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5)
- 2023(16510)
- 2022(14397)
- 2021(13397)
- 2020(11421)
- 2019(26134)
- 2018(25860)
- 2017(49984)
- 2016(27266)
- 2015(30538)
- 2014(30201)
- 2013(29574)
- 2012(26641)
- 2011(23781)
- 2010(23520)
- 2009(21248)
- 2008(20430)
- 2007(17464)
- 2006(14901)
- 2005(12346)
- 学科
- 济(105047)
- 经济(104931)
- 管理(76716)
- 业(73075)
- 企(61082)
- 企业(61082)
- 方法(54709)
- 数学(48589)
- 数学方法(47806)
- 农(28129)
- 财(25843)
- 中国(25532)
- 学(23160)
- 业经(22889)
- 贸(19478)
- 贸易(19471)
- 地方(19316)
- 易(18930)
- 农业(18399)
- 理论(18170)
- 技术(17093)
- 务(17049)
- 财务(16964)
- 财务管理(16932)
- 制(16406)
- 环境(16119)
- 和(16105)
- 企业财务(15999)
- 划(14481)
- 银(13826)
- 机构
- 学院(377895)
- 大学(377600)
- 管理(151506)
- 济(145714)
- 经济(142696)
- 理学(133812)
- 理学院(132359)
- 管理学(129439)
- 管理学院(128796)
- 研究(120955)
- 中国(87522)
- 科学(79843)
- 京(78733)
- 农(67543)
- 业大(63350)
- 财(62972)
- 所(60442)
- 研究所(56094)
- 中心(55878)
- 农业(53728)
- 江(52532)
- 财经(52426)
- 北京(48516)
- 经(47996)
- 范(47752)
- 师范(47124)
- 院(44340)
- 经济学(43754)
- 州(42412)
- 技术(41270)
- 基金
- 项目(274676)
- 科学(214922)
- 基金(199709)
- 研究(191980)
- 家(177084)
- 国家(175668)
- 科学基金(150733)
- 社会(119905)
- 社会科(113751)
- 社会科学(113719)
- 省(108146)
- 基金项目(106391)
- 自然(102495)
- 自然科(100200)
- 自然科学(100172)
- 自然科学基金(98330)
- 划(91515)
- 教育(89684)
- 资助(83310)
- 编号(77310)
- 重点(61582)
- 成果(59508)
- 部(59412)
- 创(57398)
- 发(57261)
- 科研(53732)
- 创新(53566)
- 课题(52695)
- 计划(52253)
- 大学(50752)
- 期刊
- 济(144012)
- 经济(144012)
- 研究(98833)
- 学报(67524)
- 中国(64548)
- 农(59451)
- 科学(59177)
- 管理(52960)
- 大学(50480)
- 学学(48154)
- 财(46637)
- 农业(41346)
- 教育(38736)
- 技术(33727)
- 融(25665)
- 金融(25665)
- 业经(25093)
- 财经(24241)
- 经济研究(24176)
- 业(21734)
- 经(20687)
- 科技(19601)
- 版(19056)
- 问题(18790)
- 业大(18609)
- 理论(18490)
- 统计(18400)
- 技术经济(18008)
- 图书(17474)
- 实践(17129)
共检索到51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光荣 姜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石油价格存在杠杆效应,并采用非线性高斯随机场动态模型,考察石油价格波动对GDP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对GDP波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对产出存在明显的滞后冲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薇 齐中英
以2000~2008年我国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的正负冲击角度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进口价格之间的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结构VAR(SVAR)模型对我国进口价格受到的油价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其次用移动平均形式的SVAR模型分析不同油价冲击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对进口价格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同期经济需求上涨推动进口价格有较大涨幅;而油价下跌时进口价格跌幅较小,甚至与油价波动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经济需求增加造成的。因此,研究石油价格对进口价格水平的动态传导关系,要区分油价冲击形式,这一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针对油价正负冲击的不同影响来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小宇 周锦岚 赵世舜
本文将石油作为生产原料和消费品分别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构建了包含石油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混频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进而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和石油消费偏好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石油价格上涨推动生产边际成本上升,短期内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期内会导致产出下降,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负向影响。为增强中国宏观经济抵御国际原油市场风险的能力,应当不断增强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降低中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此外,正向的家庭石油消费需求冲击,不仅对家庭的消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还通过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考虑到现阶段石油消费偏好冲击对经济增长仍存在积极效应,在推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应妥善处理能源、环境与经济三者间关系。
关键词:
石油依赖度 混频数据 贝叶斯估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纯
本文在分析1973年以来石油期货价格和石油供给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主要对影响石油期货价格的金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石油价格影响变量(石油期货价格、石油供给、套利基金合约、美元基础货币、美元汇率)的VAR模型,分析这些变量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针对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同时提出了应对石油价格金融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宇 张蕾
本文基于国际石油价格和9个主要石油进口国2004—2021年主权债券收益率数据,利用TVP-VARDY方法构建网络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主权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总需求冲击、预防性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不同类型石油价格冲击对不同国家主权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差别较大,且主要集中在与需求相关的冲击上;第二,石油价格冲击对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具有时变性,溢出效应的大小与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有关;第三,石油价格冲击的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板块集聚特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维护主权债券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凯威
本文通过构建石油价格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双虚拟变量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汇率波动与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与物价水平、消费、石油价格和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石油价格上涨与汇率升值对我国GDP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石油价格及汇率改革显著地影响石油价格与汇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因此,本文深入分析石油价格与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价格 汇率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双 冯成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国际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景气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文章利用GARCH族模型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有:(1)国际油价残差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更接近于t分布;(2)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高阶ARCH效应;(3)国际油价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向冲击会增强其波动性;(4)国际油价波动具有短期成分和长期成分,短期成分会收敛到零,而长期成分会缓慢收敛到稳定的波动率上;(5)中国制造业景气会影响国际油价波动,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国际油价 波动性 GARCH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明 宋潇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DSGE模型并利用1999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冲击对于产出的负向作用更大,导致货币当局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去迅速缓解产出受到的反向冲击,但通货膨胀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出现产出与通胀"双增长"情况。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为了稳定产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稳定各经济变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于栋 王静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国内CPI越来越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我国CPI变化机理的基础上,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分离了石油价格波动和CPI变动的周期性成份和趋势性成份,并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测算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的滞后期和程度,最后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敏 王丹丹 王琴梅
本文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运行轨迹及其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布伦特(Brent)石油期货价格和我国CPI指数,通过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导致我国CPI指数变动的GranGer原因,其对我国CPI的影响效果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减缓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敏 王丹丹 王琴梅
本文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运行轨迹及其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布伦特(Brent)石油期货价格和我国CPI指数,通过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导致我国CPI指数变动的Granger原因,其对我国CPI的影响效果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减缓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农 危结根
在假设 OPEC为石油价格制定者、其他石油生产国为油价接受者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动态理论模型 ,通过石油产量的调控将油价稳定在给定区间内 ,考察 OPEC定价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OPEC定价策略的可行性是存在的 ,但有效性对于仅仅依靠原油出口获取收益的成员 ,并未得到理论的证明。这种定价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本文通过对油价上涨原因、背景和 OPEC定价策略的分析 ,得出这次油价的上涨不过是油价由低调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超常失控现象的结论。面对世界油价的波动 ,我国有必要在破除石油行业垄断的同时 ,建立国家的石油储备体系与价格调控体系 ,通过国际市场的石油吞吐 ,达到稳定国内油价...
关键词:
定价策略 可行性 有效性 履约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乃堃 齐中英
以1980-2008年的美国、欧盟15国和中国为研究样本,从油价冲击来源角度对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甚至两者并行不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滚动VAR方法对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SVAR模型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且近10年油价波动主要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推动的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由于石油强度下降、低通货膨胀环境等原因,两者负相关性逐渐减弱;经济需求冲击推动油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冲击的经济拉动作用大于油价上涨带来的负向作用,油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会呈同向变化,这一结果在三个经济体中均得到了验证。因此,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要区分油价冲击来源,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确定油价上涨应对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2003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由于石油在工业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本文在对我国石油需求与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投资、贸易、物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规避国际石油波动风险提出对策。
关键词:
石油需求 石油供给 石油波动 油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