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5)
- 2023(14203)
- 2022(12516)
- 2021(11872)
- 2020(9901)
- 2019(22893)
- 2018(22627)
- 2017(44642)
- 2016(23975)
- 2015(26839)
- 2014(26794)
- 2013(25932)
- 2012(23703)
- 2011(21124)
- 2010(20855)
- 2009(18800)
- 2008(17983)
- 2007(15356)
- 2006(13280)
- 2005(11214)
- 学科
- 济(93463)
- 经济(93363)
- 管理(71254)
- 业(67004)
- 企(55978)
- 企业(55978)
- 方法(45766)
- 数学(40431)
- 数学方法(39860)
- 农(25564)
- 财(25267)
- 中国(23369)
- 业经(20669)
- 学(18428)
- 地方(18139)
- 贸(17783)
- 贸易(17779)
- 易(17299)
- 农业(16924)
- 制(16682)
- 务(16363)
- 财务(16290)
- 财务管理(16258)
- 理论(15530)
- 企业财务(15363)
- 技术(14998)
- 和(14874)
- 环境(14695)
- 银(14302)
- 银行(14269)
- 机构
- 学院(329242)
- 大学(328257)
- 管理(136457)
- 济(132516)
- 经济(129701)
- 理学(119345)
- 理学院(118132)
- 管理学(116043)
- 管理学院(115446)
- 研究(104465)
- 中国(77724)
- 京(67930)
- 科学(63781)
- 财(60607)
- 所(49983)
- 财经(49193)
- 农(48854)
- 中心(48507)
- 业大(48173)
- 江(46120)
- 研究所(45759)
- 经(44944)
- 范(42588)
- 北京(42296)
- 师范(42230)
- 经济学(39338)
- 院(38703)
- 农业(38145)
- 州(37628)
- 财经大学(36878)
- 基金
- 项目(232618)
- 科学(184074)
- 研究(172286)
- 基金(169638)
- 家(146178)
- 国家(144967)
- 科学基金(126359)
- 社会(107998)
- 社会科(102431)
- 社会科学(102405)
- 省(90387)
- 基金项目(90322)
- 自然(82868)
- 自然科(80947)
- 自然科学(80928)
- 教育(79685)
- 自然科学基金(79450)
- 划(75836)
- 编号(71294)
- 资助(70190)
- 成果(56468)
- 部(51754)
- 重点(51190)
- 发(49126)
- 创(48531)
- 课题(47932)
- 创新(45177)
- 教育部(44876)
- 科研(44543)
- 人文(44172)
- 期刊
- 济(138327)
- 经济(138327)
- 研究(95588)
- 中国(54761)
- 管理(48872)
- 学报(47851)
- 财(45085)
- 科学(45068)
- 农(43493)
- 大学(37356)
- 教育(35638)
- 学学(35221)
- 农业(30475)
- 技术(29723)
- 融(28239)
- 金融(28239)
- 业经(24193)
- 财经(22942)
- 经济研究(22917)
- 经(19498)
- 问题(17850)
- 图书(16653)
- 理论(16344)
- 技术经济(15782)
- 科技(15470)
- 实践(15100)
- 践(15100)
- 商业(15059)
- 业(14793)
- 现代(14677)
共检索到462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娄田田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SGE模型,在市场出清的条件下,通过数理建模、脉冲响应分析与仿真模拟的技术手段,分有零利率下限约束与无零利率下限约束两种情况,对比研究了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成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实施效果。结论显示: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经济会出现剧烈波动;无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模型不能充分描绘真实的金融危机状况与政策效果;在受到零利率下限约束的超低利率环境中,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进一步降低,而财政政策的促进作用非常稳定,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崧耀 崔百胜
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的背景下,我国名义利率受到较大下行压力。为此,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框架下,基于零利率下限约束的视角,构建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冲击、技术冲击与偏好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测算社会福利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模型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了产出的增长,相比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虽然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更好,但也提升了通胀水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福利损失。当名义利率受到零利率下限约束时,由于名义利率工具失效,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升通胀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利率,使得家庭消费得到更大提升。但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波动更为剧烈,造成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当前,我国政策利率应避免落入零利率下限区间,依据稳增长与稳物价目标之间的权衡,根据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制定最优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使得调控更加精准有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高洁超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引发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广泛讨论。本文构建包含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的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据以系统比较存在和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两种情形下宏观经济波动异质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总需求下降时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产出下降和通缩程度更为严重;总供给下降不会引致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以致宏观经济波动演变无明显差异;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央行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价格型调控则完全失效。本文认为考虑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建模更宜刻画现实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效力,忽视零利率下限约束会对宏观经济预判和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认识产生偏误;需求低迷环境下"数量型调控为主、价格型调控为辅"的政策组合仍为央行合意的货币调控范式,央行须更加关注降低实际资金利率;政府应注重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与货币政策发挥有效政策合力,促使实体经济趋稳高质发展以摆脱利率下限约束困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玮 张兵
零利率下限约束条件是常规货币政策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水岭,通过构建考虑了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发现政府支出冲击和出口冲击两种需求性冲击对美国产出、消费和劳动发挥了扩张性作用,并且随着盯住零利率期限的延长,扩张性作用越发明显,其主要是通过提高通货膨胀从而降低实际利率的影响机制实现政策效果。但是,诸如技术冲击这类供给性冲击对美国产出、消费和劳动造成负向扩张作用,并且盯住零利率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显示:在盯住零利率下限约束时,结合宽松的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复苏。
关键词:
零利率下限约束模型 货币政策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贾彦东
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利率,并尝试建立以自然利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在一个简单理论架构下对影响自然利率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分别利用半结构化模型、宏观计量模型和DSGE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探讨分析基于自然利率的宏观政策选择,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而言,中国自然利率水平近年呈现出逐步下降特征,实际利率仍高于自然利率平均水平。(2)长期内,自然利率变化主要受潜在产出增速下降、TFP增长放缓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受政策和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此外,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增速降低、资本形成效率下降、政府支出不足、去杠杆政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然利率产生影响。(3)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应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避免追求名义扩张,促进以提升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为目标的实际扩张。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更加重视稳定经济预期,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吴静 丁烨
零利率在全球有不断蔓延之势,与其相伴而生的问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与金融的稳定,为此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嵌入零利率下限约束条件,以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围绕开放经济条件下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的国外货币政策外溢冲击与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相比较非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零利率下限约束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减弱,这一结果减轻了对流动性陷阱可能会加剧风险外溢与蔓延至中国的担忧。第二,无论国外主要经济体处于零利率下限约束还是非零下限约束情形,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对称性的,未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影响。故此提出中国需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外溢风险,坚持政策调控定力与自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课题组
本文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表现为上存资金的大量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原因在于内生制度约束和宏观政策限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改革信贷制度,净化信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内生制度约束 宏观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赵阳
本文运用带符号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提高自身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增加自身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会降低中国实际产出增长率和提高中国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净出口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际产出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世界商品价格在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鉴于此,中国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国际贸易波动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区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需关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黎妮
文章首先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差异化的利率调整对企业行为选择与实体经济的影响;然后基于欧元区的大样本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等技术方法,分阶段检验正利率、零利率与负利率的传导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当利率逼近零值时,企业投资实体经济项目的产出与利率的关联度较小;在负利率前提下,如果企业投资实体经济项目的收益较低,降低利率非但不会促进企业增加实体经济项目的投资,反而可能导致经济"脱实向虚",从而形成金融风险。因此,货币政策还需与其他宏观政策相结合,努力提升实体经济项目的回报率,才能引导企业增加投资,并促进供给侧
关键词:
零利率 负利率 传导机理 传导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海林
最近,我国中央银行提出推行利率"两轨变一轨"工作。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一方面,金融业对外开放大势不可逆,非常有必要尽快完成在货币调控方式与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建设上与国际接轨,并以此培育、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利率"并轨"改革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在国内宏观政策转型驱动下,以适用于不同金融细分市场的公允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为纽带,在商业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形成一套公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不同类型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光 李力 郝大鹏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SGE模型,系统探讨了存在零利率下限时外生不利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显著增加,外生不利冲击对产出、通胀、信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会明显放大。(2)当存在零利率下限时,传统泰勒规则已无法有效稳定经济,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应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应对资产价格和信贷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出适度反应。(3)货币政策更适于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稳定,但难以有效减缓房价和信贷的波动。只有将逆周期监管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搭配,才能保证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全面稳定。为了应对不利冲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将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搭配以保持宏观经济的全面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光 李力 郝大鹏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SGE模型,系统探讨了存在零利率下限时外生不利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显著增加,外生不利冲击对产出、通胀、信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会明显放大。(2)当存在零利率下限时,传统泰勒规则已无法有效稳定经济,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应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应对资产价格和信贷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出适度反应。(3)货币政策更适于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稳定,但难以有效减缓房价和信贷的波动。只有将逆周期监管的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本文将零利率下限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同时引入货币政策分析,利用两国DSGE模型深入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和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零利率下限会导致汇率的"逆向调整"效应,从而加剧两国相对经济波动。当外生冲击源于国外时,本国汇率不完全传递与零利率下限两种扭曲所导致的福利损失将相互叠加,这一点与发生本国冲击时的情形正好相反。采取汇率管制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加重外部危机的国际传导,造成本国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央行应当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化。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零利率下限 货币规则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扩
一、199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在上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高速增长。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3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5元,比上年增加32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这样的增长幅度是我国自1985年以来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特别是与1992年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相比较,更加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