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7)
2023(18233)
2022(15456)
2021(14476)
2020(12089)
2019(27836)
2018(27214)
2017(53001)
2016(28290)
2015(31867)
2014(31567)
2013(30910)
2012(28052)
2011(25005)
2010(25235)
2009(23543)
2008(22130)
2007(19421)
2006(17012)
2005(15040)
作者
(78903)
(65511)
(65012)
(61941)
(41588)
(31308)
(29751)
(25673)
(25125)
(23253)
(22312)
(22075)
(20620)
(20423)
(20245)
(20069)
(19493)
(19396)
(18749)
(18732)
(16036)
(15836)
(15722)
(14931)
(14646)
(14538)
(14463)
(14460)
(13134)
(12798)
学科
(107892)
经济(107733)
管理(87672)
(81662)
(69954)
企业(69954)
方法(50407)
数学(43751)
数学方法(43155)
(33256)
中国(32884)
(30110)
银行(30066)
(29294)
金融(29289)
(29134)
(28708)
(28303)
业经(26063)
地方(22272)
(21921)
(21723)
财务(21642)
财务管理(21595)
企业财务(20513)
理论(19511)
农业(19416)
(18991)
贸易(18974)
环境(18847)
机构
大学(391889)
学院(391587)
管理(156785)
(156267)
经济(152794)
理学(135801)
理学院(134390)
管理学(132001)
管理学院(131299)
研究(124917)
中国(100913)
(81887)
(76340)
科学(75302)
财经(60884)
(60247)
中心(59736)
(59517)
业大(56825)
(56615)
(55310)
研究所(54749)
北京(51245)
(49550)
师范(49055)
经济学(48035)
(46543)
农业(46411)
(45714)
财经大学(45590)
基金
项目(270360)
科学(213647)
研究(199471)
基金(197145)
(170197)
国家(168783)
科学基金(146839)
社会(126446)
社会科(119979)
社会科学(119945)
(105666)
基金项目(104472)
自然(94967)
自然科(92767)
自然科学(92747)
教育(92147)
自然科学基金(91040)
(88155)
编号(81611)
资助(80852)
成果(65713)
重点(60076)
(59684)
(56856)
(56777)
课题(55563)
创新(53069)
(52324)
国家社会(52142)
教育部(51958)
期刊
(165845)
经济(165845)
研究(115030)
中国(74746)
(60088)
学报(59079)
管理(57500)
科学(54261)
(53679)
(48900)
金融(48900)
大学(46091)
学学(43598)
教育(42158)
农业(35826)
技术(34327)
财经(29748)
业经(27696)
经济研究(26361)
(25347)
问题(21145)
理论(19933)
实践(18254)
(18254)
图书(18243)
科技(18217)
(17942)
(17831)
技术经济(17826)
现代(17207)
共检索到57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杨苌苌  
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必须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在现实中,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商业可持续性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传统上单纯地侧重于激励市场主体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政策,只会造成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加剧、投资收益率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金融机构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所提供的金融支持缺乏商业可持续的价值基础。因此,有必要考虑从需求端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激励机制,补齐绿色发展过程中需求激励不足的短板。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税收抵扣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明显市场竞争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二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强制征税+政府购买服务"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软性需求转化为刚性需求;三是要建立健全以"使用者付费+价格补贴"为核心的需求激励机制,促进消费者对带有准公共品属性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隐性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四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需求激励机制,减少激励政策外溢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供给倒逼机制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具有商业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永飞  孙慧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8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丽杰  郑艳丽  
为了推动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解决产品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在内的二阶供应链的激励机制,从经济激励、技术激励、合作激励、契约激励多个角度提出了提高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绿色水平的激励机制,这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俊山  
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绿色物流的基本内涵,提出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进而在供应链视角下,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分别探讨供应链透明和供应链不透明情况下的绿色物流激励机制构建,从而在供应链层面促进企业绿色物流发展建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周华强  王俊卓  卢明银  陈雪啸  
膏体充填开采技术以其提高资源采出率、促进安全生产、有效保护环境的特点,成为煤矿绿色开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膏体充填协调采煤维护原有环境状态的同时,会带来新的环境治理成本。考虑建立政府与煤矿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不同约束条件,设计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用膏体充填协调采煤,实现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对于实现煤炭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李干滨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学视角,将绿色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重要补偿因素,对绿色建筑开发者收益损失和绿色建筑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开发者损失型补偿模型和绿色建筑生态环境效应型补偿模型,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利润函数,探讨了损失型补偿额度,利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生态恢复费用法测算绿色建筑环境效应,以此建立基于生态环境效益补偿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爽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杨  许承明  尚震宇  
文章通过对中国契约性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两难困境进行经济学分析,发现较长委托代理链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匹配,导致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逆向选择和在基金运作过程中表现为负外部性的道德风险。现有的基金治理结构由于两难困境不和谐,笔者设计激励反馈机制,解决长期以来基金治理中的两难困境,构建出和谐的基金治理结构,有效的保护了基金持有人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亮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旨在促进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它通过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而达到系统环境的最优化。在市场机制下,较高的生产成本会延缓甚至阻碍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的进程,此时政府的有效介入则可使这一过程顺利进行。本文以线性需求函数的产品差异化模型作为研究基础,运用演化博弈论针对政府激励机制对制造商生产策略演化行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继东  杨月巧  马志超  
深入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制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提出从政府规制、行业中介组织监督评价、消费逆向拉动、顾客参与因素等四方面的激励机制,为构建绿色创新型经济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欧阳新  
以绿色施工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基于柔性激励的视角,从绿色施工发展过程内在经济规律和参与者相互作用关系着手,研究绿色施工参与者的效益函数和最优化抉择,作出柔性激励线性规划,并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安宁  
从伦理和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分析了履行可持续利用的两个内在矛盾 :代际资源分配缺乏权利制衡和对可持续利用投入具有“搭便车”倾向 ,重点讨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与伦理约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去非  
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课题在回顾总结浙江绿色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绿色金融自身、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机制性、制度性问题,主要包括: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绿色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等。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落实支持激励政策、有效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和信息评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规则统一和互联互通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强化绿色金融配套保障措施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