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4)
- 2023(11632)
- 2022(10034)
- 2021(9217)
- 2020(8211)
- 2019(19026)
- 2018(18836)
- 2017(36782)
- 2016(19900)
- 2015(22811)
- 2014(23003)
- 2013(22791)
- 2012(21217)
- 2011(19151)
- 2010(18925)
- 2009(17679)
- 2008(17699)
- 2007(15699)
- 2006(13227)
- 2005(11715)
- 学科
- 济(88319)
- 经济(88216)
- 管理(58054)
- 业(56597)
- 方法(48476)
- 企(47441)
- 企业(47441)
- 数学(42973)
- 数学方法(42464)
- 财(23708)
- 农(21049)
- 中国(19802)
- 学(19417)
- 业经(17065)
- 贸(16073)
- 贸易(16071)
- 易(15577)
- 务(15390)
- 财务(15349)
- 财务管理(15307)
- 地方(14800)
- 企业财务(14586)
- 制(14462)
- 理论(14459)
- 农业(14050)
- 和(13269)
- 融(12595)
- 金融(12592)
- 银(12165)
- 银行(12120)
- 机构
- 大学(298268)
- 学院(293982)
- 济(121949)
- 经济(119583)
- 管理(115614)
- 理学(101012)
- 理学院(99948)
- 管理学(98133)
- 管理学院(97604)
- 研究(95398)
- 中国(71147)
- 京(61743)
- 科学(59596)
- 财(55803)
- 农(51325)
- 所(48304)
- 业大(46136)
- 财经(45557)
- 中心(45062)
- 研究所(44192)
- 江(42917)
- 经(41451)
- 农业(41065)
- 经济学(38626)
- 北京(38236)
- 范(36830)
- 师范(36335)
- 经济学院(35122)
- 院(34207)
- 财经大学(34158)
- 基金
- 项目(201120)
- 科学(158344)
- 基金(148122)
- 研究(141510)
- 家(130224)
- 国家(129201)
- 科学基金(110870)
- 社会(89949)
- 社会科(85330)
- 社会科学(85305)
- 基金项目(77985)
- 省(77882)
- 自然(74237)
- 自然科(72557)
- 自然科学(72532)
- 自然科学基金(71255)
- 教育(66794)
- 划(66544)
- 资助(62734)
- 编号(56082)
- 重点(45761)
- 部(45654)
- 成果(45128)
- 发(42192)
- 创(41684)
- 科研(39928)
- 教育部(39169)
- 创新(39045)
- 课题(38517)
- 大学(38089)
共检索到41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周宗放 霍学喜
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无论从指数编制还是从指数特征来看都极其相似,因此本文拟选择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三种测定方法,实证分析了两者对其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跟踪误差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对分析理论,综合判断测定结果,探讨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跟踪误差的差异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远志 苏海峰
本文以上证50ETF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7年的日收盘数据构建数据样本,从实证的角度计量上证50ETF对其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造成跟踪误差变化和波动的主要成因,进而对未来我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指数型投资基金的产品设计、运作机制以及和相关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上证50ETF 交易所交易基金 跟踪误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远志
本文基于上证50ETF2005-2007年的日交易数据集从实证角度计量其对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的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特征,并深入探讨跟踪误差变化及波动的成因,进而对我国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ETF)及未来的指数产品设计和市场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交易所交易基金 上证50ETF 跟踪误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书达 吴文锋
本文基于上证50ETF期权上市后的交易数据,尝试利用期权平价关系构建交易策略,检测期权产品套利空间,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套利空间与股票市场和期权市场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期权定价仍不是有效的,期权和标的资产的流动性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对提高我国期权价格的有效性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盛积良 冯玉兰
本文基于均值回归理论,选取期权推出前后ETF市场和股票市场共6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STAR模型和GARCH模型,从价格发现和波动性两个方面研究上证50ETF期权推出对现货市场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证50ETF期权上市交易促进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稳定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总体上提高了现货市场质量。比较ETF市场和股票市场发现,期权推出前,ETF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高于股票市场,然而期权推出后,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却高于ETF市场。本文的研究显示,期权上市使股票市场从价格发现功能缺失转变为具有较高的价格发现功能,显著改善了股票市场的整体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史永东 霍达
基于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数据,本文经验研究了中国市场是否存在"定价核之谜",并对"定价核之谜"与市场走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市场存在"定价核之谜",且"定价核之谜"与下期市场收益率呈显著负向关系、与下期市场振幅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首次给出了"定价核之谜"在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经验证据,并且证实了"定价核之谜"对下期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会强 王帅 金浩
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是我国期权业走向专业化的标志,其定价问题关乎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然而,上证50ETF期权成份股调整对于定价效率的影响一直被忽略。因此,本文在梳理定价方法的基础上,以成份股调整为时间节点,通过核算调整前后理论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偏差计算定价效率。研究发现:看涨期权在成分股调整的公告日后的一定时间内定价效率有所降低,而看跌期权的定价效率会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证50ETF期权的定价效率会重新变动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定价公式忽略了红利、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波动率参数受到成分股调整影响,这是今后提升定价效率的修正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萍 刁训娣
基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2015—2021年我国上证50ETF期权市场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交易活动对期权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市场上看多交易方式丰富,融资交易对看涨期权收益的影响不大;而受卖空限制影响,融券交易活动越活跃,未来一个月看跌期权的收益越低。此外,融券交易活动对看跌期权收益的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投资者情绪低迷以及标的市场收益率为负的子样本中更明显,但该影响并不是长期持续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融券交易活动增加会显著提高看跌期权的持仓量,但对看涨期权收益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融资融券市场和期权市场之间的可能联系提供了证据,为后续的跨市场研究以及监管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丁振华
价格发现功能是ETF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上证50ETF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是衡量ETF推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多资产方差分解法分析50ETF交易的信息含量,从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对50ETF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ETF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价格发现功能与市场特定微观结构紧密,为此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应用交易成本假说、交易限制假说、市场信息假说对50ETF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会强 王帅 金浩
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是我国期权业走向专业化的标志,其定价问题关乎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然而,上证50ETF期权成份股调整对于定价效率的影响一直被忽略。因此,本文在梳理定价方法的基础上,以成份股调整为时间节点,通过核算调整前后理论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偏差计算定价效率。研究发现:看涨期权在成分股调整的公告日后的一定时间内定价效率有所降低,而看跌期权的定价效率会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证50ETF期权的定价效率会重新变动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定价公式忽略了红利、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波动率参数受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李心丹 马超群
传统上,期权定价主要基于Black-Scholes (B-S)模型。但B-S模型不能描述时变波动率以及解释"波动率微笑"现象,导致期权定价存在较大的误差。随机波动率模型克服了B-S模型的这些缺陷,能够合理地刻画波动率动态性和波动率微笑。基于此,本文考虑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期权定价问题,并针对我国上证50ETF期权进行实证分析。为了解决定价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采用上证50ETF及其期权价格数据,建立两步法对定价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该估计方法保证了定价模型在客观与风险中性测度下的一致性。采用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的上证50ETF期权价格数据为研究样本,对随机波动率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样本内还是样本外,随机波动率模型相比传统的常数波动率B-S模型都能够获得明显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定价结果,B-S模型的定价误差总体偏大且呈现较高波动,凸显了随机波动率对于期权定价的重要性。另外,随机波动率模型对于短期实值期权的定价相比对于其它期权的定价要更精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艳军 安丽娟
本文基于HAR模型对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中国波指)进行研究。根据2015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16日中国波指运行的真实数据,构建一般HAR模型和扩展的HAR模型研究中国波指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波指具有显著的正周一效应;中国波指与上证50指数的收益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具有非对称性。根据中国波指的预测结果,结合我国上证50ETF期权进行期权交易模拟发现,基于中国波指构建的期权投资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
关键词:
中国波指 HAR模型 期权投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坤昊 秦学志
期权定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单因子随机波动率模型生成的波动率曲线形状与波动率水平相关性微弱,且无法确切反映波动过程的状态转移特征。为此,本文使用连续马尔可夫链刻画波动状态,在Heston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方差动态过程中所有参数均为波动状态任意函数的情景,得到了一类具有状态转移特征的随机波动率模型;进一步,根据条件仿射模型的特征函数,结合波动路径的蒙特卡罗模拟,实现了欧式期权半解析定价,其中,采用基于粒子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特别地,对上证50ETF期权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状态转移特征且方差的基准长期均值及波动率均依赖于波动状态的随机波动率模型,能够显著提升上证50ETF期权定价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艳军 安丽娟
本文基于HAR模型对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中国波指)进行研究。根据2015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16日中国波指运行的真实数据,构建一般HAR模型和扩展的HAR模型研究中国波指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波指具有显著的正周一效应;中国波指与上证50指数的收益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具有非对称性。根据中国波指的预测结果,结合我国上证50ETF期权进行期权交易模拟发现,基于中国波指构建的期权投资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
关键词:
中国波指 HAR模型 期权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证50ETF期权定价有效性的研究:基于B-S-M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
基于GARCH模型的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的实证分析——以上证50ETF期权为例
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证50ETF期权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买卖权平价关系偏离能预测现货市场收益吗?——基于上证50ETF期权的实证研究
基于GARCH模型的上证50ETF期权风险对冲策略研究
股票停牌、涨跌停与ETF定价效率——基于上证50ETF日度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证50ETF融资融券与指数波动相关性研究
模糊环境下期权定价方法研究——以上证50ETF期权为例
投资者情绪、期权隐含信息与股市波动率预测——基于上证50ETF期权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