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930)
- 2022(11088)
- 2021(10308)
- 2020(8594)
- 2019(19386)
- 2018(18991)
- 2017(36762)
- 2016(19835)
- 2015(21617)
- 2014(21019)
- 2013(20282)
- 2012(18304)
- 2011(16255)
- 2010(15918)
- 2009(14218)
- 2008(13537)
- 2007(11476)
- 2006(9743)
- 2005(8086)
- 学科
- 济(76008)
- 经济(75932)
- 管理(59274)
- 业(58099)
- 企(47986)
- 企业(47986)
- 方法(37548)
- 数学(33813)
- 数学方法(33321)
- 农(21786)
- 财(21567)
- 中国(19041)
- 业经(16843)
- 贸(16017)
- 贸易(16011)
- 易(15671)
- 农业(14576)
- 地方(14326)
- 务(13800)
- 财务(13757)
- 财务管理(13731)
- 技术(13440)
- 策(13274)
- 学(13177)
- 企业财务(13056)
- 制(13054)
- 环境(12820)
- 划(12027)
- 银(11051)
- 银行(11014)
- 机构
- 学院(268395)
- 大学(266569)
- 济(112452)
- 经济(110435)
- 管理(109603)
- 理学(96559)
- 理学院(95568)
- 管理学(93918)
- 管理学院(93417)
- 研究(86452)
- 中国(63509)
- 京(53430)
- 科学(52987)
- 财(50140)
- 农(46680)
- 业大(42420)
- 所(41464)
- 中心(41189)
- 财经(40798)
- 研究所(38230)
- 江(38099)
- 经(37369)
- 农业(37028)
- 经济学(33959)
- 范(33083)
- 师范(32638)
- 北京(32149)
- 院(31966)
- 经济学院(30940)
- 财经大学(30563)
- 基金
- 项目(193446)
- 科学(154158)
- 基金(143399)
- 研究(137349)
- 家(126476)
- 国家(125459)
- 科学基金(108872)
- 社会(89196)
- 社会科(84836)
- 社会科学(84815)
- 基金项目(76203)
- 省(75371)
- 自然(72727)
- 自然科(71150)
- 自然科学(71129)
- 自然科学基金(69881)
- 划(64252)
- 教育(63857)
- 资助(57874)
- 编号(53849)
- 重点(43603)
- 部(43065)
- 发(41678)
- 创(41325)
- 成果(41142)
- 创新(38605)
- 科研(38079)
- 国家社会(37495)
- 教育部(37167)
- 课题(36766)
共检索到37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旭坪 于秀丽 王天腾
建立科学、有效、准确的空气质量预测系统,对于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聚焦化工园区,基于物联网背景下企业排放实时数据,融合气象信息,采用多种有监督式机器学习(决策树、多元线性回归、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Xgboost、梯度提升机、Light GBM、MLP(多层感知觉神经网络))及改进的集成学习Stacking策略实现化工园区空气质量的预测,并识别影响大气污染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Stacking策略下的预测框架与单模型预测结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提升。(2)在Stacking策略中,初级、次级学习器的选择策略影响预测的精度和泛化性,最佳模式为初级采用强学习器,次级使用线性模型。(3)在同一园区、不同企业污染物不同排放口对空气质量影响不同,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化工园区的治理和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海滨
东北亚地区大气跨界污染,随着中国雾霾的广受关注,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环境合作的核心议题。东北亚是中国核心的外交战略区,它的稳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由政治安全的担心产生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强化。大气(雾霾)污染事件的出现,为各国释放政治紧张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而东北亚大气环境合作,能否真正促进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并起到政治关系减震器的作用,还在于中国如何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鉴于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外交领域提出了"积极进取、更有作为"的"新常态"观,环保工作也进入了理念、道路创新的新常态阶段,对外环境合作的思路也需要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而及时调整。结合自身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和决心,建议中国在如下方面强化东北亚环境合作:强化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TEMM)、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项目(NEASPEC)等核心机制的作用,加强中日韩等主导国间的合作关系,倡导合作机制的集体领导理念,推动专家互动以补充官方交流不足,谨慎看待多元治理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产业合作。
关键词:
新常态 东北亚 大气污染 环境合作 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郑美珠
通过大气污染地区和清洁区的标准地调查、树干解析以及木材含污量的分析测定表明,大气污染对杉木林缘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林缘木和林内木比较,杉木林幼年时期林缘效应和污染效应均不明显。森林郁闭后,清洁区表现出明显的林缘效应,污染区则表现出明显的污染效应。根据立地条件、营林措施相似的森林地区的林缘效应和污染效应,可以估测林木生长损失率。大气污染会使受严重污染影响的林缘木形成假年轮。杉木木材历年的含污量与相应年轮宽度呈指数负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方程,可以推断污染历史。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杉木 生长 林缘效应 污染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颖 王文华
以1997~2005年河南省经济发展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了近10年来,河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量、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投入的年度变化特征,同时与全国平均值及相邻若干省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河南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较高的煤炭消费量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投入比例偏低有一定相关性。文章对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工业废气 大气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颖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环境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近几年频繁、连续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民众的直观感觉却愈发严重。研究发现,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寻找答案,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月 王凤 吴燕杰
我国于2018年起开征环境保护税。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开征有效改善城市综合空气质量,但具体污染物中的臭氧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税率提升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更显著,但税率提升中的税率中等地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对高污染地区的综合空气质量以及细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治理效果均欠佳。因此,建议将全部臭氧前体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并且税率提升的中等税率地区应将氮氧化物税率提高至较高税率水平,税率提升中等税率地区的山西省应将一氧化碳税率提高至高税率水平,将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细颗粒物的前体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全方位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大气污染治理 税率 征税范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严刚 杨金田
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要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相互协调,不能彼此冲突;第二,要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与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优化组合,以最小成本实现控制大气污染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本文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重点为:着力抓好黑碳、N2O、CO2与常规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在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排放统计、协同控制政策制定与技术研发等领域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熹 于渤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是大气污染物减排规划制定的基础。在环境学习曲线的基础上,借助于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包含干中学、研发中学和引进中学等因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模型及测算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存在26. 5%至33. 5%的下降空间;东北地区和东部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海南、吉林、江西等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大的地区;干中学、研发中学及引进中学均对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