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5)
- 2023(18212)
- 2022(15746)
- 2021(14768)
- 2020(12168)
- 2019(28478)
- 2018(28219)
- 2017(54339)
- 2016(29428)
- 2015(33244)
- 2014(33242)
- 2013(32537)
- 2012(30152)
- 2011(27116)
- 2010(27202)
- 2009(24519)
- 2008(23663)
- 2007(20716)
- 2006(18211)
- 2005(15814)
- 学科
- 济(122970)
- 经济(122840)
- 管理(81255)
- 业(77510)
- 企(62687)
- 企业(62687)
- 方法(53947)
- 数学(47167)
- 数学方法(46378)
- 中国(35133)
- 农(33472)
- 地方(31627)
- 财(27267)
- 业经(27264)
- 学(25593)
- 农业(22791)
- 贸(20662)
- 贸易(20645)
- 理论(20330)
- 制(20121)
- 易(19909)
- 环境(19520)
- 和(18979)
- 技术(18839)
- 银(17546)
- 银行(17505)
- 融(17129)
- 金融(17126)
- 务(16969)
- 财务(16873)
- 机构
- 学院(408662)
- 大学(408151)
- 管理(161926)
- 济(159770)
- 经济(156110)
- 理学(139912)
- 理学院(138297)
- 研究(137853)
- 管理学(135455)
- 管理学院(134721)
- 中国(102614)
- 京(89483)
- 科学(87231)
- 财(71473)
- 所(68554)
- 农(66651)
- 中心(63450)
- 研究所(62547)
- 业大(62032)
- 江(60482)
- 财经(57174)
- 北京(56990)
- 范(56457)
- 师范(55935)
- 经(51959)
- 农业(51726)
- 院(51178)
- 州(49720)
- 经济学(46997)
- 师范大学(45283)
- 基金
- 项目(283453)
- 科学(222465)
- 研究(206406)
- 基金(203304)
- 家(177389)
- 国家(175897)
- 科学基金(151577)
- 社会(128425)
- 社会科(121588)
- 社会科学(121556)
- 省(111452)
- 基金项目(108145)
- 自然(99685)
- 自然科(97346)
- 自然科学(97321)
- 教育(95682)
- 自然科学基金(95493)
- 划(94167)
- 编号(85300)
- 资助(84274)
- 成果(67895)
- 重点(63578)
- 发(62919)
- 部(61416)
- 课题(59164)
- 创(58441)
- 创新(54520)
- 科研(54022)
- 教育部(52510)
- 大学(52334)
- 期刊
- 济(176011)
- 经济(176011)
- 研究(118903)
- 中国(81681)
- 学报(63351)
- 农(59898)
- 科学(59555)
- 管理(59012)
- 财(53734)
- 教育(49822)
- 大学(48541)
- 学学(45354)
- 农业(41717)
- 技术(39131)
- 融(33950)
- 金融(33950)
- 业经(30432)
- 经济研究(27601)
- 财经(26494)
- 问题(23994)
- 图书(22801)
- 经(22645)
- 业(22018)
- 技术经济(20220)
- 资源(20190)
- 科技(19864)
- 统计(19490)
- 理论(18715)
- 版(18712)
- 现代(18213)
共检索到60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燕榕 曲福田 姜海 李效顺 胡立兵
随着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合理界定其用地规模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首先运用多目标决策法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等级,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选取与集约利用相关度较大的因素作为预测依据,进而计量其合理的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其一,A、B和C开发区集约等级为II级,可以适当扩大开发区规模;D、E、F和G开发区集约等级为III级,应该维持开发区规模;而H和I开发区集约等级为IV级,应适当缩小开发区规模。其二,当B开发区、A开发区和其他开发区地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3.10%、18.18%和15%时,可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潜力。其三,即使实现土地集约利用,B开发区仍需扩充6.08 km2...
关键词:
城市开发区 规模计量 集约评价 南京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家祥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现象"在中国迅速蔓延。目前,一个城市拥有多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设立多个园区进而形成城市开发区群,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开发区群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不同开发区功能定位重合、产业同构严重、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发展失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南京城市开发区群为例,分析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开发区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开发区群 协调发展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亚微 朱喜钢
进入21世纪,单一产业功能的开发区纷纷通过城市功能的植入与完善,实现开发区的"异变",逐渐发展成为新城(区),而居住作为"城"的第一功能,具有物质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本文以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开发区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研究,总结出其居住空间的分布格局与特征,提出现阶段开发区居住空间呈现出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圈层+扇形"的空间结构模式,并探讨其背后的综合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扬
首先对开发区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讨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开发区 南京 江宁区 产业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李炜玮 贾文慧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从开发区主导功能视角对比产城融合型和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不论是全部开发区还是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呈现出苏南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的特点;(2)江苏省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刘洪颜 史佳璐 刘凯
国内各类开发区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但在规划建设进程中粗放用地现象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大省山东省为例,以山东省内被国家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16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2011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土地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工业用地率偏低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土地利用强度较弱,容积率、建筑密度不高;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这也是山东省作为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经济规模巨大但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全省164家开发区土...
关键词:
开发区 集约用地 评价 山东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袁新国 朱凯
开发区建成区的再开发是促进我国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和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论文从当前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背景出发,立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区再开发实践,提出产业优化提升、功能转型升级、空间集约利用及建筑改造再利用等是实现开发区再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对上述不同的再开发途径的开发机制与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以南京高新区为例,对其再开发实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再开发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事关我国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论文通过对长三角相关开发区空间结构的广泛调研,特别是对南京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全面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典型分析。论文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使用进行了界定,对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开发区空间配置的综合化特征与开发区空间使用的"断裂化"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论文分析了造成上述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特征的原因,并提出开发区应该按照新城市空间的功能要求,加强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使用的融合,形成有机协调的内在空间关系。
关键词:
开发区 空间利用 城市功能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芳 张磊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和投影分析,探索能反映评价对象客观差异特征的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以上海市19个市级开发区为例求取指标理想值,并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集约度分值排序,结果显示出指标理想值一次性求取模型的优势和可靠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越 叶高斌 姚士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各大城市的空间扩展十分迅速,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令人瞩目。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也面临着空间扩展与城市不断向外蔓延的新问题。其发展动力与起因也是由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巨变和经济高速增长及其结构的转变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化是通过城市郊区化即许多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促进城市空间的迅速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大中城市的边缘地区开发区、新城建设(包括大学城)数以百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人口城镇化率虚高、土地城镇化冒进、水土资源过度消耗。本文主要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开发区、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相互关系、特大城市空间扩展问题,探索其动力机制、变化的因素以及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学术讨论价值。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边缘区 郊区城市化 空间扩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从开发区发展阶段看,从工业区转向综合性新城区是大多数开发区的必由之路,开发区再开发是开发区完成综合转型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百佳湖片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开发区综合开发的几大导向因素,然后从三个时间上对比分析了百佳湖片区再开发的情况,最后从城市和开发区两个层面阐述了再开发对综合导向型开发区的提升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立武 赵小敏
为从微观层面上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笔者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评价要素图层分离、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权重值确定及评价单元划分基础上,构建GIS空间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把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应用GIS空间模型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能够深入揭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或评价结果动态更新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周峰 马其芳 钟太洋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23个与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指标,构建了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度4个方面,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超集约,即土地供求紧张,分值大于0.3;②集约,土地供求平衡,分值在0~0.3之间;③基本集约,土地供求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分值在-0.3~0之间;④欠集约,土地有所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分值小于-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祖梁 龚奇
为了解决现行评价工作中的不足,对影响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构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视角,使开发区管理机构全面、真实的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客观评价为主、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系统性分析了影响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因素,以"开发区管委会"和"入区企业"两类主体,分别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既考虑到各个省级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又能很好地为开发区的横向比较和整个省域内开发区的统筹和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作用,使成果的利用更具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