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6)
- 2023(11331)
- 2022(9349)
- 2021(8991)
- 2020(7466)
- 2019(16893)
- 2018(16849)
- 2017(33009)
- 2016(17539)
- 2015(19101)
- 2014(18989)
- 2013(18176)
- 2012(16500)
- 2011(14657)
- 2010(14337)
- 2009(13108)
- 2008(12140)
- 2007(10659)
- 2006(9016)
- 2005(7496)
- 学科
- 济(71117)
- 经济(71037)
- 业(52345)
- 农(49682)
- 管理(42557)
- 农业(33049)
- 企(31045)
- 企业(31045)
- 方法(30425)
- 数学(27780)
- 数学方法(27424)
- 业经(20658)
- 中国(17563)
- 财(16360)
- 制(14811)
- 地方(14232)
- 农业经济(12416)
- 体(12134)
- 学(11976)
- 发(11780)
- 贸(11554)
- 贸易(11552)
- 易(11309)
- 技术(10402)
- 银(10380)
- 银行(10358)
- 策(10274)
- 融(9919)
- 金融(9912)
- 行(9876)
- 机构
- 学院(232926)
- 大学(226385)
- 济(97166)
- 经济(95282)
- 管理(92965)
- 理学(81350)
- 理学院(80622)
- 管理学(79175)
- 管理学院(78764)
- 研究(73778)
- 中国(59061)
- 农(58640)
- 京(45299)
- 农业(44802)
- 科学(44678)
- 业大(41847)
- 财(41733)
- 中心(37629)
- 所(35244)
- 江(34526)
- 财经(33648)
- 研究所(32239)
- 经(30942)
- 经济学(28986)
- 范(28912)
- 师范(28554)
- 农业大学(27766)
- 经济管理(27710)
- 州(26953)
- 北京(26711)
- 基金
- 项目(166984)
- 科学(132469)
- 研究(124708)
- 基金(121789)
- 家(105921)
- 国家(104939)
- 科学基金(90953)
- 社会(80442)
- 社会科(75859)
- 社会科学(75842)
- 省(67386)
- 基金项目(64948)
- 自然(57693)
- 教育(56422)
- 自然科(56389)
- 自然科学(56372)
- 自然科学基金(55342)
- 划(54928)
- 编号(51763)
- 资助(48239)
- 成果(39770)
- 部(37185)
- 发(36916)
- 重点(36865)
- 创(35341)
- 课题(34462)
- 农(34055)
- 国家社会(33633)
- 创新(33008)
- 制(32132)
- 期刊
- 济(106091)
- 经济(106091)
- 农(63247)
- 研究(61360)
- 中国(45148)
- 农业(42612)
- 学报(36956)
- 科学(33891)
- 财(31214)
- 大学(29768)
- 管理(29257)
- 学学(28702)
- 融(26413)
- 金融(26413)
- 业经(25419)
- 教育(21980)
- 技术(21362)
- 业(19136)
- 财经(15779)
- 问题(15546)
- 农村(15138)
- 村(15138)
- 农业经济(14708)
- 经济研究(14378)
- 版(13945)
- 经(13490)
- 世界(11662)
- 经济问题(11514)
- 业大(11186)
- 技术经济(10767)
共检索到333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新军
多样化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在其融资次序下表现为多层次特征,但外生性、强制性的农村信贷供给模式却与这种层次态的信贷需求之间存在天然的分歧和矛盾。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通过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组织、再造资金回流机制、改革农村信贷管理体制、规范引导非正规金融、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金融保障体系,才能提高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适应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 供给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楚尔鸣
多样化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在其融资次序下表现为多层次特征,但外生性、强制性的农村信贷制度供给却与这种层次态的信贷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在内生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引导,主动地组建适应农村信贷需求的新型信贷机构,并对现有农村信贷供给主体进行功能整合,才能提高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适应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晓安 李彬彬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角度展开。金融的本质是向金融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笔者认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供给体系。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最后,我们在对农村提供满足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对其金融需求在数量上的缺口和供给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需求与供给 差异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鞠荣华 何广文
在对美国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借鉴的经验:发展多种功能的市场参与者,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管制创造更有效的竞争,发展二级市场和信用增级项目,保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独立性,政府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援助,把贷款创造和服务留给私人贷款人。
关键词:
美国 农村金融 农场信贷体系 二级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布向阳
作为有偿使用的支付工具,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自然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只有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才会有市场。对于农村支付系统建设来说,不仅要看到当前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中不发达的现状,还应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对支付的需求,才能推广、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支付体系。
关键词:
支付结算 农村消费需求 农村支付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国光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椎动经济运行,而长期忽视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学会掌握经济杠杆,并且把领导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这一方面来,应该成为各级经济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的重要任务。”利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作为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更为重要,改革现行利率制度,已经成为搞活金融,加快银行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就建立农村信贷梯形利率体系问题谈些粗浅之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飞燕 姜明
小额消费信贷对当前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城乡二元市场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小额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全方位构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小额消费信贷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额消费信贷 城乡二元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南萌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总量增长性、结构变动性和不完全理性等特点,而由于长期忽视对需求的研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现行供给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必须在充分研究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需求主导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 供给体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霖
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变系数模型构建及空间计量分析,探寻城乡金融系统的不同运行特征,农村金融系统内部及其与城市金融系统的空间联动与空间溢出效应,提出统筹城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建立形式各异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实现城乡金融网络一体化的构想。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空间溢出 城乡联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晓梅
农村小额信贷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通过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探索了扶贫资金到达贫困户手中的途径,使穷人获得了参与项目选择的机会或权利,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强了扶贫组织的管理能力。小额信贷项目的引入,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超过了小额信贷本身。本文基于需求的视角,从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出发,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小额信贷需求的新变化,提出了农村小额信贷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即需求总量扩大化与信贷供给缩小化的矛盾,需求主体多元化与农贷主体单一化的矛盾,信贷需求多样化与贷款品种单一化的矛盾。不当的制度安排、缺少对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和分散机制以及融资主体活力不足等是造成供求差异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供求 差异性 整合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90年代中期以来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 ,多种因素导致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大体上看 ,只有不到 50 %的农村企业可以获得正规部门提供的融资服务 ;一些农村企业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资金 ;样本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 ;企业与特定银行及其职工间的关系资源是企业决定选择哪个金融机构贷款的最重要的因素 ;信用社和农行仍是农村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企业经营绩效已逐渐成为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企业是否负债及其负债率大小似乎并不影响其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矫正城市偏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企业 融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朱文 颜志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供给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户生产经营活动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整个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经营模式下开展的一系列信贷创新对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一些特色需求仍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创新与"三农"的需求很难达成一致。本文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全面分析了农村信贷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信贷创新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伟
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分析入手,结合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研究在中国构建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意义,并提出构建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荣 杨秀珍
在借鉴中国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测评模型。根据影响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利用Likert5级量表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及总体的满意度值。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信贷 满意度 农户 测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