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7)
2023(17745)
2022(15479)
2021(14409)
2020(12185)
2019(28524)
2018(28411)
2017(54627)
2016(29853)
2015(33882)
2014(34305)
2013(33963)
2012(31603)
2011(28660)
2010(28690)
2009(26405)
2008(26055)
2007(23287)
2006(20215)
2005(17832)
作者
(88609)
(74051)
(73538)
(69940)
(46928)
(35672)
(33669)
(29256)
(28030)
(26470)
(25143)
(24927)
(23419)
(23399)
(22866)
(22712)
(22601)
(21966)
(21166)
(21097)
(18462)
(18275)
(18039)
(16829)
(16610)
(16592)
(16478)
(16426)
(15096)
(14763)
学科
(126686)
经济(126554)
管理(84083)
(81985)
(66626)
企业(66626)
方法(57848)
数学(50488)
数学方法(49817)
(34714)
中国(33933)
(30335)
地方(29688)
业经(27689)
(27269)
农业(23427)
(22619)
贸易(22606)
(21857)
(21546)
理论(20035)
(19775)
环境(19692)
(19211)
技术(19194)
财务(19119)
财务管理(19069)
(18897)
银行(18837)
(18168)
机构
大学(430012)
学院(429930)
(169943)
管理(168848)
经济(166087)
理学(145771)
研究(145471)
理学院(144117)
管理学(141400)
管理学院(140646)
中国(107962)
科学(92774)
(92546)
(76672)
(74808)
(74585)
研究所(68056)
业大(67049)
中心(66562)
(63909)
财经(61269)
农业(58720)
北京(58694)
(57951)
师范(57367)
(55526)
(52790)
(52091)
经济学(50059)
技术(46741)
基金
项目(291537)
科学(227237)
研究(210689)
基金(208370)
(182141)
国家(180601)
科学基金(154073)
社会(129887)
社会科(122955)
社会科学(122917)
(115884)
基金项目(110898)
自然(101682)
自然科(99270)
自然科学(99241)
教育(97617)
自然科学基金(97402)
(97312)
编号(87182)
资助(86963)
成果(70397)
重点(65472)
(64540)
(63680)
课题(60448)
(59738)
科研(56056)
创新(55752)
教育部(53922)
大学(53711)
期刊
(186910)
经济(186910)
研究(123108)
中国(82510)
学报(69998)
(67602)
科学(63700)
管理(60253)
(58571)
大学(52324)
学学(49169)
教育(48847)
农业(46825)
技术(39588)
(35876)
金融(35876)
业经(32242)
经济研究(29314)
财经(29004)
(24704)
问题(24610)
(24519)
图书(23110)
技术经济(21907)
科技(20569)
统计(20527)
理论(20381)
(20325)
资源(19996)
商业(19921)
共检索到628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迟道才  王殿武  石丽忠  吴琼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建立了灌区工程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数模型。使用该模型对辽宁省东港灌区1997年,2000年和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况相符合,且计算过程简单,可比性强,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明  赵敏  
本文阐述了研究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旨在引起各界的关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战江  李楚瑛  陶华  
文章在对主观赋权的三角模糊法以及客观赋权的熵值法、标准离差贡献率法、变异系数法这组合赋权评价模型并选取了内蒙古4种评价方法集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法的优势,克服了主观评价法易造1成2个盟市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集对分析中融合了主客观评价方评价结果偏离客观实际以及客观评价法无法体现专家意见的双向弊端。根据特定盟市在各个名次下的隶属程度来确定特定盟市的最终排名次序,解决了不同单项评价方法对特定盟市排名不一致、评价结果难统一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  刘小鹏  姚晓艳  陈晓  孔福星  
为了定量分析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运用能值理论对2010—2015年宁夏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5年间宁夏生态经济系统总能值使用量由148.75×1021 sej增加至208.67×1021 sej,在总能值使用量中93%以上为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说明宁夏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自给率高达97%以上,而其外部输入能值却严重不足,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使经济得到发展,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不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颉  
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发生了深刻变革。文章以可持续发展SECE模型为依托,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4个维度构成了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实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翠  李洪远  孟伟庆  
国际、国内很多组织都对可持续性评价方法进行过研究分析,但大多是特定的案例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使得不同地区比较起来很困难。本文对各种评价方法如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法、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和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来源、理论和应用作了介绍。得出各方法适用范围:可持续性指数法适合于国家间的综合评价;生态足迹和能值分析法适合于各种范围,包括国家、区域、地区和小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对于小范围更合适。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可持续性指数法信息量大,但是计算复杂;生态足迹法计算过程简单,但是缺失一些可持续性信息;能值分析法考虑问题全面,但是其原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宇辰  王贺  闫昱洁  薛建春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用来体现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平。运用熵值-TOPSIS组合评价模型确定包头市各项指标权重,计算2002—2012年4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系统整体评价指数与系统协调系数,有助于结合包头市现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科学建设、经济有序发展及社会友好稳定。评价结果来显示:包头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资源节约水平最不稳定,环境友好程度次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平稳,社会进步水平稳定增长。因此,包头市首先应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具体可以加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采集与利用,改善干旱区水资源的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陈莉  李广  
本文通过AH P法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讨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流程,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且结合一案例城镇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采用相同的“等量因子”,计算了沪苏浙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沪苏浙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可持续发展性不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建议该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云峰  秦其明  曹宝  张自力  
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1:400万的地形矢量数据,200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直辖市的分县统计数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资源、人口数据等,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人口压力、资源储备、环境保护为主要依据,选取其中代表性参数为主要指标,建立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1km×1km的栅格(GRID)为基础,采用GIS分析手段获得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结合本课题组所做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探讨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维力  钟培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999~2008年的宏观经济面板数据为核心数据源,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并以计算结果为数据文件,用SPSS16.0进行了聚类分析。结合两种分析方法明确了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阶段和趋势,得出结论:山东省生态经济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活跃三个阶段,发展的可持续性现状较差,但多种制约因素正在逐步缓解,可持续发展前景良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娟  姚顺波  
文章主要构建了一套基于混合评价标度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首先给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流程,探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针对群组专家共同参与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中,基于个人偏好的不同,有的专家给出的是区间数评价值,有的给出的是模糊数评价值,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时存在区间数和模糊数评价值的混合型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东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关心的重要课题,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得到各界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我们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玉  刘毅  
本文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世纪之交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运伟  李琳莉  
文章以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2000~2012)为依据,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四川省2000~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2000~2011年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从0.64280hm2增加到1.54883hm2,区域生态环境呈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四川省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稳定增长到趋于稳定的态势,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值总体呈上升态势,仅在2002~2003年出现了略微下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是增强四川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