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8)
2023(13153)
2022(11078)
2021(10272)
2020(8419)
2019(19610)
2018(19422)
2017(37494)
2016(20072)
2015(22538)
2014(22347)
2013(21789)
2012(20078)
2011(18182)
2010(18102)
2009(16376)
2008(15641)
2007(13560)
2006(11832)
2005(10344)
作者
(56175)
(47062)
(47029)
(44282)
(30004)
(22467)
(21217)
(18354)
(18070)
(16690)
(16223)
(16025)
(15020)
(14764)
(14463)
(14366)
(14025)
(13683)
(13634)
(13563)
(11696)
(11467)
(11434)
(10932)
(10693)
(10636)
(10409)
(10118)
(9523)
(9246)
学科
(89190)
经济(89108)
管理(54477)
(54186)
(43107)
企业(43107)
方法(40532)
数学(36134)
数学方法(35480)
中国(24720)
(23751)
地方(21206)
业经(19802)
(18702)
农业(16329)
(15814)
(15694)
贸易(15681)
(15139)
理论(14085)
(13742)
(13522)
银行(13490)
环境(13443)
(13416)
金融(13414)
(12995)
(12753)
技术(12569)
(11943)
机构
学院(283221)
大学(279449)
(116506)
经济(114314)
管理(110894)
理学(96469)
理学院(95411)
管理学(93269)
研究(93236)
管理学院(92753)
中国(69760)
(58340)
科学(57400)
(51404)
(45936)
(45307)
中心(42988)
研究所(42056)
财经(41594)
业大(41585)
(41158)
(37823)
(37818)
师范(37423)
北京(36339)
经济学(35862)
农业(35407)
(34138)
(33221)
经济学院(32360)
基金
项目(195285)
科学(155616)
基金(142431)
研究(142053)
(124266)
国家(123235)
科学基金(107028)
社会(90595)
社会科(85982)
社会科学(85961)
(77638)
基金项目(74895)
自然(70056)
自然科(68545)
自然科学(68527)
自然科学基金(67259)
教育(66926)
(65164)
资助(58741)
编号(57475)
(45219)
成果(44893)
重点(44376)
(42958)
(41462)
课题(39963)
创新(38694)
科研(37767)
国家社会(37457)
教育部(37158)
期刊
(126665)
经济(126665)
研究(79643)
中国(52831)
管理(41945)
学报(41650)
(41248)
科学(40191)
(37738)
大学(32630)
教育(32333)
学学(30821)
农业(28687)
技术(27893)
(24897)
金融(24897)
业经(22785)
经济研究(21327)
财经(19767)
(16996)
问题(16098)
(15289)
统计(15173)
商业(14499)
技术经济(14312)
(13627)
(12933)
资源(12665)
科技(12554)
理论(12537)
共检索到408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富良  徐涛  
在非线性定价模式下,现有的"消费量陷阱"理论认为,当理性的消费者面对企业的非线性定价策略进行消费量的选择时,在其选择结果中会形成一个"陷阱"区域,任何消费者选择的消费量都不会落入该区域内,这将导致福利的损失。但在现实中,当我们对中国移动公司的非线性定价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并不能直观地观察到"消费量陷阱"的存在,消费者所选择的消费量呈连续分布的状态,这个观测结果与原有理论的结论相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消费量陷阱"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它依赖于特定的消费者决策路径,而现有模型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这才得出了片面的结论,本文分析了三类不同的消费者决策路径下"消费量陷阱"的具体情况,对原有模型做了一些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勋  
本文对“产量陷阱”概念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消费量陷阱”概念,证明了消费量陷阱与社会福利的变化方向相同,因而,存在消费量陷阱是实施非线性定价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全球通和神州行两种计费方式作为消费者面临的整体价格条件,定义了边际价格折线,进而定义了二阶非线性定价、三阶非线性定价;以消费量陷阱和边际价格折线为基础,定义了分界点、分界线,进而建立了线性最优定价模型、改进的二阶非线性最优定价模型和改进的三阶非线性最优定价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Kapetanios等(2006)假定阈值协整向量已知,在误差校正模型中使用指数函数刻画非线性调节效应,并使用FNEC统计量检验非线性阈值协整。本文基于Kapetanios等(2006)的模型设定,将阈值协整向量由已知扩展为未知,并借鉴Hansen和Seo(2002)的方法估计阈值协整向量和构造F*NEC统计量检验非线性阈值协整。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估计的阈值协整向量具有近似无偏、对称的分布和相对较高的精度,并且其随样本容量的变化特征符合一致性。进一步,在有限样本下,F*NEC与FNEC的水平扭曲没有显著差异,但FN*EC的检验势高于FNEC。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建安  
资金是影响小微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现行税制下,当企业利润超过税率分界点以上一定区间时,会存在纳税人应纳税总收入增加但税后净收入反而下降,即"税收陷阱"现象。文章推导和构建了测度"税收陷阱"的通用理论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有效节税及积累资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晓倩  范超  
本文围绕一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保障、科技与研发、城市发展和能源5个方面共选取40个解释变量,以人均GNI为被解释变量,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弹性网模型对18个跨越和9个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国经济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主要从以下5方面着手:在经济方面,鼓励出口和对外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控制通货膨胀;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在科技与研发方面,重视高端人才培养,鼓励创新研发;在城市发展方面,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区域均衡发展;在能源方面,降低CO_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扬  张钦礼  于凤玲  
中国作为稀土产业大国,其稀土在生产、消费等方面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文章运用BP神经网络和Markov模型相互耦合来预测中国稀土的消费量,并把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相比较,从而得出这种耦合预测方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使结果更为精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以微观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中常使用两个基本模型来分析消费和资本积累的优化问题:其一是拉姆齐(1928年)提出的无限期界模型;其二是萨缪尔森(1958年)和戴蒙德(1965年)提出的交叠世代模型。在交叠世代模型中,每个人的生存两期——青年和老年。任何时点上,经济由两代人组成:时刻t出生的“年青人”在t期劳动;而在t+1期成为“老年人”不再提供劳动。但所设的离散模型,由于时间跨度为“期”间长而使得在分析上难以处理,于是,又推出连续时间模型。而在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中,假设每个人生存无限期,而且在任何时点上每个人都要提供劳动。本文意在结合两个基本模型的假设,构造一个扩展的无限期界模型,包括以拉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贾涛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使用两个以微观为基础的基本模型来分析消费和投资的优化问题:其一是拉姆赛提出的无限期界模型;其二是萨缪尔森和戴蒙得提出的世代交叠模型。结合这两个基本模型的假设,可以构造一个扩展的无限期界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分析,我国需求的支撑重心要逐步从过分倚重固定资产投资,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均衡支撑过渡;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应从目前的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双轮驱动型转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源昌  汪来喜  罗小明  
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本文引入会计指标市盈率、技术指标换手率,对标准F-F三因子模型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改进。实证结果表明,标准F-F三因子定价模型基本能解释中证100样本股相应组合的周回报率,但效果不是很好;换手率高低对组合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并不优于标准模型,但换手率与市盈率同时进入模型,却能有效提高周收益率的解释,是一个基本适合中国股市的资产定价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帆  
本文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种量化识别方法并检验了该概念的存在性。在增长收敛模型中,本文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β条件收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成立。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收敛系数与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速的提升呈现递减态势,"自持"增长效应明显。通过计算实际增速与模型预测增速的残差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识别,证实其存在性并发现中低收入国家更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排除短期波动与小型冲击的影响,并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异质性,识别结果也与经验事实高度相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天贵  邓文平  
我国煤炭消费量序列是一组依赖于时间变化的随机变量,可用ARIMA模型予以近似描述。文章运用1965~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数据建立了ARIMA(2,1,4)模型,经诊断检验与实证检验发现,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我国煤炭消费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07~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不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科学的煤炭消费量预测结果可为国家合理规划煤炭生产和进出口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粤  
基于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单因子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由于其表达形式简洁、数值模拟简单,被业界广泛应用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但单因子模型对损失分布的刻画粗糙,无法充分估计尾部风险。使用基于损失分布特征函数的多因子模型对资产池的损失分布进行精细化的建模,在不增加参数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损失分布构建的准确性。另外,对于目前我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单一标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给出了具有解析解的定价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利  刘健  余坤勇  
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是进行林分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构建模型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各分量模型与总量模型之间不相容.本研究根据闽江流域杉木林分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从模型相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各分量的代数关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林分各分量的相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各种林分非线性模型;本研究所构建的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且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庆光  
根据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现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时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一些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管福泉  
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别利用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差异和变动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