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6)
- 2023(10571)
- 2022(8960)
- 2021(8699)
- 2020(7329)
- 2019(17201)
- 2018(16839)
- 2017(32414)
- 2016(16962)
- 2015(19345)
- 2014(18959)
- 2013(18737)
- 2012(17026)
- 2011(15135)
- 2010(14518)
- 2009(13386)
- 2008(12838)
- 2007(10751)
- 2006(9194)
- 2005(8186)
- 学科
- 济(71923)
- 经济(71858)
- 管理(45154)
- 业(42338)
- 方法(39129)
- 数学(36047)
- 数学方法(35585)
- 企(34317)
- 企业(34317)
- 银(20528)
- 银行(20382)
- 中国(20276)
- 行(19063)
- 制(18603)
- 财(17336)
- 农(17037)
- 贸(15840)
- 贸易(15830)
- 易(15580)
- 融(14222)
- 金融(14221)
- 业经(12663)
- 学(11252)
- 务(11137)
- 财务(11100)
- 财务管理(11071)
- 度(10945)
- 制度(10926)
- 企业财务(10518)
- 农业(10500)
- 机构
- 大学(232604)
- 学院(228195)
- 济(107343)
- 经济(105628)
- 管理(93701)
- 理学(81456)
- 理学院(80683)
- 管理学(79310)
- 管理学院(78887)
- 研究(76484)
- 中国(70065)
- 京(48489)
- 财(47502)
- 科学(42073)
- 财经(39295)
- 中心(38417)
- 经(36298)
- 所(35690)
- 经济学(35457)
- 农(34546)
- 研究所(32651)
- 经济学院(32237)
- 江(31222)
- 业大(30848)
- 北京(30564)
- 财经大学(30028)
- 院(28008)
- 农业(27263)
- 范(26268)
- 师范(26024)
- 基金
- 项目(160002)
- 科学(128913)
- 基金(122897)
- 研究(115820)
- 家(106930)
- 国家(106192)
- 科学基金(92837)
- 社会(77914)
- 社会科(74361)
- 社会科学(74346)
- 基金项目(63948)
- 自然(59725)
- 自然科(58463)
- 自然科学(58449)
- 自然科学基金(57429)
- 省(56946)
- 教育(53110)
- 资助(51913)
- 划(49726)
- 编号(43852)
- 部(37998)
- 重点(35651)
- 国家社会(34639)
- 成果(33863)
- 教育部(33429)
- 创(33361)
- 发(33200)
- 人文(31889)
- 科研(31600)
- 创新(31427)
- 期刊
- 济(100639)
- 经济(100639)
- 研究(69883)
- 中国(40000)
- 融(37858)
- 金融(37858)
- 财(35815)
- 管理(33234)
- 科学(31417)
- 学报(30747)
- 农(28581)
- 大学(25000)
- 学学(23759)
- 技术(20148)
- 财经(19595)
- 经济研究(17929)
- 农业(17909)
- 经(16791)
- 教育(16422)
- 理论(14756)
- 统计(14470)
- 问题(13547)
- 贸(13493)
- 实践(13421)
- 践(13421)
- 业经(13400)
- 国际(12552)
- 策(12201)
- 技术经济(11975)
- 世界(11936)
共检索到33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沈智扬 白凯璇 陈雪丽
不良贷款影子价格是呈现金融风险与收益关系的重要指标,研究其变化对银行业稳健发展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7—2020年中国95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维非参数前沿面和Meta-frontier模型,探究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影子价格在样本期内呈现下降趋势,银行业经营风险稳定下降;其中,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意愿最高,其次为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最后是城市商业银行。研究结论为研判如何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义根 胡志九
竭力保证银行贷款有效偿还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健的内在要求。2003-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以2011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保持连续多年的下降轨迹,随后进入上升通道且短期之内难言见顶。受贷款基数扩大影响,不良贷款率微小上升带来不良贷款绝对量大幅增加,商业银行潜在信用风险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惯性上升,需要趁早防范不良贷款的潜在增量风险,多手段灵活处置存量不良贷款,改善不良贷款处置的外部环境,减少不良贷款处置的道德风险。文章进一步剖析债转股化解不良贷款的利弊,认为现阶段需要谨慎推行债转股。
关键词:
银行业 不良贷款 债转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娆 庞志 张曦如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朱宁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栋
基于商业银行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Boone指数揭示中国银行业贷款市场的竞争度及其变化轨迹。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市场的平均Boone指数为-0.433,竞争度不高;虽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但2009年后竞争度发生显著下降;"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导致效率较低的国有银行增发更多贷款,是竞争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注意减少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扰以促进贷款市场的充分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遗留问题。由于不良贷款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影响巨大,近两年欧盟和各成员国加大了银行业监管力度,在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及其处置现状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突出。根据IMF的统计数据,2007年欧元区平均不良
关键词:
不良贷款处置 银行业 欧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遗留问题。由于不良贷款增加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影响巨大,近两年欧盟和各成员国加大了银行业监管力度,在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及其处置现状欧洲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突出。根据IMF的统计数据,2007年欧元区平均不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俊寿
当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综合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有效处置银行业不良贷款,防控化解信用风险,已成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战役。笔者站在实践者的角度,结合山东银行业的实际,对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直面不良贷款处置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危中求机的态度和除症解难的思路,提出工作建议,以期能够坚定信心决心,凝聚多方合力,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亦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
关键词:
不良贷款处置 银行业 核销标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王兵 于之倩
本文运用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估计了2004~2011年不同风险偏好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并使用Bootstrap方法对影响影子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的结论有:随着银行对风险敏感性的下降,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风险平衡型偏好对不良贷款的定价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可能受到"政策性"力量的影响;实际GDP和货币供给速度的提高会降低不良贷款影子价格,而CPI、实际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影子价格 风险偏好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昌 何东霞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中国银行业2000~2006年包含不良贷款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得出,在平均意义上,考虑不良贷款后,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多,中国银行业的效率水平提高并且效率值变化近似于V字型;在最大化减少不良贷款和投入同时增加好产出时得到的效率值较高;中国银行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但从长远看,规模效率有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不良贷款 银行业 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商立平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时段:一是80—90年代初,二是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期,三是9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改制。这三个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各占今天不良贷款总数的1/3。 一、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 (一) 不良贷款是中国银行体系交易成本的集中体现。 广义地说,交易成本就是制度运行的成本。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转轨时期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使得中国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伟光 许晓婷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在此,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的前提下,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背景,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演变轨迹、成因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设计出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积聚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生态 银行业 不良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敏
不良贷款是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与否的关键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国外同业的压力 ,压缩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风险 ,我们必须得把问题认识得清楚一些 ,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不良贷款 信贷结构 金融产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罡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不断显现,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象也在多个区域,尤其在以往经济和金融活动活跃的江浙地区表现突出。浙江省银监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759亿元,比年初增加267.7亿元,不良贷款率1.34%,比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同期,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81.41亿元,比年初增加94.47.亿元,不良贷款率2.69%,比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可以说,部分银行机构从不良贷款的"双降"到"双升",从系统内的"优等生"转变为"留级生",面临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的"双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海军 曾博 杨虎 王梦凯
金融科技是当前商业银行重要的技术和模式创新。本文采用2005—2020年A股上市银行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科技、不良贷款和银行业绩的理论与计量模型,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可以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金融科技削弱了银行当期业绩,但是在平均滞后4—5年后,对银行业绩增进作用开始显现,并呈现边际贡献递增趋势。第二,金融科技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识别、量化和定价,通过抑制不良贷款风险损失,进而提高了银行预期收益,其中信息技术人员投入、软件投入和硬件投入对关注类贷款率和损失类贷款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第三,银行规模异质性将扩大金融科技投入差距,并会引起信贷市场风险外溢和风险迁移,中小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有扩大趋势。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商业银行合理布局金融科技,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改进业务经营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