷根据本国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本文选择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这四个主要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金融危机下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偏重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日本货币政策更加基于银企密切的关系,而欧洲则偏重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于带动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货币政策效果在各经济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金融危机 GDP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孙雪芬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利率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针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贷款机制等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危机中有效地改善了货币市场条件;但对个别金融机构的救助、大规模资产收购计划,并没有改善货币市场条件,反而导致LIBOR-OIS利差扩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昌忠泽
本文认为:(1)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来影响金融市场,正是这两种渠道才使得流动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及传导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损失螺旋和保证金螺旋的产生,造成资产的折价销售,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下跌和进一步的银根紧缩;(2)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等有关,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3)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调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推出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有效地降低了金融市场崩溃的概率。论文最后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
关键词:
流动性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浩
本文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入分析,认为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导致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基本上不具有结构调整的功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优于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龚香林
国际货币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龚香林作者简介:龚香林,男,年龄30岁,硕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专业。现为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曾康霖教授。当前,国际金融处于动荡不安中。今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自1984年开始实施的泰铢对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均认为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一门科学,并形成了一系列广为接受的"共识"。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原本的货币政策共识遭到前所未有的抨击与挑战,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正处于变革的边缘。本文首先在长期视角下考察货币政策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其次追问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货币政策共识的"变"与"不变";最后重新探讨呼之欲出的货币政策"新"共识。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迷雾中希望国内外的研究能够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带来些许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根据市场需要,创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市场信心得以恢复,金融机构倒闭现象得到遏制,并阻止了经济深度衰退。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后续的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潇潇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中美两国各自根据国情及危机产生的根源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及时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文从两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措施、实施的时间、目标、政策工具和力度、实施效果、经济恢复情况及目前仍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