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5)
2023(16235)
2022(13754)
2021(12748)
2020(10728)
2019(24440)
2018(24090)
2017(46152)
2016(24645)
2015(27687)
2014(27524)
2013(26605)
2012(24733)
2011(22102)
2010(21873)
2009(19783)
2008(18840)
2007(16632)
2006(14359)
2005(12602)
作者
(70193)
(58820)
(58302)
(55418)
(37506)
(28184)
(26633)
(22871)
(22652)
(20854)
(20059)
(19919)
(18994)
(18364)
(18241)
(18175)
(17482)
(17233)
(17011)
(16822)
(14475)
(14452)
(14250)
(13713)
(13402)
(12930)
(12870)
(12674)
(11875)
(11684)
学科
(115433)
经济(115300)
管理(67384)
(60280)
(48600)
企业(48600)
方法(44272)
数学(39160)
数学方法(38670)
中国(28046)
(26685)
地方(26444)
(24321)
(23586)
业经(21699)
(18752)
农业(18044)
理论(15779)
(15702)
贸易(15693)
(15442)
金融(15434)
地方经济(15320)
环境(15137)
(15091)
(14831)
(14746)
(14601)
银行(14558)
(14186)
机构
大学(340004)
学院(338939)
(143639)
经济(140766)
管理(127722)
研究(119729)
理学(109768)
理学院(108489)
管理学(106374)
管理学院(105759)
中国(88868)
(73441)
科学(73374)
(64497)
(59917)
(58791)
中心(55499)
研究所(54681)
业大(52043)
财经(51377)
(51075)
(46853)
农业(46309)
北京(45866)
经济学(45133)
(44516)
师范(43943)
(43906)
经济学院(40313)
(40222)
基金
项目(234988)
科学(184811)
基金(171130)
研究(168688)
(151313)
国家(149798)
科学基金(128078)
社会(108173)
社会科(102330)
社会科学(102303)
(91714)
基金项目(90388)
自然(83546)
自然科(81631)
自然科学(81601)
自然科学基金(80131)
(77876)
教育(77672)
资助(69921)
编号(66218)
成果(53475)
重点(53253)
(51630)
(51178)
(48871)
课题(46913)
创新(45737)
科研(45365)
国家社会(45265)
教育部(44264)
期刊
(161891)
经济(161891)
研究(100442)
中国(69275)
学报(57224)
(52706)
科学(51371)
(51223)
管理(48392)
大学(43841)
学学(41508)
教育(35919)
农业(35728)
技术(31146)
(29483)
金融(29483)
经济研究(26932)
财经(26062)
业经(24069)
(22710)
问题(20791)
(19184)
技术经济(16883)
(16759)
统计(16120)
科技(15416)
世界(15106)
(15096)
(14580)
理论(14553)
共检索到510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高萌  张纯  
自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来,保障房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促进了安居。然而,它是否也促进了乐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北京为例,根据保障房申请和分配数据,基于项目、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了经济适用房的就业可达性。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居民的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经济适用房居民通勤距离较长、就业可达性较差。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制度、城市居住和就业中心格局,保障房项目的区位;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户口、人口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否有孩子上学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张蔚  易成栋  高菠阳  
有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应同时满足保障对象住房的可支付性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基于北京市在建或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用剩余收入法计算了保障对象的租金可支付能力。测算结果表明公租房租金补贴的发放使得公租房对于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同时,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包括地铁站、医院、中小学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多集中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五环到六环之间,西部则较少;目前北京市的公租房交通可达性较差,项目周围教育资源可达性和医疗资源可达性比交通可达性好。并探讨了北京市公租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为推动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家庭和谐发展,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家庭视角研究了就业政策的绩效表现,发现就业政策存在扶持的家庭对象是本地户籍家庭、就业工作经费由区县财政负担,及主要任务是解决失业问题等不足,导致政策效果偏低。因此,建议按照实际居住地确定政策扶持的家庭对象、在省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服务基本经费,及扩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对象的范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昊婧  冯长春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宏娟  石敏俊  谌丽  
不符合规定途径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象在现实中大量存在,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却受到了很大阻碍。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即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和用地方,发现导致流转的根本原因是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各利益主体间均存在利益冲突,并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分析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利益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主要矛盾,政府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关键,提出应从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明确地方政府职能,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运用行政手段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服务等利益协调策略,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况伟大  
本文对当前政府房改及其措施进行了评价 ,认为房改的根本动因是政府的财政困难 ,住房政策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福利性质的安居房应由政府部门提供 ,经济适用房应依靠市场解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周晓波  
本文从实际量人口的角度把住房市场需求分为居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在不同的分布下和首付比下,通过每期的户籍家庭增量估计出每期销售量中的居住性需求,再通过每期销售量反演出每期的投资性需求,进而计算出投资性需求的比例和累计投资性需求的比例。基于实际数据,本文对北京市2002~2011年间住房销量中的上述两种需求进行了估算,并且对其特征做了对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瑞双  
本文利用北京市36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森的功能福利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测度了保障性住房住户在入住前后福利水平以及各功能空间的福利变化。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在入住后总体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具体功能空间上,居住条件和环境、收入情况、社交状态三方面有所改善。其中收入状况、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程度较大。但同时,在支出状况、政策感知两个功能空间上,保障性住房住户入住保障性住房后福利情况变差。且不同的转换因子对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影响不同。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应关注不同保障性住房住户的不同功能空间,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住户福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滨茹  满燕云  张衔春  
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用地与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城市也从单就业中心逐渐发展到多个中心共存的局面。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土地和住房的价格,进而反映在城市土地和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上。本文在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存在的假定下,依据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两就业中心连线上的一维住宅价格分布模型。之后通过对北京市朝阳CBD和中关村核心区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之间微观市场数据的特征价格方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中得出的结论。研究显示,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提升幅度和提升范围都随时间而递减,且随着次中心发展及城市其它就业中心的陆续分散化出现,现存主次就业中心之间对住房价格作用的差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艳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中学教研组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但与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尚有距离。究其原因有:教研组非单纯的专业组织性质,教研组长角色的非专业性,组长缺乏专业领导者的素质,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因此,应改革教研组的组织定位,使之成为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不公平的学校生存状态,给普通校教研组更好的生存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小良  
文章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点,1984~2006年,家庭式迁移发生概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变量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型;同时就租金调整、特殊家庭补贴以及公租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公租房定价机制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连军  王文举  
本文对Shapley和Roth提出的双向匹配延迟接受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二阶段延迟接受算法。在分析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北京市保障房分配机制,并讨论了市场合并的经济效率及其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影响,得出市场合并有助于经济效率提高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帕累托改进的结论。本结论不仅限于保障房分配机制设计,对医疗、教育等其他准公共产品分配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