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3)
- 2023(18126)
- 2022(15310)
- 2021(14170)
- 2020(12031)
- 2019(27399)
- 2018(26981)
- 2017(52078)
- 2016(27749)
- 2015(30814)
- 2014(30300)
- 2013(29890)
- 2012(27069)
- 2011(23966)
- 2010(23858)
- 2009(22264)
- 2008(21011)
- 2007(18367)
- 2006(15972)
- 2005(14137)
- 学科
- 济(113899)
- 经济(113774)
- 业(99651)
- 管理(90002)
- 企(88255)
- 企业(88255)
- 方法(53845)
- 数学(44219)
- 数学方法(43623)
- 农(34531)
- 财(34194)
- 业经(34188)
- 中国(32068)
- 融(27799)
- 金融(27797)
- 银(26251)
- 银行(26214)
- 行(25241)
- 务(24839)
- 财务(24768)
- 财务管理(24727)
- 农业(24549)
- 制(23765)
- 企业财务(23463)
- 地方(23311)
- 理论(21313)
- 技术(21240)
- 学(20045)
- 和(19689)
- 贸(19500)
- 机构
- 学院(384721)
- 大学(381841)
- 管理(159104)
- 济(156695)
- 经济(153517)
- 理学(137903)
- 理学院(136545)
- 管理学(134215)
- 管理学院(133520)
- 研究(120768)
- 中国(98160)
- 京(80070)
- 科学(73758)
- 财(72823)
- 农(61754)
- 财经(58684)
- 所(58474)
- 中心(57582)
- 业大(56769)
- 江(55897)
- 经(53506)
- 研究所(53273)
- 北京(49721)
- 农业(48212)
- 经济学(47070)
- 范(46672)
- 师范(46229)
- 州(45489)
- 院(44465)
- 财经大学(43790)
- 基金
- 项目(265516)
- 科学(210531)
- 研究(194896)
- 基金(194467)
- 家(168213)
- 国家(166766)
- 科学基金(145944)
- 社会(124067)
- 社会科(117817)
- 社会科学(117786)
- 省(103857)
- 基金项目(103313)
- 自然(95178)
- 自然科(93092)
- 自然科学(93072)
- 自然科学基金(91385)
- 教育(88546)
- 划(86128)
- 资助(79860)
- 编号(79416)
- 成果(62221)
- 重点(58640)
- 部(58016)
- 创(57228)
- 发(56335)
- 课题(53094)
- 创新(52908)
- 国家社会(51351)
- 科研(50913)
- 教育部(50270)
- 期刊
- 济(168242)
- 经济(168242)
- 研究(110000)
- 中国(69168)
- 管理(61658)
- 财(58108)
- 农(56611)
- 学报(56388)
- 科学(53526)
- 大学(44086)
- 融(43290)
- 金融(43290)
- 学学(41787)
- 农业(38899)
- 教育(36226)
- 技术(35515)
- 业经(29834)
- 财经(28522)
- 经济研究(26181)
- 经(24502)
- 业(21985)
- 问题(21721)
- 技术经济(20354)
- 理论(18624)
- 现代(18577)
- 图书(18287)
- 科技(18177)
- 财会(17577)
- 商业(17528)
- 统计(17360)
共检索到560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管驰明 徐爱华
打破传统二维的静态评价思路,从时间、空间和指标三个维度对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对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金融集聚度作了综合评价,系统考察了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特点,由此指出长三角地区金融聚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集聚 因子分析 金融集聚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卫东 高雅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数测算与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度,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产业结构作为因变量,以区位商计算出来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度作为核心解释,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存量(HR)、技术进步(TEC)和政府干预(GOV)四个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2004~2010年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金融服务业集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产业结构正沿着产业结构高级化路线发展,但这一推动作用的程度还不是很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除政府干预外,其余这三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晓东 吴福象 邓若冰
利用1998~2012年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与制造业的耦合程度,并实证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耦合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高,低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度较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正"U"形关系,部分中高等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已越过"拐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等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耦合促进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论对于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伟军
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采用2003-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归并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地区行政层级和信息基础设施整合而成的"信息源"是金融产业集聚的主导力量,金融产业还偏好向人均收入高、消费高和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集聚,人力资本对金融集聚的约束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金融集聚呈现"挤出效应";鉴于目前中国信息中心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尚不健全,金融集聚路径中对信息源的追逐更多地表现在对地区行政层级的偏好上,以期获得更多的政策性信息和"政策租"。因此从长远发展看,政府在对现有路径的把握上,应注重完善金融信息的市场...
关键词:
政府层级 信息基础设施 金融集聚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苑春 程国雄
选取长三角二省一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显著促进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上海市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系数很小。江苏和浙江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上海和江苏的利用外资显著促进了其经济增长,浙江则不显著。浙江的劳动力系数显著,说明浙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和江苏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投入。因此浙江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本文基于200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未对本市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反而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碳排放水平,而金融业专业化集聚、科学研究业多样化集聚以及环境治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本市或周边城市产生了明显的碳减排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应构建碳排放联控联防机制、因地制宜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及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本文基于200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未对本市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反而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碳排放水平,而金融业专业化集聚、科学研究业多样化集聚以及环境治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本市或周边城市产生了明显的碳减排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应构建碳排放联控联防机制、因地制宜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及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祥民 柴晨星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面板双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1)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创新人才集聚在一定规模内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边际贡献递增,而超过一定规模时,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会产生边际贡献递减;(2)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突变,区域创新能力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定阈值,在该阈值范围内,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羽 陈希
不管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贸易中间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常常被忽略。本文借助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将贸易中间商集聚因素纳入新的生产函数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中间商集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FDI流入是导致贸易中间商集聚的主要动因,因此它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贸易中间商集聚对FDI流入程度较高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FDI流入程度较低的城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东杰
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房价差异与产业集聚——基于长三角地级市面板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效率评价——兼以金融业为例的实证分析
资本流动、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金融中介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研究
财政科技投入对长三角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动态与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第二、三类制造业的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流动助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下城市群利益均衡研究——基于21城市的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