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9)
- 2023(14557)
- 2022(12826)
- 2021(11903)
- 2020(9940)
- 2019(22945)
- 2018(22570)
- 2017(44137)
- 2016(23482)
- 2015(26400)
- 2014(26139)
- 2013(25657)
- 2012(23226)
- 2011(20732)
- 2010(20297)
- 2009(18269)
- 2008(17233)
- 2007(14671)
- 2006(12400)
- 2005(10358)
- 学科
- 济(96441)
- 经济(96345)
- 管理(67968)
- 业(65136)
- 企(54258)
- 企业(54258)
- 方法(48166)
- 数学(42388)
- 数学方法(41820)
- 农(25402)
- 财(24055)
- 中国(22878)
- 业经(21857)
- 贸(20431)
- 贸易(20425)
- 易(19942)
- 学(19579)
- 地方(19289)
- 农业(17015)
- 技术(16181)
- 环境(15393)
- 理论(15340)
- 务(15223)
- 财务(15149)
- 财务管理(15115)
- 制(14802)
- 和(14609)
- 企业财务(14303)
- 产业(14026)
- 出(13243)
- 机构
- 大学(327468)
- 学院(326524)
- 管理(135601)
- 济(132338)
- 经济(129715)
- 理学(119411)
- 理学院(118211)
- 管理学(116014)
- 管理学院(115443)
- 研究(103172)
- 中国(74838)
- 京(68157)
- 科学(64404)
- 财(57598)
- 业大(49997)
- 农(49836)
- 所(49248)
- 中心(47774)
- 财经(47735)
- 研究所(45409)
- 江(44791)
- 经(43694)
- 北京(42137)
- 范(41565)
- 师范(41152)
- 经济学(40348)
- 农业(39117)
- 院(38320)
- 经济学院(36785)
- 州(36662)
- 基金
- 项目(237163)
- 科学(187867)
- 基金(174100)
- 研究(172332)
- 家(151233)
- 国家(150053)
- 科学基金(130730)
- 社会(109755)
- 社会科(104276)
- 社会科学(104251)
- 基金项目(92936)
- 省(92196)
- 自然(85867)
- 自然科(83913)
- 自然科学(83895)
- 自然科学基金(82388)
- 教育(78907)
- 划(77303)
- 资助(71787)
- 编号(69604)
- 成果(53721)
- 重点(52487)
- 部(52349)
- 发(50475)
- 创(49731)
- 课题(46587)
- 创新(46363)
- 国家社会(45574)
- 科研(45551)
- 教育部(45287)
- 期刊
- 济(132708)
- 经济(132708)
- 研究(89932)
- 中国(53735)
- 学报(50653)
- 管理(48084)
- 科学(46836)
- 农(43975)
- 财(42926)
- 大学(39285)
- 学学(37068)
- 教育(31974)
- 农业(31333)
- 技术(30012)
- 业经(23014)
- 融(22247)
- 金融(22247)
- 财经(22165)
- 经济研究(21856)
- 经(18984)
- 问题(17862)
- 图书(16884)
- 技术经济(16426)
- 科技(16317)
- 业(15758)
- 理论(15534)
- 统计(14909)
- 版(14810)
- 商业(14539)
- 实践(14314)
共检索到449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李恒川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文章结合LMDI分解方法,构建了我国产业系统的熵变理论,用2000~2011年我国产业部门的数据对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验证了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理论,另一方面解释了对我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劳动力投入、原材料投入和中间部门技术进步,为指导产业减排目标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恒川 路正南
产业系统具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以存在涨落的耗散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可以构建我国产业系统的嫡变理论.从产业系统嫡变路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产业系统的减排途径。产业系统嫡主要用于说明产业系统状态.产业系统嫡值不能体现产业系统嫡变的情况.所以为了探寻产业系统嫡变路径.需要运用层级因素分解技术对非期望产出率嫡变进行两层分解。使用基于ka^va等式的LMDI分解法对非期望产出率嫡变进行第一层分解.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嫡变、非期望产出强度嫡变和期望产出率嫡变.再参考ka^va等式的形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因素分析的要素依据.对第一层分解出的因素进行第二层分解.梳理从最终产品需求以及中间技术变化出发.经由产出结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琴
审计对象的遴选决定着如何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在审计对象遴选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负面效益以及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为了解决有限的国家审计资源与日益扩大的审计业务之间的矛盾,提高国家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整合SBM-Undesirable模型和信息熵的原理建立了国家审计对象遴选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同时通过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经济主体的规模反映经济主体的风险,不仅能更全面地度量经济主体,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识别审计对象的效率和风险、增强审计对象遴选过程的科学性、提高遴选工作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安立仁 师萍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杰新 唐德才 吉中会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环境规制有效省市在布局上表现出较强的东部、西部"双边效应",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效省市逐渐转为无效,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规制又重新变为有效,而东部沿海一直处于有效状态;从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两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规制有效省份越来越多,"两极效应"又逐渐减弱;由变异系数检测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差异程度仍然较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两阶段视角,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在两个子阶段的转化情况,创新性地构建具有非期望中间产出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中间产出网络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4年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全局及阶段生态效率整体偏低,考察期内全局生态效率均有效的省份仅占13.3%,省际间生态效率差异比较明显;中国生态效率空间格局与经济空间格局类似,阶段生态效率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总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全局生态效率不存在明显的收敛特征,省际间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两阶段视角,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在两个子阶段的转化情况,创新性地构建具有非期望中间产出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中间产出网络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4年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全局及阶段生态效率整体偏低,考察期内全局生态效率均有效的省份仅占13.3%,省际间生态效率差异比较明显;中国生态效率空间格局与经济空间格局类似,阶段生态效率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总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全局生态效率不存在明显的收敛特征,省际间生态效率差距在不断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山 徐雪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流转不畅会造成的土地产出损失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738户农户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和基于多值处理效应模型的平均处理效应(ATE)估计法,测度了农户的流转意愿对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想"流出"或"流入"土地而不得,会造成明显亩均产量下降和单位土地产出损失;如果农户能够通过流转获得理想规模的土地,土地产出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应加快消除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屹同 张东
文章通过协整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总体投资效率与投资增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投资增速加快的粗放型增长格局下,投资效率表现为不断下降。不同产业中投资增速对投资低效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投资增速为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增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要结合经济发展的程度和产业格局,合理调整投资增速及要素投入结构,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向可持续的高效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词:
投资效率 ICOR 投资增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豆建民 汪增洋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产出率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造成就业密度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城市净集聚效应为负和资本劳动比不断攀升,说明城市资本投入是低效率的;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用地面积、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土地产出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付永虎 袁承程
土地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针对以往土地利用结构评价中忽略环境产生的非期望产出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真实性问题,以大都市城郊的上海青浦区为例,宏观上,运用信息熵模型对该区2005~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进行评价;微观上,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测算青浦区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为寻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改善途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时序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2)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变化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W"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的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递减格局;(3...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跃庆
转变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首都经济大学经济学教授张跃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资金产出率不断下降的不利局面进入2015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浙江坚持和深化"八八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834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增长8.2%,高出全国同期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2014年以来逐季上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浙江省金融业也积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发展机遇,加大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海荣
我看“土地产出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经济所所长秦海荣翻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辞典、手册,都没能找到对“土地产出率”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只查到一些近似的概念,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土地效益”、“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率”等。尽管如此,却也在不停的翻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娟 郑一 王学军 吴鑫 田勇
资源产出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提出一种指标分解的思路,将资源产出率分解成体现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软实力"指标和体现循环经济技术水平的"硬实力"指标。将该思路用于资源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对太钢、宝钢和首钢等代表性企业进行了资源产出率的实证分析,揭示了钢铁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5-2012年间,钢铁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存在显著波动。对于钢铁行业整体,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主要由"硬实力"决定,并且受宏观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而铁矿石产出率主要由"软实力"决定。在个体企业层面,三家企业的各项资源产出率主要由其循环经济"软实力"决定,其中宝钢和首钢的"软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