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4)
2023(16062)
2022(13613)
2021(12907)
2020(10710)
2019(24897)
2018(24804)
2017(47483)
2016(25929)
2015(29509)
2014(29783)
2013(28576)
2012(25846)
2011(22922)
2010(22808)
2009(20193)
2008(19362)
2007(16681)
2006(14195)
2005(12013)
作者
(72530)
(60332)
(59888)
(57003)
(38204)
(28862)
(27340)
(23939)
(23013)
(21269)
(20573)
(20159)
(19161)
(18875)
(18618)
(18379)
(18197)
(18048)
(17299)
(17113)
(14956)
(14755)
(14566)
(13854)
(13484)
(13359)
(13271)
(13225)
(12209)
(11940)
学科
(93512)
经济(93399)
管理(72241)
(66613)
(55615)
企业(55615)
方法(45160)
数学(39332)
数学方法(38717)
(26257)
中国(25368)
(23928)
(21306)
业经(21283)
理论(19880)
地方(18641)
(17575)
农业(17313)
技术(16162)
(15916)
贸易(15910)
(15541)
(15440)
(15430)
财务(15343)
财务管理(15307)
教育(14846)
环境(14645)
企业财务(14441)
教学(13726)
机构
学院(352314)
大学(350953)
管理(139606)
(130128)
经济(126998)
理学(121397)
理学院(120056)
管理学(117672)
管理学院(117039)
研究(112576)
中国(81430)
(74241)
科学(72075)
(59030)
(57736)
(55285)
业大(55061)
中心(52064)
(51176)
研究所(50857)
(48277)
财经(47918)
师范(47726)
北京(46146)
农业(45288)
(43752)
技术(42438)
(42073)
(41325)
师范大学(38189)
基金
项目(250164)
科学(195390)
研究(183946)
基金(177887)
(155415)
国家(154105)
科学基金(132496)
社会(111866)
社会科(105765)
社会科学(105736)
(100152)
基金项目(94874)
教育(87723)
自然(87488)
自然科(85488)
自然科学(85461)
(84151)
自然科学基金(83870)
编号(77049)
资助(73227)
成果(61637)
重点(56036)
(54393)
课题(53756)
(52816)
(52523)
创新(48867)
科研(47900)
项目编号(47235)
大学(47161)
期刊
(137585)
经济(137585)
研究(97968)
中国(68863)
学报(58025)
(51965)
科学(51510)
教育(51274)
管理(51182)
(45535)
大学(44350)
学学(41449)
农业(36331)
技术(35866)
(24829)
金融(24829)
业经(24072)
财经(22384)
经济研究(21342)
图书(19580)
(19096)
(18750)
科技(17841)
问题(17522)
(17224)
技术经济(16080)
理论(15969)
职业(15473)
业大(15450)
资源(15025)
共检索到500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涂圣文  
根据实践式教学的需要,探讨了道路专业设计人才的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将项目驱动式的培养体系设计为"四阶段、四环节",并详细阐述了改进专业课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模块化项目训练、系统提升设计能力等主要环节的操作要点。实践证明,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专业设计工程师的系统性训练,能有效缩短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适应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甘玲  
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永恒追求的育人目标。为此,各高校都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发展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点内容,指出应该围绕人才评价体系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而后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当前脱离人才评价体系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雪梅  谭莉  盘颖  陈茂清  
根据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广东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省级基地所开展的"工业设计+TRIZ"课程体系研究与培训实践探索,建立一套基于TRIZ的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体系,包括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创新力培养目标、三阶段创新力培养课程计划、"讲-练-评-访"四步创新教学模式等核心板块,并通过打造专业化"工业设计+TRIZ"师资队伍、搭建"三位一体"资源协作平台、推行"工业设计+TRIZ"常态化分级认证制度等措施,为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全过程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红霞  王芳  刘阿宝  
本着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与制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为基本要求,创设"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技能与就业方向对接;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知识与未来发展对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江哲丰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出现为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设计专业教育应从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多元的知识结构、广阔的科技视野以及全面的产业思维角度重新建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探索"课堂+工作室+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路径,建构多元动态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推动产教融合四项策略。研究所述观点对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设计专业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于进一步开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宗明  胡俊红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企业、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爽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归纳出物流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在品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引入物流管理专业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然后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指出应以"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技能成长规律,通过由易到难的项目式教学与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竹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产业为导向,探索构建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复合型教学团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突出"道技结合"与"三个并重"、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四个改变"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结构性缺陷。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培养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间可通过分类发展、转型发展、差异发展等路径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宇  
基于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最优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便是当务之急,探讨了其物联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相关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坤海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全面阐述了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思路和实施保障,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化管理,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标准、有设计、有评价,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态度培养有机结合,注重综合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讴  
人才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常讲常新的话题。有专家认为,人才分高、中、低端,所占比例大致为高端人才占5%,中端人才占35%,低端人才占60%。从以上数字看出,社会需求95%的人才其实都属于中、低端基础性人才。在此前提下,许多高等院校自觉适应社会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苗秧  阎玉秀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需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五点一线”、“课题(项目)研讨”、“毕业设计实践导引”、“校企一体”四种培养模式,以期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梅  
如何尊重设计学科的教育发展规律,在新形势下使设计人才的培养符合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推进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对接,这是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三师协同三业共建"就是在促进卓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高设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人才培养新理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阳全  
分析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问题。介绍了基于岗位群典型工作构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生产性实训条件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共管机制等质量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