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7)
- 2023(8456)
- 2022(7162)
- 2021(6762)
- 2020(5845)
- 2019(13089)
- 2018(12806)
- 2017(24509)
- 2016(13107)
- 2015(14406)
- 2014(13867)
- 2013(13323)
- 2012(11805)
- 2011(10274)
- 2010(9774)
- 2009(8495)
- 2008(7753)
- 2007(6192)
- 2006(4760)
- 2005(3692)
- 学科
- 济(49816)
- 经济(49768)
- 管理(33985)
- 业(32718)
- 企(27261)
- 企业(27261)
- 方法(26950)
- 数学(24474)
- 数学方法(24113)
- 学(14253)
- 财(12985)
- 农(11946)
- 中国(11446)
- 业经(9620)
- 务(8647)
- 财务(8617)
- 财务管理(8599)
- 企业财务(8214)
- 贸(8062)
- 贸易(8059)
- 农业(8028)
- 易(7845)
- 地方(7792)
- 理论(7737)
- 技术(7690)
- 和(7273)
- 环境(7169)
- 制(6936)
- 划(6112)
- 银(5883)
- 机构
- 大学(172624)
- 学院(170586)
- 管理(68501)
- 济(68345)
- 经济(67187)
- 理学(60727)
- 理学院(60084)
- 管理学(58840)
- 管理学院(58521)
- 研究(54386)
- 中国(38600)
- 科学(35546)
- 京(34018)
- 农(29701)
- 财(29700)
- 业大(28797)
- 中心(26456)
- 所(25723)
- 财经(25171)
- 研究所(24183)
- 农业(23686)
- 经(23285)
- 江(23232)
- 经济学(22206)
- 范(21841)
- 师范(21554)
- 院(20492)
- 经济学院(20111)
- 北京(19867)
- 财经大学(19246)
- 基金
- 项目(131684)
- 科学(104547)
- 基金(98337)
- 研究(91431)
- 家(87449)
- 国家(86812)
- 科学基金(75275)
- 社会(59209)
- 社会科(56244)
- 社会科学(56231)
- 基金项目(52562)
- 省(51114)
- 自然(50948)
- 自然科(49823)
- 自然科学(49807)
- 自然科学基金(48907)
- 划(43487)
- 教育(42753)
- 资助(39206)
- 编号(35286)
- 重点(30179)
- 部(29161)
- 创(28052)
- 发(27545)
- 成果(26623)
- 科研(26504)
- 创新(26309)
- 国家社会(25507)
- 计划(25268)
- 教育部(25128)
共检索到224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汝力 卢向阳 刘璐 谢向丽 刘雄伟 范伟 周喜新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从烤烟品种G80不同成熟期(打顶当天及打顶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烟叶中鉴定出亲水性代谢物211种、亲脂性代谢物74种。共筛选出94个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类、糖类及糖苷类、脂类、胺类、生物碱类、苯丙酸类及衍生物、萜类、核苷酸和其他等9大类,其中L–苯丙氨酸、DL–苯丙氨酸、DL–酪氨酸、蔗糖和甘油酸为G80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发现,G80不同成熟期烟叶差异代谢物均显著富集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其代谢产物木脂素、苯丙酸、黄酮类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多酚类化合物在成熟后期大量积累,有助于增强烟叶的抗氧化能力和促进香气的形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汝力 卢向阳 刘璐 谢向丽 刘雄伟 范伟 周喜新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从烤烟品种G80不同成熟期(打顶当天及打顶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烟叶中鉴定出亲水性代谢物211种、亲脂性代谢物74种。共筛选出94个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类、糖类及糖苷类、脂类、胺类、生物碱类、苯丙酸类及衍生物、萜类、核苷酸和其他等9大类,其中L–苯丙氨酸、DL–苯丙氨酸、DL–酪氨酸、蔗糖和甘油酸为G80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发现,G80不同成熟期烟叶差异代谢物均显著富集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其代谢产物木脂素、苯丙酸、黄酮类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多酚类化合物在成熟后期大量积累,有助于增强烟叶的抗氧化能力和促进香气的形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益德 吕庚鑫 刘攀峰 赵培 杜红岩 杜兰英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杜仲雄花的代谢组学差异,为杜仲雄花高效利用以及规模化精准评价杜仲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测定河北安国、四川广元、河南新乡、河南洛阳和贵州遵义等5个代表性产地杜仲雄花的非靶向代谢组,利用XCMS、metaX等软件以及利用KEGG、PLANTCYC、HMDB等数据库进行代谢物的定量与注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不同雄花代谢组数据的比较,并筛选差异代谢成分。【结果】在ESI+和ESI-模式下,利用一级质谱信息分别注释到1 368个代谢物和899个代谢物,利用二级质谱信息在ESI+和ESI-模式下注释到212个代谢物和37个代谢物。不同产地杜仲雄花存在明显代谢物差异,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45个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以及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途径。河北安国、四川广元、河南新乡、河南洛阳、贵州遵义杜仲相较于其他产地种质分别筛选到22、18、12、5、13个差异代谢物。【结论】利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可在整体水平上揭示出不同产地杜仲雄花的代谢组学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杜仲雄花品质评价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荣琨 董宁光 农惠兰 王菡 滕维超 孟佳欣
【目的】探究黄色山楂和红色山楂成熟过程中果皮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模式,增加对山楂果皮呈色机理的认识,为果皮色泽定向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山楂‘金如意’(Crataegus pinnatifida Jinruyi)和红山楂‘软籽’(Crataegus pinnatifida Ruanzi)的果皮为试材,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2个品种5个生长时期果皮中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对不同果色品种果皮中积累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两个山楂品种果皮中共检测出130种类黄酮代谢物和49种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这些物质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内的山楂果皮中存在显著的种类及含量差异。‘软籽’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远高于‘金如意’山楂果皮,成熟期(S5)花青素化合物在红色山楂和黄色山楂果皮中的总含量分别为930.04和2.32μg·g-1,两个品种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相差约400倍。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是最主要的花青素成分,其在花青素代谢物总含量中占比高达95%以上。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显示,‘软籽’和‘金如意’S1—S3时期果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主要积累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均为叶黄素。S4—S5时期,两种山楂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逐渐扩大,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新黄质、α-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在‘金如意’果皮中大量积累,其含量高于‘软籽’山楂。【结论】花青素积累是导致‘软籽’山楂果皮在成熟期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是‘金如意’山楂发育后期黄色加深的主要原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积累是造成山楂果皮颜色差异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丹 童宇航 赵彦贝 张林玉 王梓煦 李庆卫
[目的]探讨主要产区素心蜡梅次生代谢物组分,通过筛选和分析河南鄢陵和重庆北碚素心蜡梅的差异次生代谢物及其差异代谢途径,为蜡梅的道地产区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两个产地盛花期的样本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1)两个产地的样本中共鉴定出2 175种次生代谢物,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13类,其中黄酮类物质种类占比最大,共387种,其次是酚酸类、脂质、生物碱、萜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醌类、鞣质和甾体。2)相比于重庆素心蜡梅,河南素心蜡梅共有61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346种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上调,包括79种酚酸类,52种黄酮,38种生物碱,32种有机酸,27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4种萜类,8种脂质,7种醌类,7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38种其他类。3)根据KEGG注释,129种差异代谢物被注释至83条代谢途径。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通路的差异代谢物富集较多,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二萜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5条代谢通路富集显著。[结论]两个主产区素心蜡梅中共检测到2 175种次生代谢物,不同产区素心蜡梅在次生代谢物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包括61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在酚酸类和黄酮类。其中,杜仲脂素A和七叶树碱是区分两个主产区素心蜡梅的关键标志物。苯丙烷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体等通路的差异代谢物较多,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二萜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富集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卫群 陈良存 甄焕菊 石永春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烤烟成熟过程中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转化酶(Inv)活性,研究了无机氮肥的追期和追量对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片碳氮代谢强度及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上、下部叶片成熟过程中,NR和Inv活性下降;随追氮时期推迟或追氮量增加,下部叶NR和Inv活性提高,Inv/NR降低,Inv/NR曲线峰值延后;在移栽后30d内或追氮量低于总施氮量30%时,随追氮时期推迟或追氮量增加,上部叶NR活性、Inv活性、Inv/NR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于移栽后30d追肥,追氮量30%,最有利于上、下部叶成熟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协调和适时转化。
关键词:
追肥 烤烟 硝酸还原酶 转化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申树林 刘涛 邹焱 顾怀康 何轶 尹能文 孙夫军 曹廷茂 喻奇伟 陈秀娥 李成 李彩斌 曲存民
【目的】探究毕节市烟草公司选育的地方烤烟品种韭菜坪2号与对照品种云烟87在毕节地区种植的代谢差异,为后续揭示韭菜坪2号烟叶香型风格特征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对照材料,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毕节市赫章县3个烟叶产区(达依、可乐、铁匠)的云烟87与韭菜坪2号新鲜烟叶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在烟叶样本中共检测到1 880个离子峰,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烟叶产区的韭菜坪2号与云烟87均具有显著的代谢差异。以差异倍数大于2,t检验的p值低于0.05为标准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各产区差异离子数量排序为达依>可乐>铁匠。同时鉴定到46个离子峰在3个产区的韭菜坪2号中积累量升高,49个离子峰在3个产区的韭菜坪2号中积累量降低。进一步在韭菜坪2号积累量升高的离子中鉴定到1种类黄酮代谢物M_9637[木犀草素7-(6’-丙二酰糖苷)]。对2个烟叶品种进行酚酸、类黄酮的广泛靶向代谢分析发现,两种类黄酮物质(异属李素和槲皮素)在韭菜坪2号中具有积累量升高的趋势。对降烟碱与尼古丁的分析发现,两种代谢物在韭菜坪2号中均表现出积累量降低的趋势。【结论】对毕节市赫章县3个烟叶产区的韭菜坪2号和云烟87新鲜烟叶代谢组比较分析表明,韭菜坪2号烟叶中类黄酮代谢水平高于云烟87,烟碱类物质代谢水平低于云烟87。上述两类物质的积累差异可能是韭菜坪2号烟叶香型风格特征形成的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娅北 王廷贤 郑小雨 白金莹 周中宇 赵东方 赵贵斌 邱坤
【目的】分析不同烤烟品种成熟过程中木质素及保水性变化,为揭示烤烟品种特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秦烟96、K326和中烟100中部烟叶为材料,测定了打顶后不同成熟时间烟叶的木质素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酰CoA连接酶(4CL)、香豆酸3-羟化酶(C3H)和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以及烟叶的保水力和相对含水量变化。【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打顶后成熟过程中保水力及相对含水量各时期均表现为K326最高,秦烟96次之,中烟100最低;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打顶后成熟过程中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本表现为K326含量最高,秦烟96次之,中烟100最低;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打顶后成熟过程中的PAL活性呈先缓慢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4H、4CL和CAD活性呈先降低后缓慢升高而后再降低的变化趋势,C3H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烟叶木质素含量与保水力和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AL、C4H和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CL和C3H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较高的PAL和CAD活性是木质素含量增加的酶学基础,烟叶木质素含量高低可以作为衡量烤烟品种烟叶保水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
烤烟品种 木质素代谢 酶活性 保水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营 杨锦鹏 余君 李楠芬 杨荣洲 汪社亮 丁广大 杨春雷 徐芳森
为探究雪茄烟叶自然晾制过程中青色斑点(简称"青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代谢差异,提高茄衣烟叶外观品质,改进晾制技术,以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烟叶"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的代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青斑"部位叶绿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大量未分解的叶绿素和绿原酸在晾制末期沉积是"青斑"形成的生理基础;"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间,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显著差异;绿原酸和二氢玉米素可作为"青斑"形成过程的化学标记物,晾制过程中可检测其含量高低来监测是否会出现"青斑";烟叶变黄期晾房湿度骤降且波动过大,可能是形成"青斑"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采用湿度可控晾房晾制并适当提高变黄期湿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青山 王传义 谭效磊 许家来 杨举田 刘莉 朱先志 张玉琴 徐秀红
为了探索田间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特征以及与SPAD值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反射率、位置变量、面积变量和植被变量等光谱参数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确定高光谱参数与SPAD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在可见光范围内(480680 nm),反射率逐渐升高,尤其在500660 nm范围内,反射率对于不同成熟度的烟叶有较好的"区分效应"。在近红外区域,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的反射率大体呈现减小的趋势。烟叶的红边面积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蓝边面积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不断增大;SD
关键词:
烟叶 成熟度 高光谱 SPAD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向东 汪文杰 顾会战 张晓娟
通过测定分析雪茄外包烟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其叶绿素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遮荫条件下雪茄外包烟烟叶成熟过程中光合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均下降,qP呈双峰曲线变化,NPQ则随着叶片的衰老逐步下降;而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量子产量也呈双峰曲线变化。成熟后期,qP、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量子产量仍较大。
关键词:
遮荫 雪茄外包烟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维 崔国民 赵高坤 孙永华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适熟的烟叶,容易烘烤,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适熟烟叶在烤后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与各种化学成分的合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都优于其他成熟度烟叶.
关键词:
成熟度 产值量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龙飞 宋朝鹏 贺帆 段史江 王涛 王梅 宫锦 宫长荣
为准确判定烟叶采收成熟度,以不同成熟度中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颜色特征值(色调、饱和度、亮度)和5个纹理特征值(角二阶矩、相关度、熵、对比度、逆差距)进行优化,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烟叶成熟度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前4个主成分可综合反映3个颜色特征值和5个纹理特征值的分级信息,实现了参数的优化;在图像信息主成分因子数为4,中间节点数为16时,该识别模型最佳,模型平均识别率为93.67%,表明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烤烟鲜烟叶成熟度的检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烤烟 成熟度 机器视觉 BP神经网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晓 郭玉双 刘红峰 杨冬梅 赵二卫 王志红 史跃伟 王轶
以抗赤星病的净叶黄和感赤星病的NC89、长脖黄的不同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析成熟期不同抗性烤烟品种叶片的氮转运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成熟,3个品种质外体NH+4的浓度均逐步增大,长脖黄、NC89质外体NH+4的浓度显著大于净叶黄;3个品种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急剧下降,净叶黄的GS活性极显著大于NC89和长脖黄;3个品种的总氮含量和叶片组织NH+4浓度明显下降,长脖黄、NC89具有较高的氨气补偿点,极显著高于净叶黄.可见:不同赤星病抗性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的氮运转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叶片的氮素再利用能力大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以叶片质外体氨挥发形式损失的氮素多于抗病品种.
关键词:
烤烟 质外体 氮运转 烟草赤星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于建春 程玉渊 王玉胜
以河南产烤烟为试材,研究了烤烟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结果显示: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随烤烟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如3-甲基2-乙酰苯酚、香叶基香叶二烯、(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二醇、10异丙基-3,7,13-三甲基-2,6,11,13-十四碳四烯1醇、巨豆-4,6(E),8(E)-三烯酮-3、十四碳酸等,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烟碱、十六碳酸、(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11-三醇、(1S,2E,4R,6R,7E,11S)8,11氧撑-2,6,12-西柏三烯4醇等香气成分含...
关键词:
烤烟 烟叶 成熟度 香气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