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0)
- 2023(13555)
- 2022(11980)
- 2021(11337)
- 2020(9529)
- 2019(22259)
- 2018(22135)
- 2017(43448)
- 2016(23341)
- 2015(26405)
- 2014(26203)
- 2013(25544)
- 2012(23007)
- 2011(20415)
- 2010(20285)
- 2009(18201)
- 2008(17285)
- 2007(14685)
- 2006(12492)
- 2005(10308)
- 学科
- 济(91580)
- 经济(91483)
- 管理(67342)
- 业(63967)
- 企(54336)
- 企业(54336)
- 方法(48812)
- 数学(43259)
- 数学方法(42517)
- 农(23256)
- 财(22421)
- 中国(21667)
- 业经(19897)
- 学(19044)
- 地方(17155)
- 理论(16772)
- 贸(15733)
- 贸易(15726)
- 农业(15622)
- 易(15288)
- 务(15153)
- 财务(15071)
- 财务管理(15040)
- 技术(14918)
- 和(14643)
- 企业财务(14218)
- 环境(13944)
- 制(13941)
- 划(12728)
- 银(11656)
- 机构
- 学院(322109)
- 大学(321735)
- 管理(133564)
- 济(124356)
- 经济(121725)
- 理学(117799)
- 理学院(116586)
- 管理学(114097)
- 管理学院(113533)
- 研究(98704)
- 中国(71397)
- 京(66742)
- 科学(63046)
- 财(54414)
- 业大(49475)
- 农(48711)
- 所(47595)
- 中心(45750)
- 财经(45354)
- 研究所(43985)
- 江(43890)
- 范(41543)
- 经(41433)
- 北京(41238)
- 师范(41145)
- 农业(38257)
- 经济学(37060)
- 院(36413)
- 州(36167)
- 技术(34716)
- 基金
- 项目(232589)
- 科学(183634)
- 基金(169418)
- 研究(168790)
- 家(147260)
- 国家(146078)
- 科学基金(127176)
- 社会(104982)
- 社会科(99555)
- 社会科学(99527)
- 省(91375)
- 基金项目(90340)
- 自然(85040)
- 自然科(83133)
- 自然科学(83115)
- 自然科学基金(81578)
- 教育(79346)
- 划(76736)
- 资助(70726)
- 编号(69534)
- 成果(54088)
- 重点(51596)
- 部(51067)
- 创(48820)
- 发(48476)
- 课题(46920)
- 创新(45421)
- 科研(44887)
- 教育部(44218)
- 大学(43926)
- 期刊
- 济(123892)
- 经济(123892)
- 研究(86917)
- 中国(52793)
- 学报(49887)
- 管理(47300)
- 科学(46155)
- 农(42877)
- 财(40885)
- 大学(38421)
- 学学(36286)
- 教育(36276)
- 技术(31047)
- 农业(30390)
- 融(21959)
- 金融(21959)
- 业经(21488)
- 财经(20904)
- 经济研究(20308)
- 经(17723)
- 图书(16577)
- 问题(16050)
- 技术经济(15886)
- 科技(15828)
- 业(15570)
- 统计(15333)
- 理论(15198)
- 版(14651)
- 商业(14199)
- 实践(14113)
共检索到43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凯威
文章以加成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非对称ARDL模型,以1991—2013年为区间,通过边限协整t检验、F检验及Wald检验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在长、短期内都有显著的非对称性;本币贬值对消费者价格上升的影响大于同等程度升值对价格下降的影响;对称ARDL与非对称ARDL中的汇率与消费者价格均有协整关系,但前者忽略了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高估了汇率传递,使建立在对称ARDL基础上的通货膨胀预测存在严重偏误,影响了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非对称ARDL 边限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啟仁
出口厂商根据汇率历史波动频率预期汇率升值或贬值的持续性,进而采取不同的调价策略,这造成汇率对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等7国对美国出口价格等面板数据,采用"移动窗口单向带通滤波"技术将汇率分解为19种相互正交的频率分量,并频域估计出不同频率的汇率波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检验其非对称传递性。结果表明:显著存在汇率传递的频率区间集中在[0,1.4],即汇率持续升值或贬值累积超过4.5个月会导致显著的汇率传递,而汇率短暂的波动并不引起显著传递效应,汇率波动频率对出口价格存在显著非对称传递性。因此,人民币应增强汇率弹性以减少持续升值的累积,从而降低其对厂商定价的不利冲击。
关键词:
汇率传递 波动频率 出口价格 频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志慧 刘山
本文基于汇率传递理论,结合价格指数、汇率以及国内外控制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物价传递效应进行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在汇率水平基础上增加汇率波动率因素,并将样本区间划分为汇改前、汇改后-金融危机前以及金融危机之后三个阶段,采用ARDL模型对汇率水平及其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1998年至2014年月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三个阶段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递均为不完全,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汇改后-金融危机前的汇率传递系数明显高于汇改前和金融危机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富有 罗莹
本文基于汇率传递理论,将价格指数、汇率及相关国内外控制变量联系起来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在汇率水平基础上增加汇率波动率这一因子,并将汇率制度改革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建立ARDL模型,研究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及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1998年至2012年间月度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波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汇率传递效应不完全,影响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包括CPI自身的滞后惯性及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传递效应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ARDL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佘传奇 熊雪
本文从波动幅度视角出发,对比研究了中美日三国名义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非对称效应。使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对1994年1季度到2010年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2)不同变动幅度下,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三国方向上存在差异。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时,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较高,而日本和美国则相反。(3)汇率传递具有国别差异。中国的汇率传递水平较高,美国次之,日本最低。(4)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美国的调整力度较高,日本次之,中国相对较低。(5)相比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传递水平相对较低。结论对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常婧 龙少波 陈立泰
文章主要借鉴Shin等(2014)的研究,构建了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模型,并基于2005年8月至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价格的非对称性传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传递现象,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传递程度正在逐步降低。非对称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外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的较强定价权,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足;但是随着中国技术进步的加快,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博婕 西村友作 门明
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的理论解释,并对2002年1月—2012年5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且传递程度较低;PPI作为国内物价水平的衡量指标时,相较于CPI,传递效应更大。无论是单独考察升值或贬值条件下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问题,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条件,均得到了人民币贬值相较于升值时,汇率传递程度更大的结论;同时汇率变动幅度较大时,汇率传递程度更显著,反之则不存在传递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赵颖岚 倪克勤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存在较强的传递效应,部分时间存在超传递现象和逆传递现象。第二,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而呈现时大时小的特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这与以往研究从宏观层面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第三,无论本文单独考察升值和贬值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涛
从汇率传递视角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两种不同的函数形式从汇率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一般价格水平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贬值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对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越大;最后,本文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果。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出口价格传递弹性明显大于本国企业,转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能力相对较强。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影响的非对称性,采取措施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本国出口企业的冲击。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非对称性 汇率传递 出口价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晶晶 钱小平 陈永福
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1年6月我国生猪外销区、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的月度价格数据,在运用协整模型分析生猪产业链价格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生猪产业链上下游间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和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间存在短期门限调整关系,且与四川、湖南和河南省生猪产业链的短期价格传递过程存在负非对称性相比,吉林省则存在正非对称性,而自给自足区和调入区则存在短期线性调整关系。因此,在制定生猪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销区生猪产业链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凯威
使用1980~2010年的季度数据,应用带通谱回归技术分两个阶段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在汇率传递的第一阶段,繁荣时期的本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小于其他周期阶段的影响;在汇率传递的第二阶段,繁荣时期的进口价格上升对本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比其他周期阶段更强;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第一阶段的传递具有完全性,而在第二阶段的传递则为部分传递。鉴于汇率传递具有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操作要注意"冷热"有别,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经济周期 带通谱回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耀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通过加成模型和内生汇率效应模型对出口商的定价行为进行研究,企图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找到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文章首先分析了四个主要的加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内生汇率效应模型,它弥补了加成模型的不足,指出当汇率内生时,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要小一些。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加成模型 内生汇率效应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