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8)
- 2023(15364)
- 2022(13364)
- 2021(12424)
- 2020(10619)
- 2019(24440)
- 2018(24031)
- 2017(46342)
- 2016(24963)
- 2015(27948)
- 2014(27477)
- 2013(26915)
- 2012(24399)
- 2011(21687)
- 2010(21236)
- 2009(19074)
- 2008(18344)
- 2007(15729)
- 2006(13452)
- 2005(11361)
- 学科
- 济(96352)
- 经济(96248)
- 管理(73502)
- 业(69445)
- 企(59173)
- 企业(59173)
- 方法(47855)
- 数学(41926)
- 数学方法(41350)
- 财(26228)
- 农(24559)
- 中国(23800)
- 业经(21662)
- 学(21096)
- 地方(19063)
- 制(17632)
- 贸(16933)
- 贸易(16926)
- 务(16798)
- 财务(16722)
- 财务管理(16679)
- 农业(16510)
- 易(16434)
- 理论(15953)
- 技术(15890)
- 企业财务(15820)
- 和(15405)
- 环境(14978)
- 划(13858)
- 银(13172)
- 机构
- 大学(343116)
- 学院(340112)
- 管理(138811)
- 济(131869)
- 经济(129074)
- 理学(121836)
- 理学院(120537)
- 管理学(118212)
- 管理学院(117615)
- 研究(110764)
- 中国(81294)
- 京(72450)
- 科学(71458)
- 财(59393)
- 农(56667)
- 所(54529)
- 业大(54216)
- 中心(51181)
- 研究所(50216)
- 财经(48268)
- 江(47962)
- 北京(44892)
- 农业(44647)
- 经(44139)
- 范(43800)
- 师范(43275)
- 院(41320)
- 经济学(38959)
- 州(38924)
- 技术(36435)
- 基金
- 项目(246007)
- 科学(193535)
- 基金(179746)
- 研究(175727)
- 家(158114)
- 国家(156883)
- 科学基金(135265)
- 社会(110146)
- 社会科(104429)
- 社会科学(104400)
- 省(96176)
- 基金项目(95691)
- 自然(90691)
- 自然科(88661)
- 自然科学(88635)
- 自然科学基金(87014)
- 划(81375)
- 教育(80947)
- 资助(74086)
- 编号(71086)
- 成果(55823)
- 重点(55081)
- 部(53653)
- 创(51661)
- 发(51583)
- 创新(48182)
- 课题(48038)
- 科研(48034)
- 教育部(45958)
- 大学(45543)
- 期刊
- 济(134857)
- 经济(134857)
- 研究(94292)
- 中国(61559)
- 学报(57804)
- 科学(51933)
- 管理(50098)
- 农(49579)
- 财(45843)
- 大学(43889)
- 学学(41250)
- 教育(35901)
- 农业(34657)
- 技术(30007)
- 融(24620)
- 金融(24620)
- 业经(22658)
- 财经(22484)
- 经济研究(21916)
- 图书(19251)
- 经(19173)
- 业(18115)
- 问题(17384)
- 科技(17315)
- 版(16382)
- 理论(16173)
- 技术经济(16033)
- 业大(15119)
- 实践(14949)
- 践(14949)
共检索到479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浩 张同健 任文举
公司并购是资本市场上一种主要的资产重组方式。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两种主要的公司并购方式。公司并购绩效主要受到并购方式、产权性质、期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并购规划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率高于要约收购的效率,同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绩效最高,国有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绩效次之,民营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绩效再次之,国有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效率最低。检验结果为证监会、公司股东、经理层、监事会、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决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兴华
本文旨在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作一比较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协议收购是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中具有效率性的制度安排,但这种交易制度在实践中难以保障并购交易的公平性;要约收购有利于改善并购交易的公平性,但现行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影响了并购交易效率。为提高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的有效性,现行的并购交易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其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有效配合。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协议收购 要约收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
强制要约 投资者保护 市场反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向德伟 宋彩霞 罗祥城
要约收购这种企业并购行为在西方资本市场上比较普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在调整要约收购标准、建立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修改要约收购的定价方式、实施反收购和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要约收购 法律规范 反收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苏明 徐利君
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造成的效率损失,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的错位使得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各异。营业税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正效应,而企业所得税则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在三大区域存在不同的效应。
关键词:
地方税收 区域经济 博弈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青 周伟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俭 刘思峰
实践表明,强制要约收购并不能为目标公司流通股股东提供实质性的利益保护。本文提出基于分类要约收购价格的非流通股可流通化的转换机制,意在提高收购人控制权共享收益,从而实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保护。
关键词:
强制要约收购 目标公司 控制权收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玲 曹军新
一、要约收购的法律规范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促进公司收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两年前证监会就开始酝酿《收购办法》,期间征求意见稿的草案曾几易其稿。此次推出的《收购办法》,重点是对上司公司要约收购的规定。我国对要约收购的规定,早在股票市场成立之初就有。1993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舒琦
目前中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我国对收购要约进行系统规范的专门法规,对以往立法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媛春
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最为主要的形式。文章以2000年~2003年期间发生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样本公司2000年~200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率较低,并且,协议收购的低效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交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个监管者应当予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协议收购 股权转让比例 交易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尚雪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项超
对中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协议收购初次公告之前存在超额收益,但没有要约收购显著;控制权转移时间与协议收购超额收益的关系是U型的,控制权转移时间越长,收购股东的财富损失就越大;协议收购中超额收益与目标公司的资产波动率正相关,与利息支出占比、资产规模负相关;市账比MTB并不是协议收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协议收购 控制权转移 资产波动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兆宏
协议收购是指投资者以协议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股权),以控制或兼并目标公司的行为。广义的协议收购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协议收购;2.对非公开发行股份(指发起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3.对公开发行股份但其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4.对上市公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收购。前两种收购一般由投资者直接与目标公司董事会进行接触商谈,大都由各国的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永红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制度在我国的现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规定的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造成损害。因此,立法机关应当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办法或条例,从而切实从程序上、信息披露制度上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协议收购 程序 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城乡信贷配给效率差异性测算
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出口波动的地区差异性及成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省际中职生均经费支出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不确定性对最终消费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阿根廷金融危机中银行差异性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出空间差异性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美国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议负面清单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分析
消费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细分行业的影响差异性——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