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8)
- 2023(19050)
- 2022(16373)
- 2021(15419)
- 2020(12921)
- 2019(30011)
- 2018(30000)
- 2017(58180)
- 2016(31689)
- 2015(35837)
- 2014(36289)
- 2013(35701)
- 2012(32979)
- 2011(29627)
- 2010(29649)
- 2009(27677)
- 2008(27310)
- 2007(24670)
- 2006(21537)
- 2005(18844)
- 学科
- 济(129528)
- 经济(129375)
- 业(90959)
- 管理(88026)
- 企(68634)
- 企业(68634)
- 方法(59451)
- 农(52943)
- 数学(52284)
- 数学方法(51617)
- 农业(34899)
- 财(33219)
- 中国(32914)
- 业经(31137)
- 学(27824)
- 制(26466)
- 地方(25985)
- 贸(22910)
- 贸易(22896)
- 易(22208)
- 务(20715)
- 理论(20705)
- 财务(20626)
- 财务管理(20575)
- 银(20535)
- 银行(20472)
- 融(19641)
- 金融(19632)
- 企业财务(19493)
- 行(19477)
- 机构
- 学院(453542)
- 大学(452118)
- 济(180200)
- 管理(177512)
- 经济(176177)
- 理学(153472)
- 理学院(151818)
- 研究(151239)
- 管理学(148954)
- 管理学院(148157)
- 中国(116748)
- 京(95790)
- 科学(95242)
- 农(91245)
- 财(82481)
- 所(76947)
- 业大(73787)
- 中心(71905)
- 农业(70770)
- 研究所(70012)
- 江(68452)
- 财经(65989)
- 北京(60065)
- 经(60063)
- 范(59122)
- 师范(58496)
- 州(54711)
- 院(54206)
- 经济学(53612)
- 财经大学(48887)
- 基金
- 项目(308592)
- 科学(241182)
- 研究(223790)
- 基金(222666)
- 家(194725)
- 国家(193055)
- 科学基金(164998)
- 社会(139126)
- 社会科(131432)
- 社会科学(131391)
- 省(121866)
- 基金项目(117988)
- 自然(108522)
- 自然科(105975)
- 自然科学(105944)
- 自然科学基金(104026)
- 教育(103053)
- 划(101785)
- 编号(92588)
- 资助(92282)
- 成果(74800)
- 重点(68819)
- 部(67872)
- 发(65595)
- 课题(63435)
- 创(63231)
- 科研(59372)
- 创新(59047)
- 教育部(57567)
- 大学(57301)
- 期刊
- 济(199460)
- 经济(199460)
- 研究(129978)
- 农(88531)
- 中国(87680)
- 学报(76741)
- 科学(68497)
- 财(63567)
- 管理(61085)
- 农业(59555)
- 大学(58136)
- 学学(55045)
- 教育(48483)
- 融(46069)
- 金融(46069)
- 技术(39796)
- 业经(37088)
- 财经(32056)
- 经济研究(30011)
- 业(28986)
- 经(27342)
- 问题(27112)
- 版(24191)
- 图书(22281)
- 理论(21963)
- 技术经济(21951)
- 科技(21213)
- 统计(21143)
- 业大(20445)
- 实践(20044)
共检索到666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楚尔鸣
多样化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在其融资次序下表现为多层次特征,但外生性、强制性的农村信贷制度供给却与这种层次态的信贷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在内生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引导,主动地组建适应农村信贷需求的新型信贷机构,并对现有农村信贷供给主体进行功能整合,才能提高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适应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新军
多样化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在其融资次序下表现为多层次特征,但外生性、强制性的农村信贷供给模式却与这种层次态的信贷需求之间存在天然的分歧和矛盾。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通过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组织、再造资金回流机制、改革农村信贷管理体制、规范引导非正规金融、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金融保障体系,才能提高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适应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 供给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调查组
为了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我们近期深入湘潭农村,走访农户、农村信用社,摸清实情,解剖典型,通过信贷支农,促进农村产业化的调整。其中,青竹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思维和启迪。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对广西省河池市11个县的调查为基础,总结了山区农村消费的现状及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特点,分析了农村消费难以主动和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最后结合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消费贷款 金融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鞠荣华 何广文
在对美国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借鉴的经验:发展多种功能的市场参与者,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管制创造更有效的竞争,发展二级市场和信用增级项目,保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独立性,政府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援助,把贷款创造和服务留给私人贷款人。
关键词:
美国 农村金融 农场信贷体系 二级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90年代中期以来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 ,多种因素导致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大体上看 ,只有不到 50 %的农村企业可以获得正规部门提供的融资服务 ;一些农村企业从非正式渠道获取资金 ;样本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 ;企业与特定银行及其职工间的关系资源是企业决定选择哪个金融机构贷款的最重要的因素 ;信用社和农行仍是农村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企业经营绩效已逐渐成为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 ,但企业是否负债及其负债率大小似乎并不影响其信贷资金可获得性。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和矫正城市偏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企业 融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曹俊勇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农村268份农户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细分,并添加了金融机构服务等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信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户主的年龄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农户的期望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经历、对土地和房屋抵押意愿、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农户信用等级和农业保险等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武亮 李轩婧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千阳县是西部典型的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农村信贷的发展对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调查研究表明,千阳县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为农村信用社),供需存在规模失衡和结构失衡,而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在西部地区是普遍现象。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建立外部资金导入机制,促进资金回流;优化农村信贷资金分配结构,努力实现信贷供需平衡。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真峰
农村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调查分析目前淮北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农村信贷市场的影响,提出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体系 农村信贷 农村金融 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朱文 颜志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供给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户生产经营活动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整个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经营模式下开展的一系列信贷创新对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一些特色需求仍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创新与"三农"的需求很难达成一致。本文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全面分析了农村信贷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信贷创新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潇阳 史本山
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北易县NGO小额贷款为例,从运行模式构成主体视角,分析了贷款管理者、资金、项目、农户等要素协调互动产生的四种耦合效应:示范带动效应、风险规避效应、资金放大效应、可持续发展效应。同时指出,尽管易县NGO小额贷款很好地借鉴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核心理念,成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扶贫贷款模式,但在充实贷款本金和扩大贷款覆盖面方面仍存在局限,其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伟坤 王立杰
一、引言为了解河北省农村金融需求状况,特别是河北省农户小额资金的需求情况,以促进金融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我们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户小额资金贷款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庆高 惠献波 于丽红 王春平
本文以辽宁省法库县305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Probit模型对金融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村土地生存保障功能强、权利赎回难度大等原因使得金融机构筛选和监督农户变得更加困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还提出了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价值评估制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