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19)
2023(21548)
2022(18119)
2021(16775)
2020(13953)
2019(32026)
2018(31583)
2017(60819)
2016(32562)
2015(36614)
2014(36346)
2013(35915)
2012(32831)
2011(29498)
2010(29991)
2009(28136)
2008(27310)
2007(24323)
2006(21711)
2005(19753)
作者
(93003)
(77225)
(76729)
(72857)
(49303)
(36922)
(34859)
(30114)
(29517)
(27565)
(26298)
(26186)
(24609)
(24517)
(23882)
(23794)
(22955)
(22455)
(22165)
(22106)
(19298)
(18850)
(18750)
(17767)
(17244)
(17235)
(17233)
(17080)
(15497)
(15184)
学科
(138090)
经济(137908)
(110985)
管理(106931)
(97006)
企业(97006)
方法(57812)
数学(46931)
数学方法(46326)
中国(41067)
(40672)
(40427)
业经(38487)
(31759)
地方(30930)
(30273)
金融(30269)
(29625)
银行(29579)
(28458)
农业(27667)
(27492)
财务(27388)
财务管理(27340)
企业财务(25901)
(25711)
理论(25549)
(24027)
贸易(24005)
技术(23787)
机构
学院(464513)
大学(462180)
(190472)
经济(186413)
管理(184823)
理学(158194)
理学院(156509)
管理学(153936)
研究(153315)
管理学院(153075)
中国(122199)
(98983)
(92381)
科学(91275)
(75920)
(73669)
财经(72406)
中心(70919)
(70476)
研究所(68241)
(65677)
业大(65656)
北京(62720)
(59618)
师范(59069)
经济学(57369)
农业(57105)
(56928)
(55778)
财经大学(53621)
基金
项目(305720)
科学(242075)
研究(227317)
基金(222021)
(191511)
国家(189811)
科学基金(165115)
社会(144620)
社会科(137183)
社会科学(137149)
(119863)
基金项目(116879)
自然(105784)
教育(104321)
自然科(103348)
自然科学(103325)
自然科学基金(101472)
(99517)
编号(92956)
资助(91331)
成果(75430)
重点(68114)
(67450)
(67364)
(64938)
课题(64179)
创新(60170)
国家社会(59448)
(58493)
教育部(58463)
期刊
(217889)
经济(217889)
研究(141308)
中国(94443)
(74099)
管理(73510)
(68481)
学报(67260)
科学(63931)
(53014)
金融(53014)
大学(52855)
教育(51582)
学学(49783)
农业(46497)
技术(43678)
业经(37223)
财经(36394)
经济研究(33655)
(31249)
问题(27928)
(25439)
技术经济(23604)
理论(22023)
现代(21957)
商业(21439)
图书(21362)
科技(21120)
(20903)
(20597)
共检索到70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根据集成场基本范畴,分析物流集成体主导的物流链和制造集成体主导的供应链的网链结构形成及融合过程,探讨场源、基核在两业网链形成、融合过程中的发展机理,提炼集成体间联接键及竞合关系理论以指导两业联动在实践中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蕾  王玲  
本文先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又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与熵权法分别测算了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升级水平,进一步地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两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地区差异,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伴随着两业技术、产品、业务、市场上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基于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动态演进的过程,且不同地区两业融合发展水平不同;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但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其中东部、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王述英  
制造业是工业化进程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获得竞争力的有效保障。本文从天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归纳出其发展特点,依据其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天津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随着物流功能的集成和制造过程的标准化发展,物流一体化服务逐步嵌入制造过程,直接服务于生产工位。然而,目前两业联动的研究局限于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关系,难以带动产业的联动发展,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研究应转向物流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关系研究。文章基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模型,从集成场的视角,对制造集成体与物流集成体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了分析,以非合作博弈模型的解作为谈判的基础,运用合作博弈模型,得出只有在双方选择集体理性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物流链与产品供应链的融合,并指出u0,ν0,t0,U四个参数影响两业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志贻  陈烦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了多种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业态模式的融合,而且有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降本增效,提升经济社会整体效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规划、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培育、注重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全球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不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秀兰   刘芳宜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河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内部发展效率以及互为投入产出的效率。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物流业和制造业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河北省制造业拉动物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两业融合发展受宏观环境影响大。最后,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引领、以“融合”为目标促进两大产业协同发展;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氛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董展  
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中,以集成场基本范畴为理论依据,构建联动发展模式的构架,通过对物流集成体导入的联动案例进行追踪研究,分析联动发展模式微观识别体系,针对其"一对一"模式的特点、优点和风险,及其"一对多"模式的优点和弱点,提出结合两业联动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联动发展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红艳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及其演化特征,检验两业融合的绩效,并探究两业融合的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测度分析2004~2018年两业融合水平及其演化特征,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两业融合的绩效,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两业融合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发展初期即实现了由初步融合向基本融合的阶段跃进,但深化进程缓慢,目前还未实现良好融合。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两业融合水平领先,中部与东北次之,西部最低;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水平无明显差异。在两业融合系统中,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改善地区契约环境可以增强物流业对制造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制造业信息化密度越高,地区信息化水平的调节作用越突出;不论制造业契约密度高低,地区契约环境的调节作用都存在且无明显差异。研究创新:从地区和行业层面系统分析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演化特征;比较分析两业融合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综合考虑地区环境与行业特征,构建"地区信息化水平—制造业信息化密度""地区契约环境—制造业契约密度"分析框架探究两业融合的提升路径。研究价值: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艳春   陈羿彤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是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在梳理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两业协调发展水平与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索数字化发展对两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两业协调发展水平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数字化发展显著促进了两者的融合,且该推动效应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科技创新是重要中介机制,能够加速融合进程,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路  
首先分析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的背景,然后从内外驱动力、演化过程和理想载体几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融合机理和融合模式,最后提出融合措施,以期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齐敏  
从集成体、联接机制、场线和场界四个部分来研究物流业与工业的集成场,根据业务集成程度将业务集成维度分为物流资源集成、物流功能集成以及物流服务集成三个指标。利用隶属度及模糊评价方法从集成维度、服务维度以及关系维度三个维度,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融合程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涛武  王燕  
基于大数据的制造业与零售业融合发展契合了互联网经济时代生产、流通、消费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将推动产业价值链重构,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亦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新支点。零售业以对消费需求大数据的深度透析为基础来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进而从整体上优化供给侧,而制造业的快速反应、柔性制造、成本控制等可对零售业形成支撑,二者融合发展机理贯穿于研发创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与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能有效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降低供应链成本和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大数据是制造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董展  
针对集成体主导的物流链与供应链,探讨其两链融合的联接键构建问题;在分析两链融合过程的联接键内涵、性质、类型和构建的必要性基础上,分别以集成物流商或集成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链切入供应链上下游交集处作为切入点,探讨其联接键在两链融合中的作用,提出构建和运用联接键的几个重要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