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99)
2023(17607)
2022(15326)
2021(14492)
2020(12126)
2019(27967)
2018(27699)
2017(54666)
2016(29540)
2015(33382)
2014(33456)
2013(32661)
2012(29981)
2011(27214)
2010(27413)
2009(25133)
2008(24384)
2007(21467)
2006(18921)
2005(16659)
作者
(84042)
(69791)
(69396)
(66221)
(44479)
(33326)
(31690)
(27322)
(26560)
(24974)
(23620)
(23299)
(22120)
(22109)
(21690)
(21452)
(20877)
(20696)
(20151)
(20033)
(17320)
(17125)
(16938)
(16017)
(15762)
(15611)
(15455)
(15298)
(14050)
(13684)
学科
(119574)
经济(119444)
管理(86164)
(81053)
(66588)
企业(66588)
方法(56858)
数学(50325)
数学方法(49531)
(32389)
中国(32265)
(30838)
业经(25718)
地方(24825)
(23208)
(22898)
贸易(22885)
(22414)
(22273)
农业(21378)
理论(20272)
(19145)
银行(19109)
(18986)
财务(18899)
财务管理(18857)
环境(18303)
技术(18302)
(18248)
(18233)
机构
学院(420005)
大学(418692)
(169490)
管理(167359)
经济(165797)
理学(145251)
理学院(143687)
管理学(140886)
管理学院(140111)
研究(136666)
中国(103814)
(88289)
科学(83713)
(79517)
(67623)
财经(63672)
(63392)
中心(62574)
研究所(61448)
(60687)
业大(60600)
(57859)
北京(55796)
(54948)
师范(54474)
经济学(51147)
(50084)
农业(49518)
(49463)
财经大学(47440)
基金
项目(285030)
科学(224897)
研究(209520)
基金(206659)
(179233)
国家(177775)
科学基金(153570)
社会(131094)
社会科(124341)
社会科学(124310)
(111130)
基金项目(108864)
自然(100351)
自然科(98043)
自然科学(98021)
教育(97980)
自然科学基金(96225)
(93584)
编号(86636)
资助(86570)
成果(69951)
重点(63700)
(63228)
(60720)
课题(59484)
(59059)
创新(55010)
教育部(54499)
科研(54357)
国家社会(53479)
期刊
(180792)
经济(180792)
研究(123315)
中国(75099)
学报(62227)
管理(61351)
(59178)
科学(58035)
(56733)
大学(48041)
教育(47968)
学学(45224)
(39636)
金融(39636)
农业(39298)
技术(38686)
业经(30577)
财经(30369)
经济研究(29595)
(25931)
问题(23906)
统计(20636)
技术经济(20500)
图书(20454)
理论(20242)
(19674)
(19477)
科技(19245)
商业(19235)
(18835)
共检索到607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晶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相关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非约束性VAR模型。在考虑到这种计量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和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检验的特殊性后,本文采用更具有优势的面板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货币政策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上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在95%的置信度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丘斌  邓佑甜  
本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响应速度最快,敏感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敏感度最低;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且对西部经济的影响呈明显的滞后性。文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宝仁  邬琼  杨倩  
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弊端是往往忽略各地区由于不同发展水平而造成对货币政策反应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产生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连带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4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模型的选择标准对各省的实际GDP与货币供应量建立变系数模型,以此来考察各省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邓佑甜  
文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波分析就货币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初评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货币供给对东、中、西部经就是增长的贡献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VAR模型实证显示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显著不对称效应,乡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程度较城镇居民更大且调整时间更长。为深入剖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文章从城乡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视角,提供了一个城乡居民具有资产配置选择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理论模型。结果显示:DSG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VAR模型中城乡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具有不对称调整的脉冲响应路径;而城乡居民资产配置选择差异正是造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重要解释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夏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郭威  
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的判别标准为理论依据,分析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证明了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并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研究1984~2012年间我国货币政策在江西、浙江两省产生的不对称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地域发展差异巨大,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在东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同一货币政策会在不同区域产生差异效果,央行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在坚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制定差异化货币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倩  王国松  
本文依据1999-2011年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水平,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品房分为高、中、低房价地区三类,并根据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述三类地区的房价非对称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方平  王少平  
本文应用非线性光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公司的投资传导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我国货币政策在总体上具有微观有效性;非线性效应体现在:当公司利润率处于6.7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中间机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弱,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强;而当公司利润率小于-12%或大于2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外机制,此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强,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弱;在两机制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光滑转换,转换速度为221.467。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利率调控优先于信用调控投资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冯斐  
文章应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从省际角度对1997~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和省际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力;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省际影响差异,各省际单位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内陆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力较大,中期内对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带省份有较大的影响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识博   谢士强   董军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在乘数不对称和经济非均质性条件下,通过构建和比较货币政策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模型,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周子瑜  
文章选取我国省域层面2003~2014年的月度工业数据,在考虑区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G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各区域工业产出和工业品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丽娜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云  赖文炜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维度对我国区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价格效应方面,货币政策对中部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西部其次,东部最弱;在产出效应方面,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弱。此外,三个区域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响应都具有1年半左右的时滞。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可行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以提高统一货币政策的效力,而且要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  
通过建立1978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了全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显著的影响。信贷量对MooRe指数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PI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影响几乎都是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同样较长。但是从各地区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差别。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信贷政策最为敏感,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CPI增长率的最大,对于GDP增长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对CPI增长率影响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