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5)
- 2023(16119)
- 2022(13486)
- 2021(12463)
- 2020(10262)
- 2019(23731)
- 2018(23419)
- 2017(44123)
- 2016(23896)
- 2015(27003)
- 2014(26673)
- 2013(25382)
- 2012(23582)
- 2011(21187)
- 2010(21477)
- 2009(18912)
- 2008(18331)
- 2007(16140)
- 2006(14147)
- 2005(12512)
- 学科
- 济(99674)
- 经济(99586)
- 管理(68417)
- 业(67211)
- 企(55801)
- 企业(55801)
- 方法(42031)
- 数学(36280)
- 数学方法(35573)
- 中国(29926)
- 农(26962)
- 地方(25762)
- 业经(23631)
- 技术(22521)
- 财(21805)
- 理论(19797)
- 农业(18434)
- 学(18418)
- 制(16868)
- 贸(16187)
- 贸易(16172)
- 银(15888)
- 银行(15862)
- 融(15625)
- 金融(15623)
- 易(15585)
- 行(15308)
- 和(14880)
- 环境(14693)
- 技术管理(13895)
- 机构
- 学院(328174)
- 大学(319694)
- 济(131423)
- 经济(128697)
- 管理(127382)
- 理学(109706)
- 理学院(108494)
- 研究(106862)
- 管理学(106333)
- 管理学院(105713)
- 中国(80229)
- 京(68026)
- 科学(64259)
- 财(59619)
- 江(54250)
- 所(51902)
- 中心(49692)
- 农(48555)
- 研究所(47083)
- 财经(47006)
- 业大(45361)
- 范(44985)
- 师范(44531)
- 经(42730)
- 北京(41972)
- 技术(40956)
- 州(40901)
- 经济学(39791)
- 院(39447)
- 农业(37438)
- 基金
- 项目(220973)
- 科学(176464)
- 研究(167105)
- 基金(157494)
- 家(135727)
- 国家(134522)
- 科学基金(117767)
- 社会(104972)
- 社会科(99498)
- 社会科学(99477)
- 省(91269)
- 基金项目(82800)
- 教育(80752)
- 自然(75143)
- 划(75015)
- 自然科(73486)
- 自然科学(73472)
- 自然科学基金(72133)
- 编号(69548)
- 资助(64201)
- 成果(54962)
- 发(51630)
- 创(50632)
- 重点(50629)
- 课题(49934)
- 部(48297)
- 创新(46522)
- 国家社会(42615)
- 教育部(42060)
- 科研(41757)
- 期刊
- 济(146833)
- 经济(146833)
- 研究(95080)
- 中国(72740)
- 管理(50999)
- 教育(50780)
- 财(45952)
- 学报(44560)
- 农(43934)
- 科学(43715)
- 技术(36892)
- 大学(35525)
- 学学(33093)
- 农业(30490)
- 融(29716)
- 金融(29716)
- 业经(25613)
- 经济研究(23448)
- 财经(23012)
- 经(19876)
- 问题(18316)
- 职业(18121)
- 技术经济(17283)
- 业(17105)
- 科技(16668)
- 坛(16006)
- 论坛(16006)
- 统计(15842)
- 策(15603)
- 图书(15454)
共检索到492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菲
文章在阐述非均衡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均衡发展理论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依托行业企业重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面提出了江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江苏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友德
强化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于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维需求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内外对商科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对于我国商科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作为办学百余年、集内外贸于一体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商科 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志明
商科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决定了商科专业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商科专业的工学结合相比其他专业难度更大。创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理念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衔接,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的一致,培养目标与师资队伍的匹配,校内与校外的协同等一系列问题,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实训支撑系统、师资支撑系统和教学评价支撑系统。
关键词:
商科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支撑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培 张凤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自身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指导思想的滞后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支撑,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先导,逐步发展成为依托行业产业链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仁盛
文章介绍了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预测人才市场走势,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创新型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存在倾向性、教学功能单一灵活性差、产学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文章提出从打造师资队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 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金萍
教材承载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诸多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立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通过教材内涵的改革和创新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遵循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原则,优化教材内容体系,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规范教材编写程序、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鼓励引进境外优秀教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度的主体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动能新旧转换,破解会计改革和发展难题,需要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的支撑。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涛 李旋
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交叉整合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这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统筹各面的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改革促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观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曼琳 刘顺才
新商科人才培养注重多学科融合。CDIO作为工程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已被众多高职院校运用和推广。文章分析新商科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对CDIO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并提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专创融合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实施举措,旨在培养的学生能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助力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
关键词:
CDIO 新商科 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操阳
文章分析了江苏旅游业创新发展特点与趋势,阐述了江苏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师资、培养途径和培养评价五个方面积极构建契合江苏旅游发展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江苏旅游 创新发展 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匡文婷 朱微晔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竞争核心力的今天,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高职教育在树立和倡导能力教育本位观的同时,应非常注重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能力的内化与创新。文章重新审视了当今形势下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特征,基于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视角,提出了"伞"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宽厚的知识、良好的智力、活跃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厚积薄发贡献过程,并对"伞"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