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2)
- 2023(16793)
- 2022(13908)
- 2021(13088)
- 2020(10587)
- 2019(24055)
- 2018(23606)
- 2017(44728)
- 2016(23752)
- 2015(26219)
- 2014(26022)
- 2013(25387)
- 2012(23288)
- 2011(20933)
- 2010(21213)
- 2009(19682)
- 2008(18399)
- 2007(16136)
- 2006(14507)
- 2005(13258)
- 学科
- 济(101850)
- 经济(101730)
- 业(71226)
- 管理(62158)
- 农(51397)
- 企(48543)
- 企业(48543)
- 方法(36395)
- 中国(35455)
- 农业(34337)
- 数学(32192)
- 数学方法(31749)
- 融(28059)
- 金融(28058)
- 地方(27926)
- 业经(27862)
- 银(27252)
- 银行(27240)
- 行(26384)
- 财(25199)
- 制(24857)
- 贸(17305)
- 贸易(17285)
- 发(17207)
- 体(16870)
- 易(16762)
- 学(15979)
- 技术(15383)
- 理论(14910)
- 环境(14520)
- 机构
- 学院(322202)
- 大学(316549)
- 济(138999)
- 经济(136144)
- 管理(124982)
- 研究(110004)
- 理学(106488)
- 理学院(105426)
- 管理学(103772)
- 管理学院(103156)
- 中国(90892)
- 京(65774)
- 财(65201)
- 农(62877)
- 科学(62040)
- 中心(54389)
- 所(52915)
- 江(50274)
- 财经(50001)
- 业大(47593)
- 农业(47432)
- 研究所(47233)
- 经(45565)
- 范(43785)
- 师范(43397)
- 经济学(42023)
- 北京(41260)
- 州(40427)
- 院(39212)
- 经济学院(37764)
- 基金
- 项目(212692)
- 科学(169392)
- 研究(163909)
- 基金(153649)
- 家(131552)
- 国家(130299)
- 科学基金(113328)
- 社会(106478)
- 社会科(100736)
- 社会科学(100714)
- 省(84796)
- 基金项目(80720)
- 教育(74697)
- 划(69634)
- 自然(68832)
- 编号(68233)
- 自然科(67256)
- 自然科学(67242)
- 自然科学基金(66012)
- 资助(60988)
- 成果(55047)
- 发(51281)
- 重点(47682)
- 部(47484)
- 课题(46949)
- 创(45350)
- 国家社会(44396)
- 创新(42300)
- 发展(41853)
- 制(41799)
- 期刊
- 济(162691)
- 经济(162691)
- 研究(100497)
- 中国(73421)
- 农(65765)
- 财(49249)
- 融(47559)
- 金融(47559)
- 管理(45005)
- 农业(44086)
- 学报(43247)
- 科学(42691)
- 教育(39671)
- 大学(35715)
- 学学(33417)
- 业经(32410)
- 技术(29847)
- 财经(24471)
- 经济研究(24003)
- 问题(22057)
- 经(21118)
- 业(20838)
- 农村(16697)
- 村(16697)
- 世界(16324)
- 版(16043)
- 农业经济(15675)
- 经济问题(15387)
- 技术经济(15327)
- 理论(15323)
共检索到50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醒男
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把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概括地分为农村发展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生活需求三个层次。经过各层次需求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现有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说明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现实选择。同时认为即将启动的国家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的成果、以及紧锣密鼓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都为其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金融需求 农村 农户 农信社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涛 刘渊博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新的考验和更高要求。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乡村数字金融典型模式,系统剖析乡村数字金融发展模式的逻辑规律。通过对比分析4个地区乡村数字金融的改革成效,本文提出“协同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模式”“智慧服务模式”4种乡村数字金融典型模式,并凝练出每个模式的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厘清了乡村数字金融的发展逻辑,为乡村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但乡村数字金融发展仍面临亟待突破的现实障碍,据此,本文提出乡村数字金融要从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平台层面、产品层面、村站层面和风控层面实现突破,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研究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鹏辉
本文以我国农村信用社为线索,总结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一些关键的改革争论,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逻辑,即农村金融改革是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对农村金融的认识在争论和改革中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变迁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中国过去农村金融制度演化的诱因。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当始终围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明晰财政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好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作用。同时,既需注重体制整体层面的改革,更应注重微观治理机制的改良;既需注重激励农村外生金融深化发展,更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内生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演化逻辑 改革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泉 张涛
农村金融是伴随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在不断探索中向前发展,先后经历了计划金融、重新建立与调整、创新深化等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农村没有形成真正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先服务"先富"再服务"后富"、由计划到政府逐渐还权于市场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革符合先城镇再农村的"二元金融"发展逻辑。面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根本遵循,新时代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创新要求必须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实践普惠金融和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从而使农村金融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赋能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演变逻辑 二元金融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 周向阳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并演化。其形成与演化的逻辑,与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和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经济背景有关。1996年之前,资金的短缺,使得政府的金融控制,主要着力于动员资本。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以获取城市和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短缺要素——资本。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推动了金融分割以及正式、非正式农村金融体系水平竞争格局的形成。行政抽取机制的存在,使得"资金离农"和"机构离农"成为必然。1996年后,资金供求形势逆转,由短缺走向过剩,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悖论,使得各种类型意图支农的政策安排相继出现,一个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营周
基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农户、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呈现多层次、高风险、缺抵押、交易成本高等特点;农村基础设施金融需求金额大、回收期长、公共性强。因此,推进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构建与本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才有可能增加农村各金融需求主体贷款的可获得性。
关键词:
金融需求 中部地区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 温涛 刘达
大力发展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可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包容性缺失问题,是新时代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南沅陵、安徽金寨、河南兰考三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紧扣“信用合作、产业发展”两大主题,以降低金融准入门槛与创新合作金融扶贫机制相结合为手段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依托革新了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和降低交易成本,以生产关系为纽带探索了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也存在组织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与互助机制有待优化、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促进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亟需强化顶层设计与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管理运营和治理体系、加大政府支持与多部门协同配合、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风险防控升级、创新合作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改革 演进逻辑 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文瑄
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经济金融供求的主要矛盾入手,探讨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最后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建立健全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村金融供给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杰存 陆建新 余涛
论文从农村金融特点出发,提出农村金融监管要同时兼顾"防控风险"和"‘三农’发展",具有"目标二重性"。文章以此为逻辑起点,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从历史看,2007年以前可称为存量改革阶段,2007年以后可称为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并侧重增量改革阶段;第二,从现状看,当前农村金融监管在目标、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三,从未来看,农村金融监管要树立起"发展型监管"的理念。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蓉
一、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困境我国农村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名存实亡,农村金融的唯一机构——农村信用社行使政府的职能而不是金融的功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激活了农村金融的需求。197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农村金融改革从此开始。但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政府对农村金融改革立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畅 柯霖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层次与规模化的特点,其不再局限于向传统的初级粮食生产服务,而是向多种产品的融合与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本文中,笔者从金融扶贫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兼容发展与改革,从而使得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
金融扶贫 农村金融 发展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改革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系统 金融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特别是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时,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事业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