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6)
- 2023(12570)
- 2022(10471)
- 2021(9913)
- 2020(8317)
- 2019(19130)
- 2018(18394)
- 2017(35248)
- 2016(18354)
- 2015(20856)
- 2014(20418)
- 2013(20047)
- 2012(18397)
- 2011(16567)
- 2010(15822)
- 2009(14545)
- 2008(14004)
- 2007(11655)
- 2006(9792)
- 2005(8774)
- 学科
- 济(85459)
- 经济(85350)
- 管理(49722)
- 业(47724)
- 方法(40232)
- 企(39651)
- 企业(39651)
- 数学(34749)
- 数学方法(34349)
- 中国(23774)
- 农(20805)
- 业经(18857)
- 财(18237)
- 贸(16049)
- 贸易(16041)
- 易(15620)
- 地方(15407)
- 制(14970)
- 学(14528)
- 农业(13470)
- 理论(12831)
- 产业(12797)
- 和(12634)
- 技术(11993)
- 环境(11790)
- 融(11693)
- 金融(11691)
- 银(11582)
- 银行(11577)
- 体(11213)
- 机构
- 大学(263433)
- 学院(260180)
- 济(120014)
- 经济(118139)
- 管理(103727)
- 理学(90926)
- 理学院(89947)
- 管理学(88600)
- 管理学院(88088)
- 研究(87748)
- 中国(66440)
- 京(54528)
- 财(52018)
- 科学(49143)
- 财经(42729)
- 所(40551)
- 中心(40024)
- 经济学(39534)
- 经(39283)
- 研究所(37133)
- 经济学院(35683)
- 江(34390)
- 农(34249)
- 北京(33996)
- 业大(33967)
- 范(33905)
- 师范(33642)
- 财经大学(32217)
- 院(32180)
- 商学(28271)
- 基金
- 项目(182635)
- 科学(147875)
- 基金(138210)
- 研究(135514)
- 家(119558)
- 国家(118663)
- 科学基金(103752)
- 社会(92017)
- 社会科(87595)
- 社会科学(87581)
- 基金项目(73053)
- 省(67059)
- 自然(64676)
- 自然科(63242)
- 自然科学(63228)
- 自然科学基金(62127)
- 教育(61336)
- 划(57428)
- 资助(55573)
- 编号(52198)
- 部(42499)
- 成果(41251)
- 重点(41182)
- 国家社会(40099)
- 发(39894)
- 创(38710)
- 教育部(37540)
- 人文(36473)
- 创新(36269)
- 制(35265)
- 期刊
- 济(122991)
- 经济(122991)
- 研究(77127)
- 中国(45236)
- 财(38818)
- 管理(38390)
- 科学(35808)
- 学报(34512)
- 农(30389)
- 大学(28316)
- 学学(26759)
- 教育(23015)
- 技术(22110)
- 财经(21917)
- 农业(21285)
- 经济研究(21015)
- 融(20071)
- 金融(20071)
- 经(19101)
- 业经(18375)
- 问题(17099)
- 贸(14672)
- 世界(13459)
- 统计(13034)
- 技术经济(12916)
- 国际(12337)
- 业(12256)
- 策(11754)
- 现代(11492)
- 资源(11323)
共检索到36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俊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产业集聚 集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国平 刘珊
文章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对其行业构成进行分类,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和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链发展、空间集聚程度和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进行了熵权赋值的综合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低下,在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既无产业链优势又没有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处于产业前沿的5个省份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38.5%,地区差异明显。就产业链方面而言,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就空间集聚而言,除了处于产业前沿的省份,中部湖南和西部四川的空间集聚效应也有所形成。
关键词:
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链 空间集聚 评估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宏振 潘龙梅 雷蕾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霞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在直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来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是一种正的空间外部溢出,而后者是一种负的空间外部溢出。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集聚的直接促进和正的空间外部溢出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差异性和集聚性并存的格局。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集聚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宏振 邵鹏 潘龙梅
笔者选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年~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性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增幅最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省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分布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亚娟 秦东方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1-2011年五个文化行业数据Theil熵的计算,得出中国各省区文化行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并不同程度受到周围省区的影响。文章通过五行业不均衡度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图书馆业、博物馆业、艺术表演馆业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均衡对经济增长有利,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业的集中分布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有利。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分布 空间相关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效应 三经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本文对少数民族八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间的文化产业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民族地区7年间区位熵均值为1.773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26%,其中7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增长状态,仅有西藏呈减少态势,总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强化。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从业人数、教育、科研、邮电业、零售业、运输业等七个变量对于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人工资、地区文化消费、地方财政、上级拨款等四个变量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珊
本文利用2008-2011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埃利森-格莱泽指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进行了度量,再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地域文化存量、产业发展动力、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数据及核密度估计都验证我国文化产业已出现空间集聚的趋势,同时提高地区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和引导居民文化消费观念以及提升文化产业链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有正向作用,财政投资可以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降低物流成本方向倾斜。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核密度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