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0)
2023(13981)
2022(11378)
2021(10284)
2020(8603)
2019(19392)
2018(19280)
2017(38273)
2016(20213)
2015(22798)
2014(22695)
2013(22108)
2012(20195)
2011(18355)
2010(18432)
2009(17112)
2008(16202)
2007(14252)
2006(12951)
2005(11579)
作者
(55885)
(46496)
(46491)
(44401)
(29775)
(21899)
(21217)
(18098)
(17728)
(16382)
(15765)
(15391)
(14709)
(14501)
(14485)
(13967)
(13907)
(13425)
(13347)
(13314)
(11552)
(11224)
(11061)
(10687)
(10667)
(10524)
(9971)
(9880)
(9261)
(8989)
学科
(107947)
经济(107854)
管理(58715)
(54785)
(43759)
企业(43759)
方法(40749)
数学(36447)
数学方法(36064)
中国(29786)
地方(24720)
(24351)
业经(21431)
(20429)
(17587)
(16285)
农业(16155)
(16018)
贸易(16008)
(15507)
地方经济(14846)
(14689)
银行(14678)
环境(14534)
(14115)
(13705)
金融(13704)
(13339)
(13204)
(12883)
机构
学院(294227)
大学(293344)
(136439)
经济(133830)
管理(115502)
理学(99561)
理学院(98530)
研究(97616)
管理学(97035)
管理学院(96448)
中国(73978)
(60583)
(60466)
科学(54234)
财经(48877)
(46152)
(44306)
中心(44072)
经济学(43835)
(42467)
研究所(41538)
经济学院(39275)
(38121)
北京(37737)
(37503)
师范(37213)
业大(37145)
财经大学(36223)
(35504)
(33665)
基金
项目(192147)
科学(153958)
研究(143323)
基金(142104)
(121501)
国家(120553)
科学基金(105503)
社会(95777)
社会科(91033)
社会科学(91012)
基金项目(74896)
(73426)
教育(65616)
自然(65253)
自然科(63781)
自然科学(63768)
自然科学基金(62598)
(61453)
编号(57631)
资助(57278)
成果(45656)
(43254)
(43080)
重点(42905)
国家社会(40604)
(39779)
课题(39210)
教育部(38217)
人文(37581)
创新(37297)
期刊
(153623)
经济(153623)
研究(92069)
中国(49799)
管理(45325)
(44794)
科学(36816)
学报(35855)
(34628)
大学(29242)
(28021)
金融(28021)
学学(27737)
技术(27607)
经济研究(25989)
教育(25039)
财经(25024)
业经(23982)
农业(23389)
问题(22198)
(21665)
技术经济(16407)
(16237)
统计(15115)
现代(14809)
商业(14786)
理论(14367)
国际(13802)
(13431)
经济问题(12929)
共检索到435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道才  周加来  
集聚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最根本动力。由于大城市和城市群具有更强的集聚效应,所以,我国目前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战略是必然选择。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城市链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取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春跃  
本文在我国已经开展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城市的概念、功能与发展史,特别是对城市的十二大基本功能和两大延伸功能进行了界定,提升了对城市的认知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及其战略意义,在总结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战略的调整进行了设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新的战略方案,并构建了战略的发展路径;最后,拟定了自贡市大城市化的建设目标与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云廷  
本文反省了我国目前推行的小城镇化发展战略,认为以分散为特征的城市化并非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而是一种资源错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走向 ,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雅莉,陈立军  
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呼唤着智能型城市的建设。智能型城市是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的知识中心城市,它使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突出特色。智能型城市的框架模式表现为其特有的经济、社会和市民特点;其功能特征表现为信息、教育、科技和智能四大中心作用。它是我国发展新阶段城市化的最新特征,特别是大城市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但聚集优势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不是城市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所奉行的所谓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化经济所带来的聚集效益。但是,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分散的城镇化模式转向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过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峰  郭洪仙  
贸易自由化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及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贸易自由化尽管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利益 ,但双方从中得到的利益并不对等。在我国刚刚进入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初始条件下 ,充分认识这一时期的特点 ,实事求是地分析跨国商业资本和我国商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制定与这种竞争格局相适应的商业战略 ,十分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树清  
如果说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它从一开始就重视中长期问题,而不是以短期分析为中心,虽然所使用的方法和所形成的结论颇值得反省。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们关心中长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因为他们最熟悉的范畴是计划,而且是“五年计划”。但是,他们也确实有客观的理由去特别注意中长期问题,因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处于剧烈发展变动中的经济,而且是一个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因此,即使从完善短期分析的角度着眼,也势必需要重视中长期因素。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大量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那些令人困惑不已的问题,都有着深刻的中长期发展的背景。只有明确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条件和态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
[期刊] 改革  [作者] 易小光  丁瑶  余贵玲  尹虹潘  
《改革》2005年第1期发表"长江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思路及政策选择》一文,从战略目标、思路重点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笔者拟就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取向作进一步阐述。区域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各大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的"多极并进"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泳宏  
本文的理论模型从分配战略取向的角度分析了高积累轻消费战略和积累消费共同促进战略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比较关系,构造积累率增长率和消费率增长率之差与GDP增长率的增长率水平VAR,通过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证明:不同战略取向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消费品部门和工业品部门的资本边际产出的比较,积累消费比例变化的波动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波动,说明分配战略目标应是在促进积累和促进消费之间合理加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邬丽萍  柯颖  谭威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产业组织变革,产业价值链片断化分解与空间重组,全球生产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群形成与发展面临新的经济环境。论文在组织梳理城市发展现状、实践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的集聚经济三维研究框架,分析基于集聚经济三维框架的推动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飞  
本文利用AHP原理,以中原经济区经济区为例,分别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因子来构成综合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然后通过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的集聚现象。笔者发现河南省中心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其核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区域差异逐渐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在增强,外围城市边缘化趋势显著加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明贵  
经济新常态具有宏观、微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的含义,解读、适应和应对经济新常态是当前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取向的出发点。市场变化非连续性和企业成长连续性的矛盾,导致市场低速化和企业成熟化并存,转型升级战略取向的根本性变革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不仅要实施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等经营策略,而且要聚焦于企业战略导向、经营机能和管理系统等方面,通过营造新的市场感知力、价值创造力和组织控制力等来应对已经逼近的严峻经营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伟  罗靖  仲崇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