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4)
- 2023(17414)
- 2022(15161)
- 2021(14148)
- 2020(11926)
- 2019(27943)
- 2018(27901)
- 2017(54368)
- 2016(29389)
- 2015(33453)
- 2014(33671)
- 2013(33368)
- 2012(30717)
- 2011(27848)
- 2010(27883)
- 2009(25798)
- 2008(25451)
- 2007(22866)
- 2006(19830)
- 2005(17329)
- 学科
- 济(126097)
- 经济(125958)
- 业(86971)
- 管理(82809)
- 企(65668)
- 企业(65668)
- 方法(58531)
- 数学(50909)
- 农(50610)
- 数学方法(50267)
- 农业(33470)
- 财(30431)
- 中国(29950)
- 业经(29745)
- 学(26968)
- 地方(25852)
- 贸(22271)
- 贸易(22262)
- 制(22192)
- 易(21568)
- 理论(20323)
- 务(19223)
- 财务(19143)
- 财务管理(19098)
- 技术(18746)
- 和(18561)
- 企业财务(18101)
- 环境(18063)
- 银(17296)
- 银行(17234)
- 机构
- 学院(428399)
- 大学(427560)
- 济(171578)
- 管理(169859)
- 经济(167922)
- 理学(148274)
- 理学院(146652)
- 管理学(143987)
- 管理学院(143222)
- 研究(140342)
- 中国(103969)
- 京(89608)
- 科学(88882)
- 农(84443)
- 财(75703)
- 所(70966)
- 业大(69397)
- 农业(65474)
- 中心(65427)
- 研究所(64916)
- 江(62195)
- 财经(61541)
- 范(56429)
- 经(56112)
- 师范(55888)
- 北京(55861)
- 经济学(51129)
- 州(50361)
- 院(50074)
- 经济学院(46352)
- 基金
- 项目(294181)
- 科学(230604)
- 研究(213799)
- 基金(212943)
- 家(185646)
- 国家(184084)
- 科学基金(157874)
- 社会(133517)
- 社会科(126185)
- 社会科学(126148)
- 省(115699)
- 基金项目(113467)
- 自然(103689)
- 自然科(101222)
- 自然科学(101195)
- 自然科学基金(99363)
- 教育(98380)
- 划(96703)
- 编号(88513)
- 资助(87809)
- 成果(71181)
- 重点(65659)
- 部(65098)
- 发(62849)
- 创(60587)
- 课题(59973)
- 创新(56541)
- 科研(56525)
- 教育部(55382)
- 大学(54776)
- 期刊
- 济(186760)
- 经济(186760)
- 研究(119487)
- 农(82060)
- 中国(76049)
- 学报(70272)
- 科学(64011)
- 财(57250)
- 管理(57104)
- 农业(55766)
- 大学(53376)
- 学学(50571)
- 教育(44595)
- 技术(37450)
- 融(35349)
- 金融(35349)
- 业经(35005)
- 财经(29356)
- 经济研究(27787)
- 业(27057)
- 问题(25832)
- 经(25040)
- 版(22153)
- 技术经济(21049)
- 图书(20967)
- 科技(20253)
- 理论(20069)
- 资源(19385)
- 统计(18913)
- 现代(18899)
共检索到610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国明 禹倩倩
考察了西北地区两个以集市为基础形成的农民合作社,通过观察农村集市60年来的深刻变化,分析了集市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变及其对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1)农民家庭的活动半径扩大了几倍,随着经济与社会进步,并在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作用下,农村集市体系基本上由县城、乡镇所在地、行政村构成;(2)农村集市非常活跃,其发达的经济网络,是建立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基础;(3)农村集市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仍未形成,而传统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社生成的初始成本、决策成本和协调成本,但其封闭性也会对合作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施坚雅模式 农村集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明 张佩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在我国东部与西北地区有显著差异。本文根据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从影响农民合作社生成的条件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农民合作社在东部地区与西北农村地区产生差异的根源。研究表明,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专业化产业集中度是合作社生成的经济基础,合作社发起人的带头作用和政府的支持则是合作社生成的内外驱动条件。西北地区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与东部地区有明显差别,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的生成有特殊的困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广文 崔月琴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依托村落能人的资源和关系优势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村落能人既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又是组织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他们在协调组织内外的资源、连接组织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主要依托村落能人以关系契约和关系动员的策略机制来推动,但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和常态化发展,加强有效的组织监督和制度约束机制,避免能人治理中腐败现象和不当行为,应成为组织发展进步的应然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男 朱晓 高靖羽 周静 刘辉
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愿联合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辽西北地区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现场深度访谈方法,剖析辽西北地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症结探源,提出推进辽西北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合作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王婉欣 姚少波
目前,辽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调研,梳理分析影响合作社成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国明 王兰针 詹海晨
传统农业时期,中国农村曾普遍存在农民的生产互助行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巨大进展,农户的农业服务需求迅猛增长,但农民合作社的生成比较困难,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合作也明显减少,"农民合作难"现象突出。作者以甘肃、青海、宁夏三省的实际调研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引起的农户农业服务需求的具体变化与农民合作基础的相应变化。研究显示:(1)农业生产多元化、农户经营规模分化、现金收入增长、农户的亲戚邻居情谊淡化等因素冲击了传统农业时期的农户非正式合作行为。(2)我国农户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解体,新的稳定的社会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韩国明 王鹤 杨伟伟
本文以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部分地区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考察乡村公共空间正在发生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的乡村公共空间与农民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大范围、高频率接触、半开放的公开空间可以为农民提供最佳的交往场所,产生出相对充分的社会资本,因此对促进农民合作行为发生最有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秉智
本文探讨了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原因,提出为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进一步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关键应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并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力资源开发 资本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满明俊 周民良 李同昇
基于对陕、甘、宁三省(区)的农户调查数据,笔者分析了不同种类作物生产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差异,考察农业要素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验证了农户的技术偏好与农业要素禀赋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农户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作物生产农户的技术效率明显小于粮食作物生产农户,且前者技术效率的分布差异较大。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饱和的现象,耕地的稀缺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样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偏好基本符"技术诱导理论"。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户 技术效率 农业要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兴鹏 薛冰 拓学森
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西北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梁瑞驹 杨小柳 陈敏建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的关键生境要素,西北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论文指出生态需水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原始天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开发强度,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讨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模式;从地带性理论和径流形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类自然地理单元上的植被需水规律,从而明确了自然界哪些生态完全靠降水支撑、哪些生态除降水之外还需径流支撑,用生态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分析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形成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与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原理给出生态需水的概念,从而为量化生态需水提供了...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非地带性植被 径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得桂 喻淼
文章基于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的资料,从农民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西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对林改成效的评价与政策预期存在不小的差距;林权改革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是它的经济成效并不明显;林权改革既要体现农民本位和保障农民权益,也要关注村社权利和村庄整体福利的提升;林改政策执行出现了某些程度的偏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要密切关注林改后的农民需求及其变化,努力建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供给机制,促进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与四川、河南等中部和西南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西北地区大多正处于外出打工这一发展进程的初始阶段。西北地区有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结构特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相对劣势,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出务工究竟给当地留守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以甘肃省为例,本文从家庭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外出务工 家庭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琦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然而,通过在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法人治理结构还是在行业管理体制及经营风险补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限制其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思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采取“动态”的股份合作制;在经营上实行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混合经营制;在行业管理上实行省级信用联社和县(市)级信用社的两级法人体制。并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敏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