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6)
2023(19420)
2022(16770)
2021(15363)
2020(12942)
2019(29550)
2018(29276)
2017(55928)
2016(30082)
2015(33981)
2014(33890)
2013(33545)
2012(31011)
2011(27918)
2010(27900)
2009(25706)
2008(24758)
2007(21537)
2006(19316)
2005(17157)
作者
(87818)
(72998)
(72483)
(68989)
(46663)
(35058)
(33019)
(28612)
(27867)
(26122)
(24897)
(24801)
(23479)
(22983)
(22607)
(22481)
(21808)
(21592)
(21062)
(20969)
(18221)
(18057)
(17696)
(16916)
(16422)
(16262)
(16140)
(16035)
(14870)
(14389)
学科
(135742)
经济(135608)
管理(84977)
(80343)
(64920)
企业(64920)
方法(54898)
数学(47082)
数学方法(46481)
中国(36700)
(33628)
地方(31790)
业经(29686)
(29028)
(28479)
农业(22847)
(22732)
(22556)
贸易(22540)
(21768)
理论(20783)
环境(19725)
(19505)
(19463)
银行(19445)
(19280)
金融(19278)
技术(18817)
(18719)
地方经济(17610)
机构
大学(428184)
学院(427325)
(175181)
经济(171358)
管理(166504)
研究(149058)
理学(143209)
理学院(141589)
管理学(138992)
管理学院(138237)
中国(111557)
科学(92265)
(92203)
(78154)
(75188)
(70402)
研究所(68398)
中心(67169)
(63518)
业大(63300)
财经(62217)
北京(58656)
(57802)
师范(57171)
(56542)
农业(54975)
(54501)
经济学(52561)
(51584)
经济学院(46913)
基金
项目(290036)
科学(227472)
研究(210692)
基金(209436)
(183317)
国家(181776)
科学基金(155667)
社会(132954)
社会科(125920)
社会科学(125887)
(113583)
基金项目(110632)
自然(101423)
自然科(99063)
自然科学(99038)
自然科学基金(97229)
教育(96634)
(95520)
资助(86953)
编号(85449)
成果(69050)
重点(65183)
(65045)
(63294)
(59785)
课题(59297)
创新(55832)
科研(55402)
国家社会(54458)
教育部(54200)
期刊
(199516)
经济(199516)
研究(127662)
中国(85856)
学报(68059)
(63503)
科学(62819)
管理(62818)
(58074)
大学(51721)
学学(48486)
教育(47644)
农业(43995)
技术(39800)
(37744)
金融(37744)
经济研究(32582)
业经(32460)
财经(30329)
(26141)
问题(25129)
图书(25071)
(22728)
技术经济(21382)
科技(19900)
商业(19881)
理论(19665)
(19183)
(18906)
统计(18782)
共检索到643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建鑫  
以江苏省各旅游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结果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应用排序选择模型从需求者视角出发,研究旅游地物流服务与旅游经济耦合发展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物流系统合理规划、商品物流服务改善和交通网络无缝衔接是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部分调研区域存在物流服务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客流运输能力不足、物资配送周转不合理等方面。指出旅游地在扩大旅游经济时,应当注重协调发展物流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以实现区域经济各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爱顺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定位不正确、乡村旅游品牌度不高、生态示范作用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所展开的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进行分析,得知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应该树立起健康发展理念,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性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莉  夏惟怡  钟璇  
文章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第一,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均逐年提高,耦合度保持在颉颃阶段,并具有即将突破该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态势;第二,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类经由勉强协调类逐渐演化至初级协调类,并从2012年起在旅游经济领先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勉强协调类旅游经济滞后转变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第三,预测结果表明,从2018年起,后续9年内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将持续提高,且具有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突破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元  孙英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小觑的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已经成为一道现实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创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具体机制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文标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除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之外,制度创新与变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很多区域内的旅游品牌共享存在经济不协调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旅游屏蔽效应的出现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可知,是由于市场外部性与政府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的。笔者建议,促进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应该组建类区域政府组织,共建共享交通信息网络,构建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并消除区域内市场合作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文标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除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之外,制度创新与变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很多区域内的旅游品牌共享存在经济不协调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旅游屏蔽效应的出现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可知,是由于市场外部性与政府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的。笔者建议,促进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应该组建类区域政府组织,共建共享交通信息网络,构建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并消除区域内市场合作壁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探究在要素禀赋结构作用下所形成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螺旋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筑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协调作用,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一致时,系统组合的协调等级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鑫  
本文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给予一种新的诠释,为后期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娟  刘赛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缓解区域旅游经济粘性、实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以引力模型为依托的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基础上,研究借助图论理论中邻接矩阵的概念构建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基于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客运的综合交通联系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腾讯位置大数据,对2016年度29个节假日期间的游客空间对流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和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极化效应和"俱乐部收敛"特征并存,局部呈现匀质化、网络化发展态势;旅游经济和交通网络整体协调水平不足,从全域至单个城市多数处于非协调状态;次中心、走廊和子群逐步发育,成为单中心向多中心旅游格局演变的关键。最后,提出重点发展集约化城际交通、发挥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的辐射功能、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冰  刘浩  田小燕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与组成,可以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就业,增加农业收入。当前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形象定位不准确、生态示范作用不强、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中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应该确定健康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本土文化产业,增强当地居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  李丽霞  任洁  
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在建立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06—2015年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综合实证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近十年来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交通状况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三者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现动态波动状态,前期神农架林区旅游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中期尽管受到交通状况制约,旅游经济指数仍一度高于生态环境指数,旅游发展呈不可持续状态,后期随着生态环境指数和交通状况指数的大幅提高,旅游经济又呈现显著落后亟待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仪华  王园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地方产业越具延展性、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越明显,两个系统的协调也越趋于良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振华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与聚集性的产业,基于地域性、文化性、服务性的行业特点,它与本地区诸多产业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产业关联度高。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可持续性促进作用。本文以江西省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江西旅游产业只有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品牌创新、形象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