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72)
2023(19851)
2022(16784)
2021(15475)
2020(12892)
2019(29603)
2018(29265)
2017(56540)
2016(30491)
2015(33965)
2014(33652)
2013(33393)
2012(30764)
2011(27583)
2010(27632)
2009(25323)
2008(24936)
2007(21957)
2006(19309)
2005(17290)
作者
(87842)
(73310)
(72669)
(68904)
(46600)
(34991)
(33067)
(28608)
(27791)
(26136)
(24908)
(24770)
(23268)
(23245)
(22525)
(22474)
(21724)
(21617)
(20991)
(20969)
(18109)
(18053)
(17748)
(16809)
(16307)
(16303)
(16265)
(16202)
(14818)
(14551)
学科
(129663)
经济(129531)
(104729)
管理(97054)
(91044)
企业(91044)
方法(56636)
数学(46430)
数学方法(45832)
(38024)
(35973)
业经(35898)
中国(34921)
地方(28583)
农业(26572)
(25098)
财务(25015)
财务管理(24978)
(24743)
(24697)
企业财务(23722)
技术(23347)
理论(22534)
(22530)
贸易(22513)
(22086)
(21820)
(19657)
银行(19612)
环境(19534)
机构
学院(432232)
大学(429673)
(175171)
管理(173962)
经济(171460)
理学(149765)
理学院(148145)
管理学(145623)
管理学院(144819)
研究(143286)
中国(109524)
(91915)
科学(88430)
(80580)
(73476)
(71719)
中心(65769)
研究所(65050)
(64795)
业大(64717)
财经(64232)
(58494)
北京(57848)
农业(57369)
(55775)
师范(55223)
(52593)
(52313)
经济学(51964)
财经大学(47694)
基金
项目(292798)
科学(231321)
研究(214117)
基金(212679)
(185250)
国家(183603)
科学基金(158975)
社会(135615)
社会科(128582)
社会科学(128550)
(114956)
基金项目(112341)
自然(103631)
自然科(101298)
自然科学(101273)
自然科学基金(99472)
教育(97684)
(96065)
资助(87472)
编号(87264)
成果(69629)
重点(65050)
(64797)
(64041)
(62188)
课题(59407)
创新(57588)
科研(55891)
国家社会(55816)
教育部(54899)
期刊
(196009)
经济(196009)
研究(125853)
中国(83979)
管理(67956)
(67322)
学报(66220)
(63553)
科学(62329)
大学(50913)
学学(47900)
农业(46733)
教育(46429)
技术(40175)
(38810)
金融(38810)
业经(34415)
财经(31399)
经济研究(30501)
(27009)
(26239)
问题(25351)
图书(24119)
技术经济(22741)
科技(20553)
现代(20361)
商业(19954)
理论(19929)
(19807)
统计(18778)
共检索到642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苑雅文  罗永泰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关系。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基于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然后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但小于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数目庞大而规模较小有关;加工贸易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影响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源自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郑雯雯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其与制造业的关联特性,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制造业主导的生态群落集群和虚拟集群模式,提出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空间虚拟网络的创造,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模式,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专业化分工、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助推器,而产业融合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产业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过程,产业融合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水平偏低。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兰兰  
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慧平  于津平  
本文引入中间需求因素,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分析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协整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工贸易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加工贸易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短期内效应不明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本文着重从有效需求的视角,分析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及其阶段性特点,来审视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各方面因素,进而提出刺激和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的政策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分析我国城市体系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估计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城市体系下,制造业的内生分布使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更高的需求。大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善了结构的不平衡,通过前后向关联提升城市生产率,小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却造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平衡,资源和要素过度集中于低生产率的服务业,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发现规模超过261.2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生产率,而规模低于50.96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利用投入产出法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双向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两者呈现非对称的双向互动效应,且需求拉动作用大于供给推动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互动程度更明显;从行业异质性考察,两者互动的作用局限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互动效果较弱,产业内互动发展层次低和结构低端等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江  周丹  
本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性质、制造业性质四方面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四要素发展特点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的国际发展态势,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由对制造业需求显著转为对自身需求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由以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逐步转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结合我国现状,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丽华  
一、发展现状所谓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1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等等。通常将以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主要投入要素的行业称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将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康莉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进程,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些矛盾,本文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静  
生产性服务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其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结构优化、价值链层级提升和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置于战略高度,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该文从产业、价值链和行业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而后以我国京、津、沪、渝四大都市圈为例,阐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四种模式,最后指明生产性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