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1)
2023(13557)
2022(11252)
2021(10660)
2020(8904)
2019(20268)
2018(19600)
2017(36828)
2016(19544)
2015(21644)
2014(20592)
2013(20236)
2012(18154)
2011(16165)
2010(15289)
2009(13751)
2008(12886)
2007(10503)
2006(8614)
2005(7305)
作者
(53888)
(45096)
(44712)
(42372)
(28231)
(21537)
(20229)
(17778)
(17291)
(15353)
(15328)
(15018)
(13992)
(13946)
(13816)
(13639)
(13469)
(13351)
(12927)
(12771)
(10989)
(10749)
(10719)
(10260)
(10175)
(10066)
(9676)
(9378)
(8824)
(8787)
学科
(78571)
经济(78491)
管理(54767)
(51713)
(41038)
企业(41038)
方法(40324)
数学(36992)
数学方法(36580)
中国(22546)
(21232)
(20319)
(17894)
贸易(17886)
(17574)
业经(16402)
农业(14053)
(13828)
(13141)
(12747)
财务(12713)
财务管理(12688)
技术(12160)
企业财务(12079)
环境(12025)
(11608)
银行(11574)
地方(11258)
(11049)
(11009)
机构
大学(267148)
学院(264228)
(117629)
经济(115981)
管理(106662)
理学(94492)
理学院(93536)
管理学(92018)
管理学院(91542)
研究(90432)
中国(69422)
(54964)
科学(54920)
(49251)
(48226)
(43548)
业大(42988)
中心(42311)
财经(41169)
研究所(40560)
农业(38354)
(38194)
经济学(37429)
(34252)
经济学院(34062)
北京(33688)
(32754)
财经大学(31299)
(30852)
师范(30398)
基金
项目(195578)
科学(156020)
基金(148374)
研究(136150)
(132665)
国家(131679)
科学基金(113294)
社会(91495)
社会科(87143)
社会科学(87123)
基金项目(78589)
自然(74736)
自然科(73149)
自然科学(73125)
(72065)
自然科学基金(71877)
(62708)
教育(61490)
资助(59782)
编号(51260)
(44336)
重点(44183)
(41548)
(40958)
国家社会(40613)
创新(39008)
科研(38820)
成果(38796)
教育部(38207)
人文(36756)
期刊
(110426)
经济(110426)
研究(70023)
学报(45721)
中国(44796)
(41766)
科学(41706)
管理(37261)
(37013)
大学(34940)
学学(33399)
农业(29137)
技术(21251)
(20725)
金融(20725)
经济研究(20115)
财经(19880)
教育(18475)
业经(17435)
(17138)
(16900)
问题(15340)
(14439)
世界(13528)
统计(13328)
(12977)
科技(12668)
国际(12644)
技术经济(12537)
(12195)
共检索到36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颖  姚顺波  郭亚军  
有效灌溉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我国1998年-2009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效灌溉与粮食单产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的随机效应GLS估计结果表明,表明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以及单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受灾率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单位农业机械动力与单位劳动力对粮食单产没有显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化肥的投入量临近边际效益递减的边缘,今后更应关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粮食生产能力大小取决于灌溉水平,发展有效灌溉面积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作为保障,而我国面临着农业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双重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小麦、早籼稻和中籼稻的这种影响不再显著,已有过度施用特征。今后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前提下,注重科学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蒲明  刘红  魏君英  
通过利用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和农民分化的2004~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发现: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都会对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农民的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之间的互补关系又会进一步影响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的变化。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直面农民分化的现实;合理引导进一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统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彻底分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宇青  周应恒  
基于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的"基准模型变量移除法",结合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并对2004—2012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补贴政策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产区补贴政策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都有一定的增长,从而使补贴政策效率有一定程度提升;补贴政策效率存在时间维度上的异质性与空间维度上的同质性;农业经济比重、补贴发放方式、农业收入依赖性、补贴力度对粮食政策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补贴正效率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不显著和显著为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徐晋涛  张海鹏  
本文基于1996~2009年中国县级层面农作物产量、灌溉、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并结合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采用经济学方法,考察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变量对中国水稻和小麦单产的影响都存在"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优拐点。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条件将越过最优拐点,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产生明确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由于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气候变化在未来的长期危害将会急剧增大。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水稻单产降低2%~16%、小麦单产降低3%~19%。这意味着,需要及早出台更为积极有效的气候政策,才能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魏素豪  王志刚  
尽管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一直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影响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分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全国水平看,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地、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分别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负向和正向中介效应,并且农业技术的正向中介效应最大;从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分来看,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技术的正向中介效应远远大于农地和农业劳动力的负向中介效应;而在粮食主销区,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机制表现为农地、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3种中介作用,并且农地的负向中介效应最大。为确保粮食安全应集约利用农地、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投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  Jose Vila  
本文以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运用时不变估计法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中的技术效率及变动趋势,进而从财政政策、农户纯收入、耕地规模等社会经济特征角度考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粮食产出对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十分敏感;粮食生产中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而经济越发达的省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也越高;财政支农政策对技术效率影响在各省份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君英  韩丽艳  
本文基于2002~2016年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SL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文化教育结构的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小。人口文化教育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水稻、玉米和油料作物种植比重均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在农村人口结构变动背景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应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本流失、人口赡养负担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减少人力资本流失,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正常劳动人口的赡养负担;另一方面,加快农业政策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涛  李凯  
根据2000~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全球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因素。研究发现,生物燃料对耕地资源的依赖很大;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但均需通过人均国民收入的中介作用来实现;人均国民收入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这种影响也包含了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的间接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君英  贺亚亚  
基于我国粮食价格与化肥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运用2006年~2017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化肥价格影响下,农业生产服务、种子等农资价格对粮食价格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农具和农药价格对粮食价格不显著,"价补分离"政策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行动背景下,适度调控化肥价格,避免化肥价格上升挤占粮农利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种子业,继续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提高补贴精准性,减少农民投入成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东君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威   郑雪丽  
[目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使粮食价格由政府干预转为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但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具体影响还没有确切结论。基于此,文章意在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数量及质量安全的双重影响。[方法]选取了2010—2020年8个省份玉米生产相关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后对提出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生产者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但对粮食提质效果甚微,即该政策使玉米的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但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户数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减少了农业劳动力供给;同时,此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产生正向效应,种粮农户增加了对玉米种植生产要素的投入。[结论]为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未来粮食政策实施必须在保证粮食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多的引导种粮农户种植优质粮食,不断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在数量质量双层面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赵建东  
把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