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5)
2023(10775)
2022(9210)
2021(8620)
2020(7567)
2019(17617)
2018(17431)
2017(33978)
2016(18084)
2015(20647)
2014(20613)
2013(20389)
2012(18584)
2011(16691)
2010(16393)
2009(15141)
2008(14928)
2007(13163)
2006(10901)
2005(9353)
作者
(51421)
(43133)
(43086)
(40935)
(27246)
(20769)
(19967)
(17014)
(16258)
(15184)
(14690)
(14373)
(13502)
(13388)
(13377)
(13374)
(13128)
(12773)
(12389)
(12320)
(10524)
(10501)
(10368)
(9811)
(9761)
(9622)
(9454)
(9418)
(8663)
(8624)
学科
(76221)
经济(76150)
管理(53388)
(50532)
(41451)
企业(41451)
方法(39868)
数学(35493)
数学方法(35054)
(20016)
(19339)
中国(18135)
业经(15460)
(14655)
(14409)
贸易(14404)
地方(14393)
(13987)
农业(13361)
(12863)
(12682)
财务(12636)
财务管理(12604)
(12422)
企业财务(11920)
理论(11625)
环境(11564)
技术(11006)
(10434)
银行(10408)
机构
学院(258293)
大学(258225)
(106819)
经济(104678)
管理(104459)
理学(91190)
理学院(90246)
管理学(88669)
管理学院(88172)
研究(81680)
中国(61247)
(53193)
科学(50793)
(46735)
(41998)
(40394)
中心(39709)
业大(39088)
财经(38429)
(37163)
研究所(37047)
(34933)
农业(33340)
(32981)
经济学(32848)
师范(32647)
北京(32564)
经济学院(29966)
(29660)
(29490)
基金
项目(180087)
科学(142427)
基金(132016)
研究(129958)
(114882)
国家(113983)
科学基金(98833)
社会(82779)
社会科(78596)
社会科学(78572)
基金项目(70716)
(70573)
自然(65046)
自然科(63488)
自然科学(63467)
自然科学基金(62319)
教育(60477)
(59398)
资助(53983)
编号(53136)
成果(41707)
重点(40546)
(40516)
(38611)
(37701)
科研(35286)
创新(35242)
课题(35119)
教育部(34872)
国家社会(34501)
期刊
(107864)
经济(107864)
研究(66955)
中国(43730)
学报(39582)
(37065)
科学(36378)
(36337)
管理(35804)
大学(29713)
学学(27905)
农业(24848)
技术(23521)
教育(23115)
(19367)
金融(19367)
业经(18634)
财经(18439)
经济研究(17487)
(15869)
问题(14867)
(13732)
图书(13608)
资源(13576)
统计(13234)
技术经济(13218)
理论(12338)
商业(12323)
(12184)
(12051)
共检索到358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永达  王智辉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国际经济学界一直在寻找其中的传导机制,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有的认为是因为荷兰病所致,有的则认为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还有人认为是丰裕的自然资源引发了寻租和腐败。笔者则是另辟蹊径,运用集聚优势理论,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生产优势、金融优势和战略优势的影响入手,全面地解释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自身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而丰裕的自然资源又使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丧失,从而降低了生产优势;丰裕的自然资源又通过汇率的变化使金融优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盈之  胡永舜  
本文从"资源诅咒"假说出发,对内蒙古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内蒙古的确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导致的"荷兰病"效应。但西部大开发以后,随着国家及地区各项政策的实施",资源诅咒"现象在内蒙古地区被破解。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该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可持续性,但随着近年来该地区能源开发强度的增大,制度弱化的趋势日益呈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  
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从中心—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荷兰病到资源诅咒等也均揭示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悖论。以此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讨论了资源诅咒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希伟  曾道智  
本文通过建立两国三部门三要素模型,探讨了大国开放经济背景下旅游服务业扩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及其福利含义。研究发现,旅游服务业发展会带来收入效应和转移效应,收入效应对工业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源转移效应对工业发展具有负向挤出效应。因此,旅游服务业发展究竟是促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与外生参数有关。当工业品贸易成本足够低和居民对本国旅游服务品偏好足够强时,大国拥有丰裕的旅游资源带来的收入效应会超过资源转移效应,从而吸引资本从小国流向大国,使均衡状态时大国的工业企业比例超过其初始资本比例,最终逃脱"资源诅咒"陷阱。如果两国居民都消费本国和外国的旅游服务品,那么随着人们对旅游服务品支出比例的提高,小国居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景华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是,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而缺少自然资源的地区反而可能有更快的增长速度。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质量的差异。倾向于强占者的制度和资源制造了一个增长陷阱,阻碍了经济增长;倾向于生产者的制度能使其充分利用丰裕的自然资源,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茶洪旺  郑婷婷  袁航  
运用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四个指数形成的多指标评价模型对资源诅咒系数进行度量,度量结果显现:在空间分布上,我国资源诅咒呈现西多东少的地理分布格局;从时间演变上,2003~2015年我国资源诅咒呈两极化收敛,东部资源诅咒系数变小,西部资源诅咒系数增大。在此基础上,利用PVAR模型测算了我国资源依赖度高低不同地区资源诅咒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测算结果显现:不论资源依赖度的高低,资源诅咒的存在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正常演进;资源依赖度高的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加剧了资源诅咒,而资源依赖度低的地区,产业结构不会加剧资源诅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亮亮  张晖明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因可主要归结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集聚规模、制度因素的地区差异,导致各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及要素配置方面出现差别,"资源诅咒"并非是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因此,具备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不断推动自然资本优势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化,通过将资源租金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地区间地理区位、人口集聚规模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渐进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宇  程道金  
文章以山东省为例来探索"资源诅咒"现象,首先构建一个基本面板回归模型证实山东省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不同阶段资源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初始阶段资源部门的发展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并随着资源部门的进一步发展达到最大,此后资源部门的繁荣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降低甚至出现"资源诅咒",这与产业结构发展理论基本是一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黎晓峰  
中国区域经济层面的资源诅咒效应一直备受关注,然而既有研究忽视了城镇化和集聚经济对资源诅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对于资源型产业依赖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据此,进一步利用动态模型分析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以及在不同城镇化水平下传导机制的异质性。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资源诅咒效应在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更为明显;资源型产业依赖通过劳动力成本、制造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要素集中而产生的集聚效益影响着资源诅咒间接传导机制的作用强度,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弱化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黎晓峰  
中国区域经济层面的资源诅咒效应一直备受关注,然而既有研究忽视了城镇化和集聚经济对资源诅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对于资源型产业依赖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据此,进一步利用动态模型分析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以及在不同城镇化水平下传导机制的异质性。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资源诅咒效应在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更为明显;资源型产业依赖通过劳动力成本、制造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田万慧  
自从1993年Auty提出"资源诅咒"这个命题以来,国内外学界开始从不同的层面来检验该命题的合理性。对此,笔者实不敢苟同。原因就在于,第一,人类经济发展史证明,能源资源无法代替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美国、英国、挪威、德国等国家自然资源开发的历史证明"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说法难以成立;第三,用能源资源储量和人均耕地数量代表资源丰裕度指标,作与当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检验,不符合现实——因为它与未来经济增长相关,但与当期经济增长之间不是很紧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芳梅  
"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假说。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以"资源的诅咒"这一基本命题为依据,对资源禀赋与山西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作了验证;其次对自然资源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对资源富集区如何避免"资源的诅咒"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炯  
空间结构与组织是"资源诅咒"研究被忽略的一个分析视角。在资源型经济的自强机制作用下,人口与经济活动倾向于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形成资源型区域特殊的"核心边缘"结构和要素流动特征,导致核心区域集聚效应弱化及偏态的城市功能,反过来又制约制造业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了反工业化倾向,促使区域发展落入"资源诅咒"陷阱。通过对山西省核心边缘结构及2000—2010年人口与经济集聚动态等分析,对上述观点做了验证,并提出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裴潇  黄玲  蒲志仲  
本文利用1996年至2011年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是否存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给部分省份带来"诅咒"的同时也给另一些省份带来了"福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战炤磊  
资源禀赋型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资源禀赋既可能通过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需求优势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可能通过掩盖资源错配后果、弱化创新动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双向影响投射到理论演化层面,既有源远流长的禀赋优势理论,又有发人深省的资源诅咒假说。本文在梳理资源禀赋相关理论的演化基础上,厘清资源禀赋对于产业发展双向影响的基本机理,然后以植物油加工业为例,对资源禀赋对于资源禀赋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研究结论讨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资源禀赋优势论与诅咒论做出实证回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